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独立思考与沈从文能达到的高度
真正的自由,是用自己的思想,对西方的思想和中国传统的思想通过深入的研究通过自己生命的体验,然后再建构,再创造性地回答中国当时的问题,在当初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当然,我们不能苛求历史,但是不能说我们不能反思,我们只有通过我们的反思我们才能知道我们今天应该怎么干。
由于能够做到自由的思考,所以我们说沈从文他对中国文化,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他是能够做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的。他不参加任何党派,他不组党,他有的是朋友,但是他没有同党。他是这样看问题的,他说“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我唯有信仰真实”。不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好,而是我们的研究者没有很好的用自由思考的观念,用自己个体对中国生命内容、生活内容、社会内容进行穿越之后再思考。
沈从文异常孤独的回到了故乡,因为他的思想,我们现在来看他的思想观念、他的文学观念、他在中国当时的时代实在是太另类了。而我们还不能简单的用“另类”两个字来进行解说,他是太独特了,而且真正的不是受别人观念的干涉。
沈从文的“重造”
沈从文这种独立的思想人格成就了他独创的思想和独创的文学。他从一开始就是独立的来思考,不受当时以西方为中心的那种批判观念受影响,他坚持走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沈从文讲的重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命的重造,如果我们的文化重造再落实一步就是生命的重造。比如说健康的强壮的生命力,坦诚的阳光的生活态度,这就是我们的生命力。
论坛互动
沈从文没有获奖是诺贝尔奖的遗憾
我来之前也对这个论坛进行了“人肉搜索”,这个论坛我特别欣赏的地方就是论坛的宗旨:重建中国价值,回归高尚生活。而沈从文一生的作品中讲得最多的就是两个字:重建。我们对他的文学作品泛泛而读的时候是读不到这两个字的。但是,当我们他32卷作品从头到尾读下来的时候,就会发现他最重要的思想就是“重建”。所以我感觉到是一个非常偶然的巧合,我带着沈从文的“重建”理念来到了这个要“重建中国价值”的论坛上,这种契合是让我多了一份底气。现在网络上有一句流行的话:“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我跟同学们也讲过,传说可能是虚构的,可能有很多虚构的成分,但沈从文不是传说,沈从文是传奇。所以,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个传奇的沈从文。今天的题目是“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我觉得这个题目它有市场效应,但是它也是沈从文这一生中间确实经历过的,严格来讲,沈从文不能回答他对诺贝尔奖的感受,但是就我对沈从文的研究和了解,我认为沈从文对他个人来讲对获不获这个奖他肯定是没有什么想法的。沈从文是一个低调的人,他是对社会是无所求而讲奉献的人。当马悦然在揭秘瑞典文学院的评价的结果的时候他是这样说的,他说这个评奖有一个规定,要守秘50年,但是他实在忍不住,他无法守住这个秘密,因为他感觉到要把这个东西告诉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他说1987年到1988年,沈从文是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而且都进入了终审名单。特别是1988年,1988年他不仅进入了终审名单,而且进入了终审名单的第一位。如果不是其他的原因,马悦然确信沈从文是可以获奖的。但是,沈从文在1988年5月21号去世了。所以,马悦然有一句话,他说沈从文没有获奖是诺贝尔奖的遗憾。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句话,沈从文没有获奖不是沈从文的遗憾,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遗憾。
我记得国学泰斗、刚刚去世的季羡林先生他写过两篇关于沈从文的散文,其中最早的一篇他说他50多年前,他作为一个大学生的时候,他最爱读的两个作家,一个是鲁迅,一个是沈从文。他说,读了沈从文,翻开沈从文的著作,你打开扑面而来的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读他的文字就知道是沈从文,所以他非常喜爱。当然,第二篇文章是他知道他最崇敬的作家去世了,他写了一篇文章。文章里说,当听到准备把沈从文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当时季羡林的观点是这样的,他说那个东西没有什么意思,他说你拿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作家去跟那些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相比,无异于大山跟小丘的比较。当然,这是季老的一种观点,我们今天既然是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这个话题作为引子,我们就从沈从文创作的一个简单过程作为一个传奇,而不是传说来做一个简单的交代。他是一个四年级还没有毕业的学生,他们的家人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曾经问过他,当时沈老还很害羞的说四年级还是读完了,所以他只是一个四年级的学生,从此以后他没再进过学校,他再进学校的时候是干什么?是大学教授。所以,当时在上海公学、北京大学、青岛大学、武汉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在这些大学里面做过教授,培养了很多学生。他一生大家都知道创作了10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仅仅从数量上来讲,那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他是第一,是绝对的第一。从小说上来讲,他创作了200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他依然是第一。这是传奇吗?如果觉得这个传奇还不够的话,那么他还有一个传奇,我们回顾我们现在文学史上我们这些所有的作家中间,我们比较一下会发现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不是他愿意与众不同,而是由于他的独特性,由于他的独立的思考,所以他是唯一一个在海峡两岸都被封杀的一个作家,而且这个封杀是不得了了,一封杀就是30多年。你说这不是传奇是什么呢?
相关专题: 2012诺贝尔文学奖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 历史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