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23 15:51:15 凤凰文化 宗城
导语:近日,一篇马里兰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引爆了网络。演讲中,该留学生因为一句“美国的空气是那么的甜美清新,而且是一种奇特的奢华。”被扣上了“辱华”的帽子,倍受讨伐。平心而论,当事人的演讲确实糟糕,措辞空洞、肤浅而情绪化,但技术问题不等于是非问题,由此就被定性为“辱华”实为言过其实。而挖掘出这一演讲的媒介,历来善用煽动性的方式博取高阅读量和关注度,这一回不过是故技重施。强调中国与外国的对立,或者暗示华人在西方受到不公正对待,或者塑造叛国者形象,是利用民族情绪制造热点的一贯套路。事实上,制造这种煽动民意的文本的媒介,并非真正的民族主义者,而是精致的投机者,他们十分清楚受众的心理和自己的目的。最可怕的是,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的个体都可以为自己找到无罪的理由,重利轻义和归责于环境成为他们辩驳的普遍借口。这种不易察觉的恶,累计在一起,足够将一个被象征性地摆在舆论场的个体毁灭,而让始作俑者安然无恙。在评论人宗城看来,这是一种信息时代的大屠杀。
“有些人,跪久了真的站不起来。”这是5月22日《北美留学生日报》推文里点赞最多的回复。
昨天中午,我发现自己的朋友圈炸开了锅,手指往下一滑,清一色的《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涉嫌辱华:我在美国吸到的空气都是甜的》,有的朋友义愤填膺地转发,斥责演讲者诽谤祖国、献媚外邦;有的朋友声援这位留学生,认为她只是说出事实;而有的朋友若有所思地问:“如果,她不是昆明人呢?”
“辱华”二字噱头足够,加上爆款留学生文案中经典的“中美对比”,这个演讲视频瞬间传遍互联网,甚至引起了共青团、《环球时报》的关注,而就在事发当天,微博网友就人肉出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家庭背景。转折出现在傍晚18点,疑似演讲者的微博账号发布申明及致歉,称“演讲只是分享自己的留学体验,完全没有对国家及家乡的否定或贬低之意”。
但是,舆论的火焰已经太旺,一时无法平息。
从演讲技巧来看,当事人Shuping Yang表现糟糕,在毕业典礼的场合,她的措辞充满空洞的口号,感情渲染上也像一匹脱缰的马,缺乏铺垫和平衡。可是我们沉下心来想,一个人在演讲技巧上的过失,就足够做出辱华这种诛心之论吗?Shuping Yang提到中国空气问题,并与美国进行比较,这种粗线条的比较显然是肤浅、情绪化的,但中国的空气质量有待改善却也是客观事实,以一种娇柔粗糙的方式提出客观事实,无法做出演讲者辱华的结论。试想一下,如果今天演讲的人是以一种中正平和的口吻说:“我从中国来到美国,感觉中国在改善空气质量上确实要加把劲。”你还会说他辱华吗?
说到底,这是技术问题,不是大是大非问题。
其实,这种关于北美留学生、民族情绪、国家立场的新闻是屡见不鲜的旧闻,每隔一段日子,隐含相似争议点的事件就会在舆论场冒出,而它们的发酵过程总是出奇的相似——抓住、放大、引爆、反转、不了了之。
又如四月份的美联航暴力事件、五月份的颜宁风波,也都挑动着部分国人敏感的神经,汉民族的自尊在舆论场上成为被消费的对象,因为凡是挑战民族自尊的情节都能引起强烈关注,所以,但凡牵扯华人或留学生的新闻,好事者常常在文本中强调中国与外国的对立,并通过细节暗示华人在西方世界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或者塑造一个“叛国者”,供愤怒的人群宣泄。
而这一次的“辱华演讲事件”,从一开始传到中文互联网就带有浓厚的“塑造”气息,塑造的发起人是知名自媒体《北美留学生日报》。
《北美留学生日报》的调性是怎样的?我截取了这个社交媒体最近的几篇推送的标题,读者自行甄别:
《出国后请记得,你走到哪里,你都代表着中国》、《出国的女生,身上通常有哪些优秀品质?遇到这样妹子就娶了吧》、《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毕业演讲涉嫌辱华:我在美国吸到的空气都是甜的》、《3000万美国人正在喝有毒自来水,严重水污染在美国蔓延》......
关于这个媒体的“光荣事迹”,新闻圈内早有分享。这个社交媒体在翻译国外新闻时动辄断章取义、扭曲原文,并佐以具有煽动性的标题,制造10万+。2016年11月13日,《北美留学生日报》推送了一篇《美国媒体人:大选中我们不再是记者,而成了希拉里的拉拉队!主流媒体开始反思》,文中提及了《纽约时报》的一封信,声称这是一封道歉信,并这样解读:
“《纽约时报》现在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大选报道中并没有扮演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媒体应该扮演的角色,但是就这段时间看来,不仅仅是《纽约时报》,其他的一些所谓主流媒体也都好像是站在希拉里的身旁摇旗呐喊。”
可这篇推送随后就被专业人士驳斥,并引出原文证明《北美留学生日报》解读有误。这非但不是一封道歉信,作者Jim Rutenburg也并未表示“媒体充满偏见,记者不是记者,成了拉拉队长”,他的原意是:
“We believe we reported on both candidates fairly during the presidential campaign. You can rely on The New York Times to bring the same fairness, the same level of scrutiny, the same independence to our coverage of the new president and his team.”
学者方可成将它翻译为中文:“我们相信,在竞选期间,我们对两位候选人的报道是公正的。你们可以信赖《纽约时报》在报道新总统及其团队时将会秉持同样的公正、同样程度的细致观察、同样的独立。”
《北美留学生日报》对原文的歪曲,由此可见一般。而在这起事件中,他们的翻译同样存在严重问题,读者不妨参照视频和演讲原文,并对比《世界说》对这份演讲的翻译,出入显而易见。
“辱华演讲”事件体现出来:以“迎合受众”为第一目的的传媒是可以杀人的。这些利用被扭曲的文本煽动民意的社交媒体成员真的是民族主义者吗?不一定,他们更像是精致的投机者。他们知道自己受众的喜好,所以搜刮素材、断章取义、引导煽动,一次次撩拨受众群的敏感神经,达到推广自己影响力并获得潜在收益(比如赞助、合作等)的目的。这一场不理性的狂潮,恰恰是由那些理性到枉顾个体生命价值的投机者推动的。而追求浏览率的自媒体、立场先行的某些刊物,则纷纷加入这场盛宴,消费人血馒头。最可怕的是,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的个体都可以为自己找到无罪的理由。
在这里,“迎合受众”需要打引号,因为这些传媒中,不排除存在“收钱办事”的媒体。如果读者了解华人传媒群体,会发现一些海外的自媒体,它们与使领馆的关系暧昧不明,来自不同立场的官僚机构会寻求自己的民间团体或媒体的代理人,充当自己的舆论援军,这其中既有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的,也有策动颜色革命的,它们披着独立第三方机构的皮,干着污染言论市场的事。
朋友说:“这起事件体现了群体的不理性,而加入骂战的人充斥着要溢出来的道德感和主人翁意识。”换个角度想:那些言论场上极端化、放大化个体言论的行为泛滥,也是由一些从业者的道德虚无所导致,因为道德虚无,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无关德行,追求利益成为他们的第一本位;他们为自己辩驳,声称舆论生态的糟糕并非一天两天,自己并非始作俑者,不过是顺势而为的角色;他们为浏览率绞尽脑汁,声称自己是被环境所累,可这正是他们掩饰自己信奉道德虚无、崇尚成功为王的幌子。这种不易察觉的恶,累计在一起,足够将一个被象征性地摆在舆论场的个体毁灭,而让始作俑者安然无恙。
齐格蒙·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认为:作为现代性之验证的大屠杀,具有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等特点。而在这样毁灭他者的行动中,由于每一个参与者都被囊括入一个规范体系中,犹如大机器的若干细小零件,所以人人都认为自己并没有作恶,只是在按照要求完成工作。在信息时代,大屠杀不再普遍发生,但一次次针对个体的放大、消费和异化却时时发生,并每每酿成群体对个人的施压乃至精神打击。
无论是罗尔、范雨素,还是这起事件中的Shuping Yang,他们都是被完全暴露于舆论场的象征者,他们面向千万个陌生之人的面目是他们被传播媒介选择的一面,而与其说群众针对的是他们,不如说是在针对他们身上被承载的象征。例如Shuping Yang,她经由视频剪辑、文字翻译、社交媒体解读层层加工后的形象,象征的正是部分国人眼中崇洋媚外的留学生。那些甚至谩骂Shuping Yang的人,其实在表达他们对崇洋媚外又自诩感受自由民主的同胞的鄙视。
这种针对出国者的讨论早已有之,洋务运动时期,走出国门的知识分子不乏其人激赏英美德日俄等国的先进制度,当他们褒奖他国时,心中始终有祖国作为参照系;当他们远渡重洋,为的是有朝一日学成归来。早期留洋的知识分子看上去崇洋媚外,内心却始终抱守“国本位”,你会发现他们所做的一切最后都要回归报效家国,哪怕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在他们眼中腐朽不堪,他们也要立志变革、振兴国家,他们的做法延续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逻辑,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留学”,而这种心理在改革开放时期的留学生群体中也多有体现。
八九十年代,当中国还不是今天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轻国人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非常憧憬,如果凭借Shuping Yang的演讲就说明她崇洋媚外,那八九十年代这样的媚外者布满高校。电影《颐和园》、《中国合伙人》等都多多少少还原那种心态,过去的口号如今成为笑谈,但在昨日的中国它含有巨大感召力。有意思的是,印度的留学机构也不乏那种出国圆梦的口号。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层层提升、墙外世界的步步明朗以及出国门槛的级级下降,年轻人对美国的憧憬开始降温,互联网对此的争论从“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变成“外国的月亮也不是那么圆”,交织着政治立场、经济交易、营销需求、传统文化复兴等元素,一次次爱国党与反民族主义党的争论便轰轰烈烈地上演,这种争论由“留学生辱华演讲”、“华人被歧视”等事件点燃,迅疾而来,戛然而止,过程就像双方隔着一条河对骂,骂爽了鸣金收兵,等待来日再战。
这次Shuping Yang的演讲引起的争论,本质上是“外国月亮大战中国月亮”的新瓶装旧酒,只是这一次赶了个时髦,月亮置换为空气,更加切中热点议题,也就多出一个引爆舆论的点。
如今,因为曼彻斯特体育场爆炸事件,Shuping Yang的演讲也许将很快淡去,当我们再次回顾它的结果,我们能看见什么?——
一位道歉并公开发表爱国声明的女孩、一所被打上轻视中国烙印的美国大学、一堆积压在舆论场上的不堪入目的言辞,还有一个个收获影响力和话题度的投机者。
揪出、撕裂、批斗、道歉、赦免。
这一幕一幕,好像似曾相识。
宗城,90后撰稿人。
责编:徐鹏远 PN071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凤凰网文化出品
时代文化观察者
微信扫一扫
2017-05-06 03:07:060
2017-05-04 15:12:540
2017-05-01 19:13:160
2017-04-26 19:31:150
2017-04-26 11:52:160
2018-07-11 14:080
2017-07-26 17:160
2017-06-27 18:510
2017-05-24 12:290
2017-03-16 12:230
2016-07-28 16:250
2016-06-23 12:380
2016-05-10 11:530
2015-12-14 16:310
2015-11-26 15:150
2018-10-27 19:520
2018-10-27 19:510
2018-10-27 19:450
2018-10-11 10:460
2018-08-21 10:200
2018-10-11 10:220
2018-08-31 11:040
2018-08-31 10:400
2018-08-21 10:390
2018-08-21 10:330
2018-10-27 18:330
2018-08-31 17:370
2018-08-31 10:530
2018-08-21 10:160
2018-08-11 12:310
宗城,90后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