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半个世纪的光影记忆

2013年06月17日 07:0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谢英君

利建平和他心爱的木箱相机。

老 式照相馆

本报讯 (记者谢英君 通讯员刘苏东 摄影报道)作布景的风景画、装饰用的塑胶花,还有大大的木箱相机……这样的老式照相馆,你还有印象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进步,这些传统照相馆越来越少。昨日在企石镇,当地最早一家照相馆的二代“掌门”利建平,向记者讲述流转半个多世纪的光影故事。

当年:

“彩色照片”靠画笔上色

年届五旬的利建平如今是一家名为“丽丽”照相馆的“掌门”,它的前身名叫“星星”照相馆,由利建平的父亲创办于1950年,是当地首家照相馆,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当年的“最潮”变成了如今的“怀旧”。

“那时候都是黑白照片,想要彩色照片怎么办呢?很简单,拍出来之后,手工上色。”利建平笑说,当年要拍一张好看的照片是个“技术活”,而“手工上色”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应顾客要求,我在底片上用水彩和毛笔上色。”他说,虽然出来的色彩效果多少有点 “失真”,但那时顾客已经很满足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彩色胶片和冲洗技术普及,这种 “上色照”才被真正的彩色照取代。

火爆:

新酒店成热门“外景地”

“现在人们用手机随时拍照,可是在30多年前,人们要逢年过节才光顾照相馆。”利建平说,除了证件照外,儿童纪念照、结婚照、全家福都是当时的热门业务,逢年过节,等候拍照的顾客要排到一楼门口。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东莞经济开始腾飞,利建平的照相馆也迎来了“黄金时期”,他回忆一个有趣的细节:“那时候企石镇的宝石酒店刚开业,门前花卉、喷泉景观优美而成为镇内一处地标性建筑,许多顾客点名要以宝石酒店为背景拍摄生活照。我经常从早上8时一直忙到晚上8时,一天下来要拍掉十几卷菲林。”

木箱相机:

“取景框”比人脸大

一根快门线,捏一下就能拍照,这样的木箱相机,是许多70后、80后的回忆。利建平的照相馆里,木箱相机还在使用。

记者看到,他的木箱相机的主要部件由镜头箱和胶片室组成,通过轮盘支架调整升降,相机的镜头箱内置几个不同焦距的镜头,而“取景框”比人脸还大,打开防尘玻璃罩,里面有一个透镜供摄影师取景用。相机的“开关”是一条气压快门线,“捏”一下一头的橡胶装置就可拍照。

如今,这种老式照相馆已日渐式微,但利建平并不“遗憾”,也没有让自己的手艺“闲着”, 闲暇时会参加志愿服务。他表示,只要条件许可,会一直守护着照相馆里的光影岁月。

标签:光影 记忆 世纪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