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论 ()2014.02.20 第40期 作者:兰波
导语:2月16日,中国电影终于拿到了阔别八年之久的柏林电影节最高荣誉金熊奖,引起了公众的注目,也引起了业界新的一轮辩论高潮,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电影从业者均在热烈讨论中国电影未来的可能性,再联系到春节档《爸爸去哪儿》引发的“电影是什么”及“综艺节目能否上大银幕”的问题,可以说,中国电影的发展业已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到底是走以纯商业为主的盈利模式还是要在高票房的同时兼顾艺术品质?《爸爸去哪儿》和《白日焰火》给出了不同的路线图,中国电影究竟应该怎么走?
《白日焰火》拿到金熊奖以后,我随即产生了一个有趣的想法:若是将《白日焰火》和《爸爸去哪儿》放在同一档期上映,其票房前途究竟会怎样?抑或更极端点,假设《白日焰火》根本就默默无闻,放在《爸爸去哪儿》同一档期,又会如何?处于目前甚嚣尘上的唯票房论之大环境下,恐怕两者的答案都会很不乐观。
为何竟成了这样的局面?一部获得三大国际电影节肯定的电影,品质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但放在十几亿人口的泱泱大国里上映,可能获得的市场回报却远远不如一部甚至连电影都称不上的真人秀,这已经直接颠覆了人们惯有的常识--电影的票房,应该跟其质量好坏直接挂钩才对,中国电影,究竟是出了什么差池?
其实这已经不是头一回,回想当年也曾获得过金熊奖的《图雅的婚事》,以及获得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的《三峡好人》,艺术光芒灼目,国际好评如云,到了国内,产业和市场却均不待见,这种情势,已经不可能单单怪责到艺术家们的头上,是以,那些一味指责中国电影尽是烂片的说法其实从来都站不住脚,中国电影不乏好片,也从来不乏人才,缺少的其实是与之配套的市场体系和受众素质。
同样一块地,种庄稼和种毒品,都可以获益,但是,理性的人肯定会抉择庄稼而不是毒品,因为他知道,毒品可能会带来短暂的巨大利润,但终究喂饱不了人的肚皮,能够活命的,终究是庄稼。
同样的道理,只是换了块阵地,中国电影的从业者们却就有些把控不住了,近三年来,中国的银幕数量几乎每年都要递增一倍,巨大的市场面前,几乎所有的片商都选择了急功近利和投机。无论是走山寨特效大片模式的《大闹天宫》,还是走“电视节目上银幕”路线的《爸爸去哪儿》,以及数十年如一日“屎屁尿”百试不爽的王晶式喜剧,都不过是所有烂片电影代表的缩影。但这样的电影动辄票房就会上五亿,谁会在这样的利润诱惑下丝毫不动心?持续追问到底,催生这个畸形市场繁荣的源头竟然还是当前观众的观影习惯。
由此可见,受众群的审美习性,实际上才是中国电影目前最大的问题,而需要什么电影去带动观众们,而不是迎合观众,也是中国电影未来最大的课题。
当下中国普通观众对于电影的认识,已经沦落到分不清大银幕和小荧幕的优劣,感官刺激至上,哭笑嬉闹就好,至于精神层面上更高的追求和智识上的愉悦,他们已经无动于衷。且不论和发达国家观众的成熟观影习惯和观影群体类别相比,就是较之80年代,现今的观众观影素质可谓没有进步,反而太多退步。那年代的观众能欣赏到各国优秀电影,而不仅仅是好莱坞大片一枝独秀,观众对好电影有追求和热情,优秀的电影才可以层出不穷,创作者们卯足了劲去创作优秀的作品,去博得观众更多的喝彩。但这种良性循环在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制度环境的保守,文化上的“闭关锁国”,加上对敢说真话的影视文学之慢性扼杀而被迫中断,形成了近十年的电影市场和文化的真空,以至于新世纪“娱乐至死”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来之时,主流观众已经养成了对大片和雷剧的依赖。
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不能仅以“观众就是上帝”的简单断定去模糊复杂的行业属性,去搪塞行业上下的反思,去掩盖受众群别之分,而培养观众健康的观影习惯和素质,比“分级制”和“废除电影审查”更为迫切,而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国外已经探索出了一条路线,那就是用扶持艺术电影和建设艺术院线的举措来提高和引领观众的口味,方能形成良性循环。
而资本和片商对于电影,也应该要有深入了解和充分尊重,电影当然是一门产业,但抛却它的商业属性,它还兼具媒体属性和艺术品性。电影是视觉媒介中的大海,是视听产业链的金字塔尖,它是想象力和技术造梦的汇聚。正因为它具高度造梦的秉性,融技术工业和艺术于一体的特殊属性,以及高投入高回报的商业特质,才使人类如痴如醉,将其列入“第八艺术”之列,电影创作的艺术理念和技术手段是带动整个视频行业的龙头,无数艺术家和工程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电影行业,方让这个行业的成果再反哺给电视和其他包括互联网视频等新兴行业,如果无视这点,反而用制造概念,炮制噱头等敛财投机的办法去伤害电影本体,终究也会波及伤害到整个视听商业链上的其他链条。
说到此处就不得不论及《爸爸去哪儿》片方所创造的模式,它实际潜伏着对电影行业莫大的杀伤力。中国的国情告诉我们,如果有第一次巨大的成功,必然有无数的跟风者,各种行业都不约而同的讲述着“中国市场的跟风癖和扎堆潮”的故事,中国电影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怎么可能单单幸免?悲观地看,未来中国的大银幕上将会涌现无数“电影栏目”,因为投入和产出比实在太诱人,电视和片商必定不会舍弃这块肥肉,而如此众多的综艺节目,总会在电视荧幕上成功几个,最后只会“原封不动”搬到大银幕上。可惜电影档期受制于物理条件--时间和银幕数量的制约,那么这种无法归类于电影的“综艺电影栏目”一拥而上,必定会冲击到真正意义上制作的电影之上映,甚至影响整个中国电影格局。
跳出国门看,发达国家视听产业的倾向确实也是尽量整合终端,打通上下游环节,也就是如今部分中国片商和发行方鼓吹的“互联网思维”,但他们有个核心理念是这些片方有意无意所漠视的,那就是艺术品质的提升,可以说,欧美日本现在的游戏和电视剧的制作水准都是奔着电影的艺术和工业品质而去,人家是把电视做成电影,而在中国这个地盘上,电影非要逼成电视,这难道是中国电影在二十一世纪对电影的“全新发明”?
说到底,《爸爸去哪儿》票房火爆的背后其实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到今天怪相之集大成者,究其原因是绝大部分片商都把中国电影市场作为一个短期的套利跳板来玩,各种炒作概念、营销手段和渠道为王喊得震天响,逐利和洗钱成为了第一要务,品质和艺术追求却陪居末席。真正讲求艺术品质的片商则受制于现行审查制度和工业现状而举步维艰。
而中国电影市场这块表面称为市场却不是真正的自由市场的奇葩之地,同样是中国电影品质萎靡不前的元凶之一,它被太多制约电影的幕后黑手干预,尤其可从发行和排片上反映出来,《爸爸去哪儿》的制片和宣传方这次玩命式地推广投入,超出其应有的排片量去“挤压对手”,连《冰雪奇缘》这样世界范围内都属卖相奇佳的电影都被迫挤出了相当大的份额,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只会带动电影市场的整体沦陷。
中国电影经过十余年的不断飞腾,实际上已经走到了抉择的十字路口,没有左右,只能上下。上则打磨电影独有的艺术品质带动观众品位的提高,进而带动商业环境的改善,从而真正睥睨群雄,正面抗衡好莱坞,下则以各种手段大赚快钱,消耗观众信任度,恶性循环,最终必定和中国目前的大部分产业一样,表面繁荣,但核心竞争力全无,危机到来时就颓然倒下甚至蒸发。
兰波:知名影评人,独立电影人。
独立电影《白日焰火》获柏林金熊奖
凤凰文化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文化资讯
往期《洞见》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