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忠实:性描写的最重要原则是“不做诱饵”

2011年11月19日 16:18
来源:解放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性描写的最重要原则是“不作诱饵”

解放周末:《白鹿原》没有任何炒作,但其中大胆的性描写也曾引起一些反响,在被搬上舞台和银幕的过程中也成为人们关注的所在。

陈忠实:其实,在我写作的开始几年,文学作品还没有“性”的概念,顶多是写爱情,但也只限于一定程度。我那时似乎不由自主地以男性为主要写作对象,作品里甚至没有女性。我有一个短篇小说题目就叫《徐家园三老汉》,颇得好评,大家都觉得陈忠实写老汉写得挺好的。

后来,社会不断进步,文艺政策不断开放,我对文学的理解也在发展,意识到,如果一个作品回避女性,就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环境。一直到写《白鹿原》,我发现这段民族历史是回避不过去的,不仅是我个人的写作不能回避,而且是我们的生活、社会不能回避。

在《白鹿原》反映的年代,最新的理念就是打破封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提倡自由恋爱,不再包办婚姻,标志性的行动就是女人要把小脚放开,女性要进入社会。这已经不只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的命题、革命的命题。当这个命题进入到普通人们的生活,进入到白鹿原的社会以后,会引发怎样的反应?它涉及到我们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我就意识到,对“性”不能回避。不仅“不回避”,而且要“撕开写”,要写出在封建幕布之下的中国女性的种种生存形态。

解放周末:“不回避”和“撕开写”是一种“放”,那么如何“收”呢?

陈忠实:在写作时,我给自己写过一张提示性的小纸条———“不回避,撕开写,不作诱饵”。在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性的描写最重要是第三个原则———“不作诱饵”。就《白鹿原》而言,性的概念、性的理念、女性应该如何生活,是一个时代中国人精神历程中绕不过去的严峻问题,关键就在于对性描写的必要性的再三审视,和描写分寸的恰当把握。

解放周末:当性描写后来成为大张旗鼓的“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时,您怎么看?

陈忠实:我认为不能单纯地为写性而写性,不能把性作为招徕读者的一种诱饵。这一点往往是一个作品高下、雅俗的分野。

好的作家,应该从生活体验进入到生命体验

解放周末:这次您的新书,用了海明威的话“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作为书名。

陈忠实:我是在一篇文章中看到海明威的这句话,当时眼前一亮、心里一震。我的第一反应是,文学创作这一颇多神秘色彩的劳动,让海明威的一句话说透了,这句话揭示了一个作家创作的全部奥秘。

解放周末:对于作家而言,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句子”?

陈忠实:“句子”是一个比喻,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白描或叙述的语言、文字。我的理解是,它是说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体验,既是独自发现的体验,又是可以沟通普遍心灵的共性体验。当然“句子”也包括艺术体验,以一种独特的、最适宜表述那种体验的语言完成叙述。表述有各种形式,不同的内容要选择合适的表述形式。

解放周末: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体验和追求。

陈忠实:一百个作家就有一百种独特的体验,所以文坛才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象。但是,作品进入读者层面以后,这些个人体验能够在多大范围上引起人们精神和心理上的呼应,往往决定着一个作品的质地。

解放周末:个人体验有高下之分。当前,有些过于琐碎、家长里短的体验,引起了读者反感,甚至被称为“尿布文学”。

陈忠实:生活体验既是作家个人的生活体验,又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体验。在这个层面上,我觉得如果能更深入一步,从生活体验的层面进入到生命体验的层面;进入生命层面的这种体验,在我看来,它就更带有某种深刻性,也可能更拥有哲理层面上的一些东西,赢得更广泛的读者的心灵呼应。

对于一个有追求的作家来说,他的创作发展应该经历一个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的过程。有些作家能够完成这个过程,而有些作家可能没有完成这个过程。就我的感觉,属于生活体验层次的作品是大量的,而进入了生命体验层面的作品却很少。

[责任编辑:马靖雯] 标签:陈忠实 白鹿原 性描写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