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文化出品

野蛮的连环杀人案,恰恰是文明的衍生品

2016-09-06 09:10 凤凰文化 廖廖

导语:8月26日,在28年漫长的追踪之后,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十四年间,凶手在白银、包头两地作案十一起,采取残忍手段强奸、杀害女性,其中年龄最小者仅仅8岁。凶手的惨无人道既引发了舆论场的一片义愤,与此同时,颇似韩国电影《杀人回忆》一般瘆人的作案手法也发酵成了猎奇性的谈资。在撰稿人廖廖看来,连环杀手的恐怖恰恰来源于我们引以为豪的人类文明,促生文明的欲望一旦失去约束,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控的灾难。连环杀手如同人类文明这袭华丽的长袍衬里爬满的嗜血虱子,他们的出现正是一种提醒:文明的约束力有多么脆弱,欲望又有着多恐怖的破坏力。

开膛手杰克

“你们都是虫子”:杀手眼中的受害者

面对连环杀人案,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一股不可抑制的恐慌?同样是随机的无辜者和支离破碎的身体,白银案的凶手造成的实际伤害远比不上一起重大车祸,然而,交通车祸或者安全事故并不会在一个地区造成持续经年而不散的惶恐,连环杀手挑起的,其实是我们潜意识里对于社会秩序与人类文明的怀疑与不安————薄如蝉翼般的社会契约和文明制度,经不起一个人一把刀的挑战与破坏。

挪威连环杀人犯布雷维克,他坚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必要的”

不同于《沉默羔羊》的食人魔博士那般风度翩翩、智商超凡,也不似《德州电锯杀人狂》的人皮脸杀人狂那么疯疯癫癫、智商下线,“白银案”的落网疑凶不具一丝一毫“传奇色彩”。其实真实的连环杀手正是如此:外表平凡、生活平淡,并不是失控的“疯子”,恰恰相反,他们多是冷静理性的人,能够有条不紊地实施计划和躲避追捕。正如白银案的疑凶,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安全的时间和偏好的对象。连环杀手其实跟普通人一样,既算得失,亦知进退。杀手与我们的最重要的区别在于情感与认知的缺失,他们不会把别人视为有感情、有思想的同类,体验不到他人的痛苦和悲伤。他们的欲望超越一切道德伦理,他们眼中的我们,只是一件趁手的工具,一个软弱的牺牲品罢了。

既是变态杀手,更是血腥猎手

不同于一般的强奸者从性欲发泄或者展示男性力量中获得满足,白银案一类的色情连环杀手则在折磨、虐待受害者的过程获得心理满足。对于连环杀手来说,掌控他人生命的权力感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快感,不停地寻找、跟踪、潜伏、折磨和杀戮,才是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条件允许,色情杀人狂还喜欢延长作案时间,受害者痛苦的哀号与挣扎会给杀手带来无比的兴奋与刺激。因此,连环杀手不会在街头捅死人就转身离开,而是像白银案的凶手一样,选择无人的室内,给作案的过程留出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杀人不是目的,“享受”整个过程才是杀手的终极追求,这种变态的心理欲求实非常人所能承受。《沉默的羔羊》里警方探员的扮演者,朱迪·福斯特去“体验生活”的时候,真正的探员给她播放了一些连环杀手折磨受害者的录音,自此往后,这位温和的演员由一个死刑反对者,转变为死刑的坚定拥护者。

《沉默羔羊》里的汉尼拔博士,把食人发展成了一项“艺术”

连环杀手行凶的过程更像是“狩猎”,他们还会收藏“狩猎”的“纪念品”,有时这些“纪念品”甚至是受害者的肢体或者皮肤。美国的连环杀手爱德华·盖恩把受害者的骨头和人皮制作成各种家具,在日后对着这些收藏的“战利品”回味不已,就像一个猎人用鹿头和兽皮装饰自己的房间。我们同样在白银案中看到几个受害者的肢体有所缺失,警方可能永远都不会公布凶手如何处理的细节,对同类型案件案情的曝光或许有所参照——西方的很多色情连环杀手会把中意的部位割下拿回家“珍藏”或者食用,在一遍遍“回味”中达到心理的最大满足。

杀手辞典,没有“后悔”

根据美国FBI(联邦调查局)的数据,连环杀手心里的杀戮冲动通常会潜伏十年,第一次作案年龄在20-30岁之间,很多连环杀手在40岁之后作案频率会大幅下降。据FBI行为科学专家分析,原因有以下几个:年岁渐长冲动减弱、迫于警方的巨大压力、人生发生重大转折。白银案疑凶高某今年52岁,1988年第一次作案时28岁,2002年最后一次行凶,2003年39岁的高某不再作案。但是这“不惑之年”的转变并不意味着连环杀手“良心发现”,更不意味着金盆洗手。

现实中的连环杀手

网传白银案疑凶被捕几小时之后曾有自杀行为,并随后出现在医院里,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警方证实,如果此情属实,也完全不令人意外。有些变态人格罪犯在被捕之后会有自杀行为,但并不是出于内疚或悔恨,而是因为感觉自己失去了掌控权,想到自己从此无法再操纵他人的生命,甚至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就会觉得生无可恋,这与悔罪自杀是两回事。

在连环杀手的辞典里,压根没有“内疚”、“悔恨”这些词汇。作为反社会人格者,他们不会有懊悔与自责的感觉。心理变态者的人格一旦形成就会坚若磐石,外界几乎对其无法产生影响,他们认为,这个丛林社会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理性选择,为了权力与资源自己做出任何事情都是可接受的。在他们的认知里,受害者就像森林里的草食动物,唯一的宿命就是被猛兽捕猎——这听起来似乎不仅仅是连环杀手专属的价值观。

《杀人回忆》里,或许唯一知道真凶为谁的,只有这个杵在稻田里的稻草人了

野蛮之行恰由文明衍生

连环杀手不会后悔,也没法改造,连环杀手并不是文明的次品,因为次品是可以改造好的。

连环杀手的行为并不是向我们展示“文明无法压抑兽性”,因为没有一种动物会从折磨猎物、倾听同类的哀号当中获得无比的快感。他们的行为让我们怀疑,人性是不是一定比兽性高级?人在追求欲望的满足的时候到底有没有底线?

连环杀手那些无底线的欲望,无法改造的天性,其实统统都是人类文明的衍生品。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很多时候远比连环杀手的破坏力更大,而他们的存在则提示着我们人类文明的缺陷,这才是连环杀手让我们不安的地方——根本不用宗教或种族的冲突带来的恐怖主义,只需要一个反社会的人和一把刀,就能酿成一个城市的恐慌。这种恐怖并不是来自荒野,也不是来自外星,甚至不是来自不同的文化,他们就产生于我们的文明当中。

“十二宫杀手”自创的四个密码图形,唯一被破解的一个,据说是这句话:“我爱杀人,因为太有趣了。”

人对于情欲、权力、自我满足的渴望创造了人类文明,而欲望一旦失去约束,随之而来的就是失控的灾难。连环杀手的出现提醒我们人类文明的约束力有多么脆弱,以及人的欲望又有着多恐怖的破坏力。我们在用猎奇眼光围观连环杀手和同情受害者的同时,更应该反思什么是社会认同、自由意志、责任与权力。

心理变态群体:连环杀手的“后备军”

有人说,连环杀手的数量屈指可数,他们对人类社会的伤害会不会被我们夸大了?其实不然,因为连环杀手并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孙猴子,他们诞生于一个人数众多、无法忽视的群体:心理变态者。比起新闻里的连环杀手,我们更应该担心的,应该是这个庞大的变态心理群体。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黑尔总结了心理变态者的行为特征:花言巧语、浅薄无知、自我中心且狂妄自大、缺乏悔恨与内疚感、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喜欢说谎和操纵他人、情绪感受力低下、冲动鲁莽、寻求刺激——我们根据这些形容词,是不是可以跟身边的人对号入座?

虐猫者

心理变态者其实与连环杀手的认知如出一辙:不认同社会法则,不接受善恶伦理,不善于合作,也不会考虑别人的感受、权利和情感。他们可能是罪犯,也可能只是“普通人”——从拍摄虐待动物视频上传网络的虐待狂到声称要血洗××核平××的网络狂热分子莫不如是。心理变态者为了满足自身欲望无所不用其极,他们也不会感受到困扰一般人的恐惧、压力与焦虑——人们正是因为这些情绪而产生良知,从而遵守社会规范。一言以蔽,心理变态者的座右铭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并且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白银案疑凶落网之后,网上出现了这样的评论,说幸好疑凶现在才被捕,如果早一点被捉就没法培养两个高材生儿子了。面对“早点归案岂不是挽救了后来的几个受害者”的质疑,评论者反驳说,受害者中除了一个八岁小孩有着成功的可能性,别的都是价值不大的工人,无法与两个大学高材生相比——这就是活生生只把人当作工具的功利主义心理。在这个评论者眼中,人的价值就像一辆车,说两个大学生比几个工人的性命更有价值,就好比说一辆Q7比十几辆QQ更有价值,这就是典型的心理变态者的思考方式。

西方的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对连环杀手的心理分析可谓汗牛充栋,几乎所有的专家都认为,冷漠的家庭和冷酷的社会是连环杀手的催化剂。那么,我们不妨就此大胆做出推论:当一个社会充斥着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精明的犬儒主义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丛林生存法则大行其道,漠视陌生人和重视熟人成为常态之时,或许未必会生发出许多连环杀手,但是必将培育出很多麻木不仁、性情冷漠、自私自利的心理变态者。他们藏匿于茫茫人海,我们惶惶然不可终日。

责编:冯婧 PN041

不闹革命的文化批评
凤凰网文化出品

进入频道首页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号

时代文化观察者
微信扫一扫

推荐阅读

  • 洞见
  • 年代访
  • 文化热点
  • 文学
  • 艺术
  •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