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艺术巨匠汇聚半山半岛 滨海“艺巢”光影流动


人参与 评论

即将于元月10日开幕的“半岛·藏家”2014新春收藏艺术展,将成为三亚打造当代中国艺术之都的又一个强烈信号:展会上力邀北京保利这样的国际顶级艺术投资企业加盟,云集了黄胄的《奔马图》、徐悲鸿的《奔腾万里

即将于元月10日开幕的“半岛·藏家”2014新春收藏艺术展,将成为三亚打造当代中国艺术之都的又一个强烈信号:展会上力邀北京保利这样的国际顶级艺术投资企业加盟,云集了黄胄的《奔马图》、徐悲鸿的《奔腾万里》、齐白石的《菊酒图》、吴冠中的《沉沦》等名家名作,以及《元人出猎图》、乾隆《御笔斗鹿赋》等国宝级传世珍玩。

值得一提的是,刘小东、冷军、徐冰等多位当代艺术家,和北京空间、东站画廊、艺凯旋艺术空间、世纪翰墨画廊等数家国内一线画廊负责人也悉数到场,共话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共创三亚的城市艺术生态。

半岛·藏家艺术中心负责人在展会开幕前表示,希望通过半山半岛集团的努力,让更多的艺术工作者能够在三亚找到适合生活和创作的理想栖息地,通过对艺术家的人文关怀,形成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艺术生态圈。“艺术的兴盛繁荣,需要物质上的支持,艺术家应该专注于创作,即无需有温饱之忧,也能得到精神上的包容,不断迸发出艺术灵感,而半山半岛所努力的,就是为中国艺术家营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创作氛围。”

目前,位于半山半岛内的半岛·藏家艺术中心,就是一片专为艺术家们开辟的世外桃源--这里远离喧嚣的尘世,拥有美轮美奂的艺术公寓,真正为前来休闲、创作、安居的艺术家筑起了“艺术磁场”强烈的当代艺术群落。

从远处眺望,半岛·藏家艺术中心宛若一片此起彼伏的海浪,在充分保障采光和自然通风,与三亚旖旎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同时,形成了浪漫无限、诗情画意的光影空间。白天,阳光由百叶式隔窗射入手工编织感浓郁的建筑艺术外墙,在室内形成戏剧化的光影空间;夜晚,缤纷的灯光又由室内不同角度,渗透过建筑表皮放射出来,让漫步在棕榈和海滩的艺术家欣赏到极具画面张力的整体建筑雕塑;某位定居在此的当代著名画家表示,半岛o藏家艺术中心不止是艺术家的工作坊,更代表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精神和象征,“相比京、沪那些知名的艺术园区,强烈的滨海乡谣味道被植入了这座艺术大宅,天然和纯粹,是半岛o藏家艺术中心最弥足珍贵的魂。”

据设计人员介绍,半岛·藏家艺术中心在建筑风格上参考了位于旧金山金门公园(GoldenGatePark)的新笛洋美术馆(deYoungMuseum),例如百叶式隔窗的采光设计,就是借鉴了新笛洋美术馆以7200片铜板裹覆的外墙--新笛洋美术馆的铜板外墙上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孔洞,数量庞大的铜板外墙呈现与传统建筑立面截然不同的图案,光影变化宛如日光穿透树叶被筛过而映照的点点亮斑。另外,同样位于太平洋海岸的两座艺术建筑,都非常注重与当地自然风貌的融合,随着季节的变换,建筑将呈现出不同的曼妙身姿。

除了成功借鉴大洋彼岸的经典艺术建筑,半岛·藏家艺术中心更是创造性地将华夏文化独有的江南古镇群落式建筑风格运用到设计当中--以江南古镇聚落的空间模式为原型,弱化大体量屋顶的尺度,增加空间的层次,这使得艺术中心的空间更加灵动,同时也打造出更加静谧清幽、轻松惬意的休闲度假空间。

在半山半岛看来,一座城市的艺术区域内的开发者、艺术家存在一种共生的关系,如果只有艺术资本,那么就是徒有其表,华而不实;而只有艺术家,又欠缺了让人和作品可持续发展的积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半山半岛集团某负责人表示,“缺乏开发者与艺术家相统一的和谐思想,那么艺术家很难在此常驻,要持久发展,真正让艺术家从认识三亚半山半岛,到喜爱半岛o藏家艺术中心成为'候鸟'创作者,直到留在艺术港湾,成为三亚艺术生态发展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人文元素,我们首先要理解艺术家的需求,与艺术家达成心灵的沟通,为艺术家扎根在这里提供一切优质的服务。”

可喜的是,半岛·藏家艺术中心目前已经得到了众多艺术家的青睐,本次新春艺术收藏大展,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工作者期望在交流艺术心得的同时,走进闻名已久的艺术中心,领略半山半岛在南海之滨为中国艺术打造的又一个致美空间。而对于半岛·藏家艺术中心的艺术磁性,三亚市政府某文化产业负责人也相当看好,他坦言,半岛·藏家艺术中心的建立,不仅为艺术家创造了良好环境,推动了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这个园区也为当地创造了高经济附加值和高端文化艺术品牌形象效应,“在探索如何让艺术生态与城市发展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这一命题上,半山半岛起到了示范作用,犹如一座让艺术天马行空的基站,半岛·藏家艺术中心将成为三亚缔造城市艺术生态的核心竞争力。”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于一爽]

标签:半山 巨匠 艺术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