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清华三巨头”之陈寅恪

2012年04月27日 10:08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嘉宾:睡觉不好,都要吃安眠药,吃安眠药睡觉,肠胃也不是很好,所以他一个要吃,包括解放初期吃那个进口的那个安眠药,还是满足他。另外的这个他要吃面粉,吃的好面粉,在经济困难的时候,还是满足他,

记者:满足他。

嘉宾:另外牛奶每天供应,每天供应牛奶给他,有时候我也受益。

记者:也喝一点牛奶?

嘉宾:我坐在里面跟他工作的时候,师母就拿杯牛奶,喝喝喝,我也受益过.另外我们学校有些鱼塘,当时经济困难的时候,就有隔一段时间,就是打捞鱼上来,分给那些教工来吃,那数量有限,就不能够每次都全校都有的,这次这个吃,下次那个吃这样的,他每次都有。

记者:他每次都有的。

嘉宾:他每次都有。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毛泽东著作的号召,强调要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教育全国人民,并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政治学习”的热潮。

而在这个南国温暖的校园里,陈寅恪似乎被阻隔在新生政权带来的雷霆万钧之外,他被获准不出席任何政治运动、不参加任何政治学习。从生活到精神,岭南大学,甚至新生政权的至上而下,都对这个倔犟的老学者给予着特殊的保护。

嘉宾:从中央到我们学校的领导人,对他是爱护的。这点他体会到。

记者:对他很关照的,特殊的关照可以说。

嘉宾:对,特别是我们当时省委书记陶铸,对他非常尊重。

记者:对他很礼贤下士是吧。

嘉宾:我就举一个例子,他每天都要听收音机,他听时事。

记者:听时事。

嘉宾:第二听戏曲,他喜欢听京剧,他那个收音机是一个飞利浦的,解放前的那个收音机。

记者:老收音机了。

嘉宾:老收音机,有一天坏了,不响了,我就帮他到屋里去,我说能不能帮他修一下,因为老先生每天都要听收音机,后来说这个老家伙,我说这是没办法了,这个事情,那我把这个事情反映到学校去,学校反应到陶铸那里去。

记者:这么小的一个事情跑到陶铸那里去了。

嘉宾:当时是开出口商品交易会。

记者:广交会。

嘉宾:出口商品交易会里面,北京牡丹牌的收音机,有一个在展览厅里面,除了收音还可以放唱片,当时还有个叫遥控的,但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个电子遥控,它一条橡皮带,一个气囊,大概只能够关开这类的,有这个,当时是最先进的了。一个立体的,座机,

记者:一个柜子。

嘉宾:柜子的。

记者:摆在那里是一个摆设。

嘉宾:陶铸就说,展览完以后,送到陈先生家里面,果然后来真的送到他家里面去了,所以你就可以看出,当时各界的领导人,对他的那个关心。

时年60岁的陈寅恪,生命之船似乎寻得了一处恬适的港湾,精神的宁静自由催生出丰硕的研究成果。从1949年入校后,陈寅恪先后在《岭南学报》《南国》等岭南大学刊物上发表了《从史实论切韵》《白乐天之思想与佛道之关系》《论元白诗之分类》等论文十余篇,完成及分别刊行的论文超十万字。文思之泉涌,见解之精妙。给后世学人留下了无穷的余韵。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陈寅恪 1927年 殉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