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怎样“走出去”论坛6日全文实录
论坛嘉宾麦启安:新洲集团政府与商务事务顾问,英国48家集团秘书长,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名誉董事。(图片来源:凤凰网文化)
提问:我是北京师范大学的老师,刚才嘉宾谈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也谈到了和而不同保持怎样的分寸,但是谈的是不同文化差异,我想问现实的跨文化生活当中我们怎么样把握分寸,一方面展示自身文化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特性,另外一方面也要适应其他文化做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调整和适应,这个分寸怎么把握。
举个例子,在美国的老师,他的学生叫她Miss小燕,而不是某某老师,这位老师心里很不舒服,我们怎么样帮助这个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形,请在座的嘉宾谈谈看法。
赵启正:我们不能四位都回答,四位都回答时间太长了,哪位愿意回答抢着说话。
许嘉璐:你这样说,中国人是谦虚的不能说话。
我觉得还是中国人和而不同的道理,你叫我Miss燕也行,我结婚了你叫我小燕夫人也可以,这是不同国家称呼的差异,并不是什么不尊重。
刚才赵先生谈到了中国青年过情人节、圣诞节、复活节也开始了,同时我们有些人提倡七夕,因为七月初七是中国的情人节,至今也有点热,现在还没热起来,这种也要以和而不同的心态来包容,年轻人过情人节问载体不问根源,情人节男孩子买巧克力、买花,你问他情人结怎么来,他不管,反正这个时候都是男孩子给女孩子买巧克力,买花。七夕节牛郎织女他也不问,我就是表达对女孩子的爱。八月十五有月饼,刚吃完了饭,谁还吃得下去?
因此你这个吃的载体就必然衰落,春节就衰落了,春节勉强逼着人看春晚,没有了春晚中国还有什么?不同的爱节你慢慢过,一对年轻人,一年过两次情人节多好,这有什么了不起,也许上半年过情人结是张三,下半年换李四多好啊?
我小时候重视七夕,因为妈妈告诉我说,如果小孩子坐在葡萄架下面,能够听到牛郎织女说悄悄话,有一次我到人家亲戚家去,我到葡萄架下,家人赶紧把我拉出来了。不是怕我听到牛郎织女的情话。
赵启正:怕你早恋。
许嘉璐:不是,是那个季节蝎子多,我就注意这个事情,文化是生动的、活泼的,不是干巴巴的,给我们年轻人更多的是鲜活的东西。
提问:我不是老师,我是一位设计师,是产品设计,我在英国古都研究生,我想问麦先生一个问题,比如说英国的媒体比如说BBC,报道中国的新闻会关注负面点,从负面的角度出发来报道中国的问题,您作为一个英国人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谢谢。
麦启安:这又回到语言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在语言上面更加努力的去从这个论坛上获得信息,我们必须更多注意语言的问题,因为我觉得现在BBC它的问题和它的挑战,就像我之前所说过的一样,他们有不同的诠释,他们的诠释是个人的权利。
所以比任何其他的东西都要重要,他们也不会去把他们的方法与别人分享,像中国人们是觉得一个群体的权利是最重要的。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需要注重这个语言上的问题,然后能够更加深层次的进行理解,然后我们还必须要使用这种方法,使用公共外交的方法,就像赵先生所引导的公共外交的方法,能够更加深层次的挖掘这个文化上的谅解。如果你跟我们合作的话,你们就会看到,我们最终回改变,像BBC这样媒体的态度,如果他们更多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且尊重中国的文化,并且用积极的方式来诠释中国的文化。
赵启正:麦先生很会说话,这样一个问题很尖锐,我们将来会在论坛上来讨论。各位网友有没有?
尹梦:我们网友提了大量的问题,我挑了代表性的,网友想问在座的各位嘉宾有没有遇到过跨文化交流障碍时候的有趣故事?
黄星原:我们讲这个交流,包括文化当中很多现象,我们感觉到很多差异,比如说刚才这个老师已经提到了是不是尊重老师,实际上中国有尊老的传统,包括尊重传统,尊重老师,在西方更多是尊重女性,也是尊重弱者,在一个电梯里面如果碰到这两种现象的话,我在日本就碰到了,西方人还是让女性进去,但是这个女性会开始问每个人你到几层,如果你在日本看到按电梯的人不是服务员,一定是女性。
在西方确实有这样的情况。这就教给我们一个道理,我们怎么样在文化互通中怎么样表达他们的文化,怎么样接受你的文化,所以有的时候在中国的媒体集中宣传某一些事情,或者集中批评某一个个人的时候,在批评某一个个人的时候往往会引起刚才所说的,西方的反弹,这种反弹除了它本人对中国有误解之外,还有他同情弱者的心态。
所以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最好不要用国家机械,和媒体集中来就一个人做什么事。我们也有,比如说某一个人在中国违反了法律,比如说他杀了人有被害者,我们被害者去起诉,这个罪犯这样就可以了,这个被害者又成了弱者,我估计媒体会同情被害者,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包括我们的理念都应该做一点调整。
赵启正:刚才麦先生说中国人喜欢集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是一个优点,但是过了就可能变成优点,跨文化这种交流中有时候碰到一些事情事与愿违,一位法国的部长回巴黎,我正好去巴黎访问,他说我再到中国来我先定一个条件喝酒饮酒自由,什么意思?他说个中国人敬酒,你还得干杯,我们词汇里面没有干杯,不干不行,不干就是瞧不起喝醉者,喝多了,脸红了说错话了,为什么要嘲笑我?
我说中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你是知己,“英雄海量”你是英雄,“李白斗酒诗百篇”你是才子,他说听不懂,围着桌子转圈,他说多累。所以你花了很多钱买了好酒没有换来好的结果,可是也不尽然。上海一次会议叶利钦来了,我那个时候是负责人,他说给茅台,我说先不给他,因为他心脏不好,他说上海人不卖茅台吗,上海人不喝茅台吗?明白了茅台上去了,用喝葡萄酒的杯,喝了七杯,哎呀这不得了,赶紧随身告诉他的医生吧,医生在第二桌已酒醉如泥,趴在桌子上了。
所以不能简单的说是中外差异,多数人还不一样,所以这件事情语言过去了,茅台是国酒,茅台不伤人,喝了不上头,他认为你取笑他,这是我遇到的尴尬的情况。还有什么问题?
尹梦:网友说请教一下除了在语言方面,在肢体语言,符号象征,行为思想的方面,这个文化转换有什么样的概念?
许嘉璐:我想这个网友提到的符号、标记等等。
尹梦:符号象征。
许嘉璐:其实符号象征和其他各种标记和语言是同治的,让我延伸我可以说,实际上我们的文化走出去,应该被访国的人民,习惯你表述的方式,表现的形象等等,不叫包装吧,以一种形式出去。这里边我拿中美来比较,像中美两国人民,我们比较注重礼仪说礼,人家讲叙事,换句话说人家是通过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不是,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人家比较重视个体我们比较重视集体,就是刚才那个例子,记者常常拿社会现象,他是重视个体,他意思也不是说你全中国都是这样,他要新闻的卖点。同时我们比较注意宏观,人家注重微观,说你GDP多少,你财政收入多少,你贸易逆差多少,你计算机的速度曾经第一个,你造了十万吨的货轮,那个大家都知道,英国人不知道什么呢?这个孩子被车碾了,这个英国人不知道,没有人去救,这是表述方式的问题。
所以我们学者在讨论的时候全是理论,所以西方是从具体的事例去入手,这里延伸开的话就不是语言的问题了,是自己的思维表述方式问题,一个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问题,我想这个也超出我们的讨论范围了,将来可以在公共论坛上可以讨论。
赵启正:在座的朋友,快结束的时候给他一个机会。
提问:麦先生刚才说的那个问题,赵老师,我是人民大学文学院潘文强(音译),刚才你给他岔开了关于Freedom这个词的理解,中国人说是集体的自由,你把这个弄错了,我们中国人还是讲这个个体的自由,你把这个给他说清楚一下,你这个要是错的话,整个都会错。
赵启正:他在政协讲过一次,他刚才讲的比较简练,是中国人重视集体个人要服从集体,他说的简单了。
提问:是自由的意思,集体怎么自由?
赵启正:他在政协做过详细的阐述,可能刚才说得简练了一点。
尹梦:好,我们的网友问题就是这两个。
赵启正:我们大家经过接近两个小时的讨论,好像意犹未尽,如果按照电视剧来说应该是还有下集,但是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不得已中断,但是我们来日方长,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和经验,何以解忧?唯有讨论,有良师在上,良师是谁?他就是师范大学许嘉璐教授,还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也许将来有书面的文字上网,谢谢。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