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路遥: 文学战场上的“红卫兵”

2012年11月17日 14:47
来源: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张红秋

路遥的绝望意识和极度渴望成功的心理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二者的结合使得路遥的作品既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矛盾,又掩盖这些矛盾。城乡之间的矛盾冲突是路遥作品的核心主题。路遥的作品非常真实地展现了农村青年进入城市的种种艰辛、渴求、痛苦、煎熬。农村青年所面临的种种艰辛和痛苦是由国家不合理的城乡户籍制度所造成的,高加林的悲剧本来是一个社会问题,但作者最后把它处理成了一个道德问题,高加林的失败是因为他“卖了良心”,道德上有了缺陷。虽然作者也指出了社会的不合理:“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应该真正廓清生活中无数不合理的东西,让阳光照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那些徘徊在生活十字路口的年轻人走向正轨,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他们的理想得以实现。”[14] 346但是对社会的温和指责被对高加林道德上的强烈谴责所掩盖,尤其是德顺大爷——从黄土地上树立起来的道德完人——在高加林回村的路口对高加林的那一番人生道德的教导,完全把社会悲剧变成了道德悲剧。因此高加林才会在最后“一下子扑倒在德顺爷爷的脚下,两只手紧紧抓着两把黄土,沉痛地呻吟着,叫喊了一声:‘我的亲人哪……’”[14] 361《人生》发表后,有评论家将高加林和于连·索黑尔进行比较,认为二者都是个人主义的奋斗者。其实在《人生》中路遥借黄亚萍之口就评价高加林有点像保尔·柯察金,更像于连·索黑尔⑧。但是当批评家真的把高加林和于连相提并论时,路遥感到愤怒,也有些惊慌、不安、紧张。毕竟高加林不同于于连,当于连站在绞刑架上对社会发出强烈控诉的时候,高加林则按照路遥的旨意匍匐在了道德楷模德顺大爷的脚下,匍匐在黄土地上。高加林由对社会的控诉转变为对道德的膜拜,这其实是路遥向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屈从与取媚。路遥非常清楚像高加林这样的个人奋斗主义者在社会主义中国是完全没有出路的,必然会遭到主流话语的猛烈批判。如果高加林最后也像于连一样,站在黄土高原上控诉国家制度的不合理,那么迎接《人生》的就不是鲜花与红地毯,而是被围剿的命运,就像《假如我是真的》这类作品一样。因为自己的亲身经历,路遥对城乡之间的社会不合理认识得非常清楚。“我国不幸的农村问题是历史形成的;是古老中国和现当代历史形成的……这个责任应由历史承担,而不能归罪于生活在其间的人们。简单地说,难道他们不愿意像城里人一样生活得更好一些吗?命运如果把他们降生在城市而把现在的城里人安排到农村,事实又将会怎样?”[12] 66-67这段话写于1992年,但是这是路遥写作《人生》时已经形成的认识,只是因为忙于写作《平凡的世界》没有精力和评论家辩论[12] 63-64。也就是说,路遥很清楚高加林的悲剧所在,但是他没有直率地写出来。高加林最后回到黄土地是必然的,作者遵循生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写出了这个必然性,正是作者的伟大之处,但是作者把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转化为没有政治危险的道德原因,则显示了作者向国家权力的屈服,也大大降低了作品的现实力度,于是路遥和司汤达式的伟大作家擦肩而过了。《人生》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路遥产生了文学大家的幻觉,自觉地担负起了一个文学大家应负的社会责任,把高加林身上不光彩的因素淘净,《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一个个都完美无缺、道德高尚,为我们普通人指方向、立榜样。路遥向主流意识形态靠得更近了,作品也取得了更大的社会成功,但是作为艺术品,《平凡的世界》比《人生》逊色很多。渴望现世成功的心理阻挡了路遥向伟大作家行列迈进的脚步。

总之,造反经历对路遥的精神气质、心理性情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到路遥的文学创作。可惜路遥英年早逝,如果他还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平凡的世界》之后他的创作会怎样呢?从他已有的创作来看,他的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路遥在“新时期”的整个创作都指向最终的目标《平凡的世界》,早在1987年李星就撰写了很有代表性的评论文章《无法回避的选择》[15],指出路遥写作《平凡的世界》是必然的选择,是他创作路数的必然发展。路遥自己也看到自己创作道路的尽头,去世前不久,他亲自编选了《路遥文集》,“以此与他的青年时代告别,以后他的作品不可能再写那些人物了,以后得重新开始。”[10] 48因为他的早逝,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他重新开始的创作会是什么样。高建群在路遥去世后,做过一种设想:“路遥本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也许,他的本身,比他小说中的任何人物都更精彩、更复杂和更具有文学的独特性,可惜,他英年早逝,没有可能再去表现这一切了。这是整个人类的损失!人类整体利益的损失!我曾经多次给路遥说过,我说,如果让你经受一次大的打击,脱离现在的生活轨道,而走向内心反省,一定会有比《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更为精彩的伟大作品出现的。”[11] 107-108高建群对路遥的确有着深刻的认识。表面上看,路遥的作品有很强的自传色彩,实际上路遥从未真正打开过他自己,一直在有意回避着那个真实的自我。“人们都知道,路遥是一位很少敞开心怀叙述他内心一切的一位面部表情冷峻、极少言语的作家。他的欢乐和悲伤只有为数很少的几个朋友才能知道,在别人看来他仿佛是一个谜。”[16] 11路遥还未来得及反省自我的人生,也未来得及反省自己年轻时的种种行为,就带着面纱永远离开了我们。也许这对路遥是最好的结局,他内心深处的自卑、脆弱、敏感未必能承受痛苦的自我反省。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红卫兵 路遥 文学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