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东郊殡仪馆馆长助理李庆智:死亡面前人人平等

2013年04月01日 16:30
来源:凤凰网文化

文革时丧葬习俗按四旧都给破了 人去世就直接火化,38块钱就办了

凤凰网文化:您有没有一些感觉?因为我们这个年代隔得挺远的,您经历这一切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那个年代可能它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文革,有没有一些什么比较特殊的事件印象特别深刻?

李庆智:也不是算特殊,因为过去经过文化大革命,把一些过去的那些丧葬习俗都按四旧给破了,可是新的丧葬习俗又没建立起来,所以说我们去正好是文化大革命后期,1971年到1976年,这段时间,老的破了新的没有,所以那个时间就是丧葬就纯粹是一个火化,几千年的传统也好,作为新的一些丧葬的时尚也好,没有。所以这个人去世了就非常简单,通知殡仪馆,那会不叫殡仪馆,叫火化场,通知火化场用车接到火化场以后办理手续,火化手续,直接火化,非常简单,那费用也非常。那会火化一具遗体,包括车费包括人工费,38块多钱,就把这事都办了,而且就是自己家里人跟着去,也没有什么追悼仪式什么这些追思什么祭典都没有,而殡仪馆本身那会也没有这方面的硬件设施,没有这方面的硬件设施。

凤凰网文化:都是慢慢扩充起来的。

李庆智:对。

凤凰网文化:那时候知道火化场?

李庆智:就有火化,没有别的功能。为什么后来说逐步发展起来了,包括文化大革命当中那些老帅去世以后,都是后期平反完了举行追悼会。第一个是陈毅,陈毅就说在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八宝山的礼堂很陈旧,连暖气都没有,临时清扫一下,搞得非常的简陋。

凤凰网文化:您经历了?

李庆智:当时条件所限,那个礼堂告别厅里点的是炉子,没有暖气,烧的是首钢给我们送的焦炭,就大的取暖炉,条件就这么简陋。

凤凰网文化:不用油?

李庆智:那会不是油,连暖气都没有,没有那套设备,炉子是现搬的,就说那个礼堂平时也没人使。

以前的火化设备是从苏联借鉴来的 八宝山骨灰厂还是日本人建的

凤凰网文化:那时候那个工艺的话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才有了这么一套,咱们自己研发的还是?

李庆智:你指的是什么?

凤凰网文化:就是遗体火化。

李庆智:不是,实际上说火化从解放以后,咱们借鉴了苏联一些东西。最早的火化炉,为什么叫捷克炉,也是当初从苏联捷克,就这些咱们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借鉴的这些东西。实际上最早火化是日本人就搞火化,包括八宝山骨灰厂就是原来日本时期建的,但是他那会使煤或者使木炭烧,那个工艺我没见过,但是说后来等我参加工作,那会就使的捷克炉,捷克82B的炉子火化。这个就是1957年毛主席有一个关于提倡火化的讲话,就是倡导全民实行火化,一个节约土地资源,而且从现在角度上也是比较环保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那会反正是炉子虽然是已经很先进了,但是从现在环保要求,从节能,包括人性化,那都很不理想了。现在你们也看到了,这个殡仪馆没有烟筒,所有的火化炉后期处理设备都有影响,从环保角度包括入炉出炉人性化角度,比当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因为这些年国家对殡葬这一块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改造了殡仪馆所有的设备设施,包括告别场所,国家确实这么多年也是花了很大的力气,而且从宣传、教育包括葬式的改革,这些年来说也做了相当大量的工作。

凤凰网文化:现在的话,加快进度,就是比如您是1993年来到这个厂的,那个时候的情景是一个什么样的?这个20年间发生了哪些主要的变化?

李庆智:东郊殡仪馆从我来了以后,尤其是从1997年以后,搞了大量的基本建设,现在咱们所看到的院落格局,包括服务设施,都是在1997年以后到2000年之间建设好的。1999年民政部评选全国一级殡仪馆的时候,东郊殡仪馆是作为北京市行政区域化里头第一家一级殡仪馆,一级殡仪馆评比有很多要求,设备设施、绿化、服务等等这些方面,那会等于是第一家民政部评选的一级殡仪馆。

凤凰网文化:您1993年来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李庆智:那会还是比较简陋,这些建筑都是从1997年以后陆续建起来的,原来是平房。

凤凰网文化:这个建筑理念是什么样的?

李庆智:这个建筑理念当初就是说改造的时候,本着一个二十年不漏,所以说就搞了一个中式的建筑,中间一条线,左右的亭廊都是对称的。你们也看到了,还是突出一个中式建筑的风格,总体来说,一个满足了服务殡葬功能的需要,再一个从整体来说,也给人提供一个美观大方的环境。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清明节 殡仪馆 东郊殡仪馆馆长助理 李庆智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