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路遥: 文学战场上的“红卫兵”

2012年11月17日 14:47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张红秋

进了刘家峡,/把人眼看花!/看了东山大寨田,/又看南沟大水坝,/西梁梯田水哗哗,/果林罩了北山坬!/十里长渠一根藤,/水库就像“串串瓜”……进村问大妈,/支书这阵可在家?/大妈笑哈哈,/手指前川忙回答:/庄稼长势催人忙啊,/家里哪能留住他!/刚才碗一丢,/又去锄庄稼。/玉米林林里找到了他……虽然最后支书的话不过是在重复“文革”时期报纸杂志上千篇一律的论调,但是诗人寻找支书的过程描写得很生动、形象,拨开一湾“打锣锤”、闪过一滩好棉花、穿渠过坝来到玉米林林里,农忙时分人们劳作的景象、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农民虽忙但是眼看丰收时的喜悦心情,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路遥在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除了《红卫兵之歌》外,都能紧贴农村生活现实,因而在“文革”时期算是比较好的作品。路遥的小说、散文也是如此,尤其是《优胜红旗》,是一篇难得的好作品。《优胜红旗》是路遥的第一篇小说,最初发表在《山花》第七期上。1973年《陕西文艺》(原《延河》文学月刊)复刊时,编辑贺抒玉、问彬慕名《山花》来到延川组稿,曹谷溪向她俩推荐了路遥的《优胜红旗》。读过小说,两位女作家十分惊喜,“小说写的是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一个小故事,文笔清通,有生活气息,故事也颇具意味”[10] 36,于是登在《陕西文艺》复刊号上。《优胜红旗》是路遥的第一篇小说,也是“文革”期间最出色的一篇。虽然小说免不了鼓吹农业学大寨的政治口号,但是全文对政治因素还是比较淡化,尤其是没有为了追求“文革”时期所谓的“深度”,硬往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上扯。小说塑造的人物石大伯和二喜都比较真实可信,石大伯作为在土地上干了几十年的老农民,沉稳、厚重,就像他手中的那把沉甸甸的铁锹,二喜是一匹初生牛犊,有后生们的那股子虎劲,但是缺乏经验,过分看重名誉,因此造成工作中的失误。比较而言,路遥后来创作的《父子俩》、《银花灿灿》、《灯火闪闪》等作品政治性因素越来越浓,反倒失去了最初习作中的那种生活实感和泥土气息。

总的来看,路遥在“文革”后期的创作还处于练笔阶段,而从事创作的动机也有很强的功利性,把写作作为一块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跳板。实际上,写作也的确成功地完成了跳板的作用,在好友曹谷溪的帮助下,路遥凭借创作在延川县政工组混饭吃,后来又因为创作上的才能进入了延安大学中文系,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农民身份,真正进入了城市。因为路遥曾经是造反派头头,因此学校都不愿接受这种政治上有问题的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就拒绝接受路遥,后来才转到延安大学,但是延安大学也有同样的政治顾虑。眼见路遥是上不成大学了,延川县文教局长带上一沓子《山花》与延安大学的招生同志恳谈,延川县委书记也亲自出马,频频出入延安大学去做工作。也许路遥的确有超出普通人的才能,从大队、公社、文教局到县委,一帆风顺、闯关斩将,甚至县文教局长、县委书记为了他上大学也不惜劳累奔波,亲自奔走,不过从中也可看出路遥善于人际交往,善于和大大小小的官员打交道。“文革”结束之际,路遥大学毕业来到了《延河》④ 编辑部,文学成了他今后必走的人生道路。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红卫兵 路遥 文学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