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终南山隐士引起的只有好奇?

终南山隐士引起的只有好奇?

20多年前,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来到中国寻访传说中在终南山修行的隐士。他写了本书《空谷幽兰》,很多西安人才知道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的终南山中,有50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修行者隐居山谷,过着和一千年前一样的生活。(本报2月16日A20版)

武洁(医生):媒体的聚焦,民众的兴趣,的确可能或多或少侵扰到隐士们的隐居生活。但来自世俗世界对隐士群体的关注,除了好奇心驱使下的看热闹之外,却也很大程度上勾起了世俗大众对生活本真的追问和心灵归属的追寻,即人生存在的意义、人生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人生观问题,其实在有意无意间又从被遗忘的角落触发起来。的确,习惯了身处世俗的忙碌与追逐,很多时候连考虑这些基本问题的时间都没有。而当城市越发繁华,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甚至繁杂,一些人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却并未随之得到提升,反而因不断产生却又难以满足的欲望陷入迷失。这个时候,隐士群体的出现,他们无比简单却又不乏本真的生活,除了引发好奇,自然也会引发世俗群体对自身生活状态与人生追求的反思与追问。

丁洪峰(职员):若要问终南山隐士们的生活何以引来如此的关注,原因恐怕就在你我的心里,在现代社会停不下的脚步里,在日常奔波劳碌的浮躁追求中,在略显苍白的精神世界里。从这个角度看,终南山隐士的生活未尝不是对现代生活的一个善意提醒。

叶传龙(职员):归隐终南山,就是希望不受世间凡人俗事的纷扰,谋求一隅,可以学佛问道、练气养身,潜心做学问,静心过日子。而经过探寻者的笔录网传,寂静的终南山将会变得喧嚣,世人尤其那些背包“驴友”心向往之,会纷沓而至,而那5000多隐士苦苦寻找的精神家园,又将受到毁损,他们也将如惊飞的鸟雀,再择新枝,哪里才是他们心中的终南山?如果我们对这些人的生活方式感兴趣,觉得他们的教诲对我们有启迪,不妨尊重他们的选择,为他们留下一片净土,让他们安心修身养性。所谓但存方寸地,留与隐士耕。

行超(市民):我认识一对80后的小夫妻,两人都是北京某高校毕业的高材生,八年前在一次旅途中爱上了那时还很宁静的鼓浪屿,于是决定在此定居,分别辞掉了各自的白领工作,合伙在当地开了一家小旅馆。一旦积攒了足够的积蓄就策划出游,把钱花完后继续回来经营自己的小生意。近年来,像这样用生命诠释法国诗人兰波那句“生活在别处”名言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残酷的社会压力使得他们走向了逃避现实,流浪远方变成了他们的精神信条。

终南山五千隐士遵循的是儒道文化和中国传统的士人思维,而鼓浪屿的小夫妻则体现了现代年轻人对现实压力的恐惧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虽然他们“隐居”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同,但是其追求自由、宁静的理想却如出一辙。我们只希望隐居秘密的发现,不要打扰到他们原本的生活,希望人们能够为他们留一份宁静和未知,不要让终南草堂变成一条世俗的终南捷径。

标签:隐士 终南山 鼓浪屿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