注册

赫思乔恩:“颠覆和对抗是我永远的灵感”


来源:新周刊

人参与 评论

如果只是纯艺术的表现,赫思乔恩也许不会那么成功。他的出色在于艺术生涯中对政治经济议题的反复关注。关注时事,令赫思乔恩灵感无限。 一个瑞士人,在法国搞艺术,拿下杜尚奖和博伊斯奖。这个牛人就是当代艺

如果只是纯艺术的表现,赫思乔恩也许不会那么成功。他的出色在于艺术生涯中对政治经济议题的反复关注。关注时事,令赫思乔恩灵感无限。

一个瑞士人,在法国搞艺术,拿下杜尚奖和博伊斯奖。这个牛人就是当代艺术家托马斯·赫思乔恩(Thomas Hirschhorn)。

赫思乔恩是瑞士的骄傲,上世纪90年代中开始,他就个展无数,经常出现于《纽约时报》、《卫报》、《美国艺术》等主流媒体的报导中。赫思乔恩能做也能写。今年7月,他的新书《批判性实验室:赫思乔恩文集》由麻省理工出版社出版。赫思乔恩视写作为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本书就是他艺术生涯的真实记录。

慕尼黑美术馆馆长Okwui Enwezor评价说:“赫思乔恩的作品直入正题,传达了艺术家对周围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浓厚兴趣。书中出色地分析了艺术演绎中的思考,注定是一本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是艺术家如何进行艺术演绎和创造的入门书,也是所有立志在艰难时代创作挑战性作品的艺术家的锦囊。”

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的策展人Bice Curiger认为,“赫思乔恩的每句话都突破了艺术家文集的边界。新书简洁明晰地阐述了赫思乔恩的构想和反思。他的作品既不拘一格,又出人意表,令人震撼”。

赫思乔恩新书全景式地讨论并展现他的作品,包括平面作品、影像作品、大型装置作品和雕塑。他把自己的文集分成几类:《陈述与文献》讨论的是美学、哲学、政治、艺术史等议题,《采访》收录的是作者与艺术批评家本杰明·波洛克,哲学家雅克·郎西埃等人的对话,此部分充满唇枪舌剑,火药味扑面而来。《项目》则专门记录作家本人的艺术作品和个展,艺术家按年代顺序,从1992年最早的展览一直写到2012年的作品。对同一艺术项目,赫思乔恩有时会写几篇文章,让读者可以多角度理解。

赫思乔恩的作品取材于日常物品,实际上,他的工作室是如此平实,可是就在看似平凡的物品上,赫思乔恩却创作了以经济政治批判为中心主题的诸多作品。

早年平面设计的功底,让赫思乔恩在装置作品上尤为驾轻就熟。标志性物件如涂鸦、纸盒、锡纸、胶带、塑料带等在他手中被植入哲学、波普、前卫等符号,成为传达强烈艺术冲击力的媒介。如果只是纯艺术的表现,赫思乔恩也许不会那么成功。他的出色在于艺术生涯中对政治经济议题的反复关注。关注时事,令赫思乔恩灵感无限。他的大型作品《穿越》、《颠覆》等就是以新闻报道为蓝本的。

在书中扉页,他写道:实验室是乌托邦和现实同时共存之地。因而,用美学来表现颠覆、对抗是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在阐述1993年的作品《一半一半》(作品用纸板,纸和木头搭成)时,他解释道:“‘一半一半’这种公平原则在政治和经济上是完美境况,体现了大众参与。但是就是民主之下,也是51%就能算作多数,就能压倒49%。我喜欢这个带有乌托邦色彩的词汇,因为词本身展现的是对平衡的寻求。”这时,赫思乔恩笔锋一转,写道:“是的,我是一滩泥,你也混球;我迷失,你也不清醒。”自信和不羁显露无遗。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刘雅芳]

标签:赫思乔恩 创作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