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出品

即使在爆米花电影阵营里,《长城》也只是三流山寨品

2016-12-20 17:36 凤凰文化 时间之葬

导语:张艺谋的新片《长城》已经上映几天了,不出意料地引发了大量讨论,讨论中又不出意料存在了大量吐槽。张艺谋的电影从来不乏批评的声音,尤其是《英雄》之后的每一部,显然他自己也是明白的,所以《长城》从宣发期就坦然承认这是一部好莱坞工业体系的爆米花电影,提前通知观众不要再用艺术的标准去衡量了。然而,爆米花电影就一定是《长城》这样的吗?完全用爆米花电影的标准又会对《长城》做出怎样的评价呢?影评人时间之葬的评价是,即使在爆米花电影阵营里,《长城》也只是三流山寨品。在商业类型片的体系下,《长城》有多粗制滥造,就如同在严肃剧情片的体系下,《归来》有多浮皮潦草。标准并不仅仅意味着该有的都有,更意味着该有的不但要有,还得做到水准之上,否则在这个爆米花泛滥的时代,陈旧就意味着无聊和无趣。特别是对于曾有过辉煌张艺谋而言,观众高标准的期待并不过分,好莱坞的大部分爆米花电影虽然也属水准之下的圈钱产物,但张艺谋显然不应该是那个选择敷衍的人。

《长城》是不是一部好电影?如果这里的“好”指的是艺术和思想水准的维度,那么恐怕连极力想为其辩护的人都不敢如此声张。好在,《长城》从有概念的第一天起,就被定义为一部纯粹的爆米花商业片(包括张艺谋自己),如今当它像张艺谋新千年以来的每一部电影那般注定要掀起一阵话题时,包括出品方在内的所有想为它撑腰的人,都试图用“爆米花”来当《长城》的挡箭牌,仿佛打着“爆米花”的大旗,就可以肆无忌惮地抖搂自己的粗浅与苍白。

但是,爆米花电影难道就没有高下之分吗?《长城》又算得上是一部好的爆米花电影吗?

有很多影评人和饱览各种爆米花经典的观众显然不这么认为,“说《长城》是爆米花电影简直是在侮辱爆米花”一类的言论,自电影公映的第一天起便在网络泛滥。而出品方和导演则始终在强调,从策划编剧团队,到幕后制作班底,再到整部影片的叙事视角和方式,都是典型的好莱坞制造。即便是拿过去常见的那些好莱坞大片的套路来一一对比,《长城》看上去也似乎恰能对应得严丝合缝。小人物主人公从漠不关心到舍身取义拯救世界的英雄壮举,简单直白的人兽大战故事线,辅以数量可观的宏大特效场面进行视听刺激,看上去没哪不对,但整体感觉却又总觉得哪儿不太对。要想厘清《长城》究竟哪儿不对,还得把它置于类型片的框架来进行考察。

众所周知,《长城》是一部怪兽片,但在类型片的划分领域里,其实并没有怪兽这个种类,在大部分时候里,怪兽片应当算作恐怖片或动作冒险片里的一个亚类型,其中以一个或一类怪兽为主要元素进行标识。

最早的怪兽片大多都是恐怖片。以《诺斯费拉图》(1922)等一大批吸血鬼电影为代表,以营造阴森可怖的环境氛围取得惊悚效果为要旨,成功培养了一批以此为乐的观众群体。后来随着怪物的种类和版图日益扩大,手法也不再像早期怪兽片那么单一,但恐怖这一核心诉求始终不变。包括《哥斯拉》(1954)、《大白鲨》、《异形》、《侏罗纪公园》在内的一批此类经典,无非是在打造惊悚恐怖的细节手法上推陈出新,无论是混搭更新鲜时髦的其它元素(如科幻/魔幻),又或是让怪物在数量上呈几何级增长,吓人——始终是这类怪兽片的命脉所在。怪兽如果不可怕,电影必然宣告失败。反之,如果怪兽让人感觉到了相当切身可感的恐怖气息,那么这部怪兽片在某个维度上已然宣告成功。更不用说,《金刚》还影射了种族歧视、种族隔离的社会弊端,《哥斯拉》直指在日本弥漫的核恐惧,《异形》更是借怪物之眼窥探了人性之恶。承载了一定思想内涵的怪兽片,同样可以登堂入室。

在怪兽片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最初一版《金刚》(1933),同样是以紧张刺激的惊悚感震慑了上世纪30年代的观众,但它的开创在于,适当地加入了动作冒险这一日后变得愈发重要的元素。金刚杵在帝国大厦的屋顶大战飞机的场面,与其说令人害怕,不如说让人震撼。这样夸张刺激、宏大且超现实的动作场面,通过最先进的特效技术加一呈现,从此成了怪兽片的一条不二宗旨。《金刚》之后,怪兽片或多或少都会带上动作冒险元素。到上世纪90年代,好莱坞各类型片早已日臻成熟之时,怪兽片也逐渐升级为浮夸绚烂的“打怪游戏”。《独立日》、《星河战队》、《世界大战》、《环太平洋》等大量新时代的怪兽片应运而生,这些电影也成了最吻合“爆米花”特征的好莱坞商业大片。有趣的是,此时的怪兽片大多都是外星生物(不少直接就设定为外星人)。一来能够满足观众日趋习惯的大规模战斗场面,二来容易在设计怪物的形象和习性方面降低难度,像金刚一类的地球上的野生怪物总难免花一番心思解释其来源出处,外星生物则可以随便脑洞大开天马行空。

《长城》显然不属于恐怖类怪兽片的范畴,饕餮完全是作为人类的战争敌人而存在。在这一点上,《长城》无疑在向新时期观众熟悉的后一类怪兽片看齐。其中,饕餮会自行进化,继而衍生出团队意识、战术计划等相对高级的思维协作模式等设定,很有点《独立日》的意思。但《长城》不是这个时代的《独立日》,充其量只是后者拙劣且迟到的跟风效仿。客观地说,《长城》还不如年中刚刚上映的《独立日2》,虽然后者的口碑也不甚理想。

作为《长城》最接近的一个标本,以及90年代同类爆米花影片的经典,《独立日》很适合作为《长城》的参照。在这部把怪兽设定为外星虫族的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导演花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长,通过一文一武(杰夫•戈德布拉姆饰演的科学家和威尔·史密斯饰演的空军上尉)两位主人公,从各自的人物线索一点点牵引出一张外星人图谋攻占地球和人类组织全方位抵抗的对战大网。虽然从结构而言,《独立日》和《长城》都属于“开始(发现怪兽)—发展(人类与怪兽展开你来我往的缠斗)—高潮(人类最终取胜)”这一简单的三幕剧结构,但其中的细节与过程,则高下立判。人物是否饱满鲜活,故事是否层层推进,开场和高潮处的大战是否在视听体验和场面调度上足够震撼或闪现新意,就成了重要的考核指标。

在这些细节上,《长城》基本都未能达到水准之上。人物过于单薄苍白,且不说被无数人吐槽挖苦的灾难景甜(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在这样一部电影里让景甜担任如此重要的主角,差不多相当于在斯皮尔伯格的《世界大战》里让汤姆·克鲁斯牵着帕丽斯·希尔顿一路狂奔),就连真正意义上的好莱坞一线巨星马特·达蒙,也没有太多存在感。达蒙所饰演的主人公,本该凭一己之力扶大厦于将倾,却让人感觉有没有他结局都不会产生多大的差别。人类各军种早已做好了各方面的万全准备,有没有雇佣兵小马哥,看起来都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人物之间也没有什么值得信服的情感联系,最烂俗常见也最屡试不爽的爱情和亲情在这里统统欠奉,好像人物最后能强行感动一把观众的只剩下惨烈的大义凛然,而这一点又注定会让反对张艺谋的意识形态批评者们大做文章(虽然在这样一部电影里去进行意识形态批评并没有太多意义,也不见得合适)。至于那些华丽丽的卡司上的一长串名字,则沦为了尴尬的龙套和酱油。没有了丰满的人物和情感,干瘪的《长城》只好在短促的时间里一猛子插到底地搬演两军大战,但这高潮一幕除了让怪兽们充当张艺谋最新一期人海队列展示的主角外,在技术与调度层面毫无新意可言。而陈旧,在这个爆米花泛滥的时代,就意味着无聊和无趣。到头来,《长城》好像只是掷重金堆砌了一纸豪华的阵容,却只是奢侈地呈现了一下怪兽进攻长城的巨大脑洞,在大部分时间里,根本让人真正提不起兴致。

就此而言,《长城》显然想做一部“标准”的爆米花商业大片,一部爆米花电影该有的一切看上去它都悉数奉送。然而,“标准”并不仅仅意味着该有的都得有,更意味着,该有的,不但要有,还都得做到水准之上。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前者只不过是照猫画虎,通俗点的说法是,山寨。

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指责《长城》自称是爆米花电影是在侮辱爆米花电影,想必是因为抱持着这一口吻的片方,好像把爆米花电影与无头无脑一通乱打的粗制滥造之流画上了等号,却无视爆米花电影同样讲究工业水准,同样有高下之分的事实。

这就好比,一个过去在星级饭店掌勺的国际名厨,固然可以换上一身粗布麻衣,经营自家的快餐小馆,但如果就此宣称因为改做快餐就不再为食物的味道负责,则很有点偷换概念和不负责任之嫌。正常情况下,反倒应该是,正因为你之前是国际名厨,即便有朝一日改做快餐,本应有几分“如大厨烹小鲜”的淋漓自如,食客的期待自然也是在果腹之余犒劳一把味蕾。末了最后,满腹期待的食客饕餮一顿的期待落了空,到头来却是快餐自己的不是。饭做得难吃,锅甩给了快餐,后者自然不免含冤。

在我看来,在商业类型片的体系下,张艺谋拍《长城》有多粗制滥造,正如同在严肃剧情片的体系下,张艺谋拍《归来》有多浮皮潦草。作为当今国内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导演,我们对张艺谋的期待本来是自我挑战和超越,起码最初的追求总应该是向上求索,却不料他却选择了最简单敷衍的三流套路。

没有多少人会指责《长城》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人们指责的是,它是一部糟糕的爆米花电影。而由张艺谋拍出来这样一部糟糕的爆米花电影,则更让人心生惋惜和厌恶之情。人们期望《长城》至少是一部《环太平洋》,却不料最后看到的是一部《环大西洋》(至于《环大西洋》是个什么鬼,自行百度便知)。而那些高调宣称希冀借这样一部电影去西方宣扬中式文化和精神的口号,看上去更是痴人说梦。

张艺谋自己似乎隐约表现出对观众“双重标准”的不满,笑称“如果《聂隐娘》是我拍的,我早被骂死了。”的确,换一个人把《长城》拍成如今这般模样,不一定会引致如此泛滥的谩骂之声。好莱坞每年生产的大部分爆米花电影,也多属于水准之下的圈钱产物。但正因为张艺谋曾有过的辉煌,人们才对其有不一样的期待。又或许,在一而再的期望落空之后,人们本就不应再对其抱有太多期待。

时间之葬,影评人,电影研究者,曾任《电影世界》专题策划。

版权声明:《洞见》系凤凰文化原创栏目,所有稿件均为独家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责编:徐鹏远 PN071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凤凰网文化出品

进入频道首页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号

时代文化观察者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洞见
  • 年代访
  • 文化热点
  • 文学
  • 艺术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