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诗人探讨中国诗歌走出去:诗品高下影响对外译介

2011年11月17日 10:23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杨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杨争光:我更在意中国诗在中国的影响力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樽

说起杨争光,人们往往首先会想到《从两个蛋开始》、《少年张冲六章》等小说名篇,或新派武侠片《双旗镇刀客》、央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等大热影视作品的编剧。很少有人注意到,以小说和影视名满天下的杨争光,其实是从诗歌走进文坛的,他早期的诗作《我站在北京的街道上了》在1984年第一期的《诗刊》发表后,迅速被广为传诵。有一位读者甚至不远千里找到杨争光,只是为站在他面前朗读此诗,以表达对作者的敬意。

在大学期间及以后的许多年,读诗、写诗、想当诗人,一直是杨争光的心结。谈到诗歌与生活的关系,杨争光说,“诗是我年轻时挥霍与享受生命的组成部分。后来,我写小说,继而又写电影剧本了……诗的写作几乎被放逐于我写作的空间之外,仅只是偶尔为之。但我和诗保持着亲密又隐秘的关系。我不想失去生活、生存和生命过程中的诗性,哪怕是在面对和亲历复杂又龌龊的生活事件时——这是我要感谢诗的。”对杨争光来说,“保持而不是毁坏,发现而不是踩踏诗性,比写诗更能让我掂量和感受到生命的意与味。”

谈到个人的当下阅读,杨争光坦称,“我发现,许多非诗的文本比许多诗人的诗作更有诗性。”

如何看待中国诗歌在国际诗坛上的影响力?杨争光表示,自己更在意“中国诗歌在中国的影响力——先走出诗斋,在中国产生影响力。‘肌无力’患者是走不了路的,硬抬出去,其影响力仅只是媒体上一条新闻的影响力。”

[责任编辑:杨程] 标签:诗歌走向 画与诗 诗歌创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