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1:
百年老馆,细心雕琢。
千锤万凿,重装再现。
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揭开神秘面纱。
一起体验新国博的脱胎换骨,惊艳亮相。
串场1: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把搜集和掠夺来的珍贵艺术品和稀有古物交给他的教师亚里士多德整理研究,亚历山大去世后,他的部下继续南征北战,收集来更多的艺术品,并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这座“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博物馆一词,也就由希腊文的“缪斯”演变而来。2011年3月,改建过后的中国国家博物馆,新装亮相,一跃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新国博,新起点,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座艺术文化的圣殿,一起感受它的博大与包容。
采访:
记者:陈馆长你看,这个西面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正面。
嘉宾:正面,对。
记者:它对面对着就是人民大会堂,这个西立面在整个改造的过程中间完全没有动它,是吗?
嘉宾:完全没有动,就保持了原样,所有的装饰图案一些浮雕都是保持了原样,尤其外立面中的琉璃的装饰,都是原来的。
记者:都是就是建国10周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原样?
嘉宾:对。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住跟人民大会堂它那个整个一致性。
记者:主要的这个变化,其实是进入这个里头?
嘉宾:对了,进入这个回廊之后,那么就是一个新建筑,完全是嵌在老建筑之中。
解说1:新国博的建设,充分考虑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就像国博本身的历史一样,是一个不断融合改变的过程。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几个月后,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蔡元培,提出筹建国立历史博物馆。7月9日,“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在国子监成立,这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当时的主任是胡玉缙。时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的鲁迅,主管博物馆等事务。他对历史博物馆的筹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亲自参加规划,并将珍存的古物赠送给该馆。
采访:
嘉宾:不管是蔡元培还是胡玉缙,为什么在民国初年,民国第二年就要成立一个“国立历史博物馆”,那么自此就反映晚清到民国初年新学的兴起,因为他们到国外去都看了博物馆。
记者:对。
嘉宾:看了博物馆以后,是把一个过去中国传统文人、藏家、私人把玩的一些文物公之于众,让公众所享,这就是民主,早期的民主的思想、科学的思想,这种科学就上升到博物馆的层面上。
记者:也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
嘉宾:一个标志。
嘉宾: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有没有一个面向公众的一个博物馆,是这个城市或者这个国家有没有跨入现代门槛的一个标志。
嘉宾:这个标志很重要,因为这个标志解决了从晚清到民国转换时期,中国开始步入了现代化。这个初期的现代化的进程是以一些这些具体的新学为标志的,那么博物馆在中国的出现虽然当时是筹备阶段,一筹备阶段开始就收罗各地去收罗文物,开始收藏、开始研究,网罗一些人才。
解说2:
时逢乱世,筹备处的工作开展一波三折。虽然中间数次中断,却始终没有放弃。第一个国立的历史博物馆最终在1926年10月10日开馆。
采访:
嘉宾:那么正式开馆的时候是已经到了午门。
记者:就在故宫的午门。
嘉宾:嗯,这个是我们这个馆址转移到午门,到了午门的时候,午门两边有朝门,到端门之间是朝房,这个朝房的话因为是很多小间,一间一间的小间。也是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办一些展览,那么1926年第一个展览展出了一个月,这个北平城有18万人参观了这个展览,所以可见这个博物馆对于一个新时代的北平民众来说,它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当时十个展厅,应该可以说在午门的上面,应该说并没有太大的规模,但是它分门别类展出了十个品位,这种早期的博物馆形态一直持续到后来,所以历史博物馆几经辗转流传,一直到了后来,到了1949年10月1号共和国一诞生,就把这个历史博物馆叫做北京历史博物馆,马上就改名字,改完名字之后实际上当时有一段时间归北京市领导,后来一直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之后在1958年中央决定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解说3:
1959年8月,在国庆十周年到来之前,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两馆大楼竣工,和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一同成为“十大建筑”之一。两个月后,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同时对外开放。
采访:
记者:就是当时1958年十大建筑,也就是天安门广场整个有一个很大的改造,这个改造完的天安门广场,就是我们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其实有点像左祖右社的过去的那种感觉。
嘉宾:它完全是这样。
记者: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现在套用封建社会的话来说的话,完全是一个国家礼制性建筑。
嘉宾:一定是这样,为什么呢?人民大会堂江山社稷。博物馆,中华民族的祖庙,几千年闻名的历史艺术品文物都收藏在这个地方,供人们来瞻仰,虽然我们不祭祀,但是可以瞻仰,让人们回味一种传统,五千年文明的一个传统,所以这个左祖右社的传统正好要对应天安门广场。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不,它原来的太庙和社稷坛,这完全是一样,完全对应起来。所以新中国的即使是革命家、革命者,他对于传统文化的借鉴,他认为传统的形制、礼制对于新中国的影响,我认为从博物馆这个实质所在就能够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