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和自然万物是兄弟朋友,应互相友爱。孔子认为“天”是自然的天。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他主张敬天法天,提出“畏天命”和“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说。同时,他在讲“仁”和“爱人”时,又讲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要求人要热爱自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正蒙·乾称》)认为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世间万物均是我的朋友,应该互相爱护,特别是人更应该普爱众生,泛爱万物。
第三,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天人相互协调。《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强调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发展的愿望。对天地之化加以“范围”,即加以制约;“曲成万物”,就是对万物则委曲成就。这里,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即“顺应自然”;一方面又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使其天人相互协调。张载主张“本天道为用”,(《正蒙·太和》)“范围天用”,(《正蒙·大心》)把天之“用”与人之“用”统一起来。王夫之发挥了中国历史上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提出“能受命者而后可以造命”的思想。他认为,只要遵循自然法则,即“受命”,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即“造命”。“惟循理以畏天,则命在己矣。”(《读通鉴论》卷二十四)另外,他还反复强调“尽人道而合天德”。他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周易外传》卷二)天的根本性质是健,每日旋转一周,速度很快,即“天行健”;人的生活特点是动,人的动与健是一致的,进而达到和谐即“合天德”。
在中国古代,荀子曾提出过“人定胜天”的思想。在生态危机尚不明显的小农社会,这一思想对于人类不断摆脱自然盲目性的束缚,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价值。因而他的思想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赞扬。这种思想在今天人们和特大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时候,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代,对“人定胜天”的思想就要加以严格限制。否则,高扬这种思想,就会使一些人盲目掠夺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生存条件造成严重的损害。
总之,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只要我们继承发扬“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精华,剔除其在论证中所包含的某些神秘主义和宗教迷信思想,把“天”还原为真正的自然,并结合现代科学文明,对其加以新的诠释,那么,它对维护生态平衡,迎接21世纪人类美好的生活,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土地问题上,提倡“土地为本”、“地德为首”
土地问题,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社会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据考古发现,早在大约一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在中原大地上从事农业生产。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典型的小农自然经济社会,土地成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因此,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农学家,对土地问题都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见解,也展开过讨论。他们不仅从养育人民、发展经济、安邦治国方面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意见,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可贵的土地伦理道德。
第一,土地是“食之本”、“国之宝”。
早在公元前9世纪西周时期,人们就把土地看成是衣食的来源。据历史记载,周厉王时,卿士召虎(穆公)在进呈治国建议时就说:“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国语·周语上》)就是说,土地是财富和衣食的来源。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韩献子看到了土地的重要,第一次提出了土地国宝论的主张。他说:“夫山、泽、林、盐,国之宝也。”(《左传·成公六年》)孟子也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孟子·尽心下》)《管子》一书更是反复强调了土地的重要:“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水地》、《禁藏》)郑国法家申不害对土地的宝贵程度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说:“四海之内,六合之间,曰:奚贵?曰:土贵,土,食之本也。”(《太平御览》)就是说,四海之内,宇宙之间(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称“六合”),什么最贵呢?回答是土地。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土地作为生命之本。1894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说:“夫地利者,生民之命脉。”正因为土地是人民生命之本,是国家之宝,所以,人人必须爱护它,而且要用法律保护它。
第二,“地德为首”。
由于人民的衣食来源于土地,国家的财政来源于土地,国家的富强依靠于土地,所以,古代的一些思想家甚至把对土地的态度看作道德的主要内容之一。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而仁政的根本内容之一是让人民有固定的财产。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说,有一定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会干得出来。这里,孟子把“恒产”即土地田产和“恒心”即“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直接联系了起来,把政治要求、道德理想和土地国产直接联系了起来,反映了人民在土地问题上的道德理想。
《管子》一书中甚至明确提出了“地德为首”的命题,把土地道德看成是一切道德之首。它说:“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复育万人,官府之藏,强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这里,充分而全面地阐述了土地在封建社会中的决定性地位。正因为土地在社会中如此重要,所以,“地德为首”就顺理成章了。
为了保护土地,《管子》中还专门论述了保持城市与乡村适当比例和人地平衡的思想。它指出,如果城市规模过大,农村相对狭小,就会导致“其野不足以养其民”:缺乏必要的农产品供应,“其藏不足以共其费”;“其民不足以守其城”。关于人地平衡的问题,它说:“地大而不为,命曰土满;人众而不理,命曰人满。”在当时人少土地广的情况下,《管子》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实在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