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心一居士:终南山没有神人 有也都是有神经病的人

2013年06月06日 14:21
来源:凤凰网文化

终南山心一居士,名田洪纲,1977年出生于长安滦镇,于北院门从事书画装潢,大开眼界,对陕西当代著名书画家作品皆认真研读,细心揣摩。后得遇终南山净业寺本如禅师提点,有所悟,遂入兴教古寺摒弃外缘静心修习佛法,以“写经”为日课,曾经写《心经》一百卷。近年来组织策划终南山佛子夏令营、终南山访道供僧、终南禅修、终南禅茶会、终南写经等佛教文化系列活动,并编辑出版《长安古刹》、《长安佛教》,为挖掘开发“终南文化”不遗余力。现为长安终南山佛教协会副会长。

终南山是修行圣地不是隐士天堂,现在没有隐士只有山居者

凤凰网文化:中国很多人都有终南山情结,延伸地说是中国的文人情结。您能不能说说这个文人情结?

心一居士:中国的和尚有终南山情结,第一终南山是历代出家人修行、修道的一个圣地。以前有一句话叫不破本餐,不出山。所以终南山呢,都是一些高僧大德们阶段性修行所选择的理想的场所。为什么选终南山,终南山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就是环境特别好,它不像其他的山脉有瘴气,山大高深。而且你们也去了,感受了一下,秋天很凉爽,夏天不太热,冬天也不太冷。所以在山上修道相对环境比较好。

我昨天跟山上的一个马老师也在那儿谈到,山居首先会生活,先把自己的身体要搞好。防寒避潮气这些都是需要的。所以他们就发现这个终南山呢比较干爽,这个范围确实对身体相对来说比较好,“身安则道悟”身体轻安在这里修道就容易有提升。再一个就是终南山这个历代都有很多高层在这儿住过,用这个佛教界的这个话来说,就是高僧大德的加持。

所以很多的这个出家人都是慕名而来,你像这个近代的许元老和尚,还有这个莱波(音)老和尚都在终南山有过山居的生活。很多出家人都愿意到终南山来,甚至是很向往,所以终南山从佛教角度上讲,是一个修行者的天堂。

现在大家都在讲隐士的天堂,关于这一点我是不同意这个说法的。首先就是要对隐士这个概念有一个理清,什么是隐士。在我看来现在所谓的被发现的一批隐居在终南山的隐士,和中国的古代隐士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他们都选择了山居生活,远离城市,远离都市,多居山林。但是出发点有所不同。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这些隐士他的出发点是对于当政者不满,隐士有几个特点,就是“不朝天子,不谒诸侯”。所以他现在的就是独善其身。

出家人在终南山的修行,他们是以修道为目的,以修行为目的。根据他们自己修行阶段性的需要来选择在山里面有一段时间的山居,所以和这个隐士,古代的隐士还有本质的区别。包括现在这个比尔波特访到的这些人,其实大部分是我们这个佛道教的修行人。

这些人没有一个人是自称隐士。比尔波特是对我们中国文化特别崇尚,他发现了在当代社会还有这些岩穴之士,就是住在山里面,住在山洞里面的,就把这些人称为这个隐士,当然这个是从文化的向往上面,从自己的这种认知度上面来讲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个我是不承认终南山这些人是隐士的,他们没有一个人自称是隐士的。

所以终南山的,刚才谈到终南文化,我个人认为是非常地博大,我虽然说在终南山佛教协会工作了十年,接触了很多除了和尚以外的一些山居者,所以我很严谨地讲他们是山居者,而不讲他们是什么和尚、道士或者是其他的某种称号。比如说有一些画家,还有一些单纯像苏非殊一样,单纯地为了在山里面居住体现大自然的这种山居生活的人。所以终南文化应该说是非常地宽泛。我刚才也谈到了,无外乎就是两种,一种是关于自然的,一种是关于人文的。关于自然的这一块呢,现在秦岭我们也称为果岭,其实这个终南山有几个很宽泛的概念。

就是大的概念秦岭都称终南山,小一点的概念就是西安城南,秦岭北路,大概也就是从周支到南天这一段,所以你们去的叫大峪,算是我们长安境内的八条大峪里面的其中一条峪,大峪里面住的这个出家人,住的这些道士和尚还是比较多。那么从这个文化的领域来讲呢,就是说它有这个一些古代的文人留下来了遗迹。历史上留下来关于题咏终南山的一些诗词也不少,在全唐诗里面大概有多少?有一千首,有吗?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心一居士 端午节 终南山 隐居者 凤凰网文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