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 中国馆“变位”(图)

2013年04月24日 11:31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

缪晓春

1964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主要展览:

2013年“移动亚洲-影像艺术2002-2012”,ZKM媒体艺术中心,德国

“无可申报?-89年以来的艺术世界地图”,柏林艺术科学院,德国

2012年“见所未见-第四届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中国

“影像西班牙-影像的焦虑”,马德里电讯基金会,西班牙

2011年“全球当代:1989年以来的艺术世界”,ZKM媒体艺术中心,德国

“未来通行证-意大利威尼斯54届双年展”,意大利

2008年“夜晚的影像”,巴黎大皇宫博物馆,法国

“消耗-釜山双年展”,釜山现代艺术博物馆,韩国

“去中国-新世界秩序-当代装置和摄影”,格罗宁根艺术博物馆,荷兰

2007年“中国-面对现实,奥地利维也纳路德维希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国美术馆

2006年”新都市现实:中国当代艺术展“,鹿特丹博曼斯美术馆,荷兰

2004年”过去与未来之间-来自中国的新影像,2004-2006“,美国纽约国际摄影艺术中心和亚洲协会;芝加哥斯马特博物馆和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西雅图艺术博物馆;德国柏林世界文化宫

2002年”都市营造-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中国

参展作品

《虚拟最后的审判(TheLastJudgmentinCyberspace》《无中生有(OutofNothing)》、《无始无终(Limitless)》、《灰飞烟灭(Disillusion)》,数字三维视频,在油库内播放

缪晓春的作品是一种历史文化在当代如何被中国艺术家所解读与观察的,形成了中国艺术家的世界文明视点,不仅是中国艺术对世界艺术史的吸纳和审视,也是中国当代独具创造意识的体现。它属于那种开古今文明、造时代新知的实践,其大开景、大视域、新体验都能显示中国的新视觉创造。

他的《虚拟最后审判》正好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师米开朗基罗的《最后审判》的虚拟数字转化,以艺术家形象为模型,演绎了一场当代的视觉呈现,与意大利威尼斯的现场进行了中西古今的对话。缪晓春的数字视频作品恰好是对意大利艺术历史的再解读,显示了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驾驭能力。《虚拟最后审判》用的同一个人物模型来置换原作中的400余个人物形象,形成了一个原作的人物身份被消解掉的效果,同时也转换了原作的观看视角,不再是原来的宗教意味,而倒是以中国的众生平等的理念来构建了宏大的人物世界。其他视频也以全新的视角展示了当代的文化图像和想象。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双年展 威尼斯国际 变位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