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erin"是对"poperinghe"(比利时一城镇的古名)的故意缩写,那地方盛产一种梨子,据说形状颇有几分像男性的那个"阿物"(尤其在某种特殊状态下的),于是"Poperinpear"(Poperin的梨子)的意思恰好对应着前面的"openarse",不仅如此,"popp'rin'pear"的读音如果被某个心领神会的演员说出来,几乎可以跟"popinher"(猛然放进她)差不多。到这里,读者再回过头去阅读整段台词,意思昭然若揭:爱情如果盲目,就射不中靶(读者对于"靶"这个词最好具有更多一点想象力),此刻他该坐在欧楂树下,希望他的情妇就是那种水果--她们把那叫做"medlars"(欧楂果),而他们暗自好笑。罗密欧啊,但愿她是,O("O"这个字母当然也是双关的),但愿她是"openarse"(欧楂果及其它),而你是"popp'rin'pear"(比利时的那个进口梨子)。
我们假想中的那位穿梭时空的现代莎士比亚观众,他被彻底搞晕了。他对英语语言文学素养的自信,以及自以为是的对莎士比亚的鉴赏力被彻底颠覆。他不懂这部沉重的悲剧为何从头至尾不断引起放浪狂笑。他不懂,是因为他的鉴赏力建立在一种"分门别类"的现代剧场经验基础上,那些"门类"本身就来自于戏剧史的建构。尽管《哈姆莱特》第二幕中借波洛涅斯之口提到悲剧喜剧历史剧等类型区分,但实际上《哈》剧本身仍带有鲜明的中世纪情趣。
现代观众事先就为"喜剧"准备好欢快的笑声,为"悲剧"准备好热泪和沉思。而在那个戏剧的草创混沌时代,作者在写剧本时,头脑里没有"悲剧",没有"文学史",只有"观众"和"剧场"。他的"观众"需要从多灾多难的日常生活中"逃离",需要"狂欢",剧情越是令人恐惧叫人伤心,场面就越该疯狂放肆。"恐惧"和"狂欢"本是一枚分币的两面,鼎盛于中世纪的"狂欢节"本就是这种对立形式最恰当的象征:在贫困、瘟疫和战争中挣扎的农民们,把全年大部分收入和所有的快乐统统消耗在这几天里,他们近乎绝望地暴饮暴食(因为狂欢节之后就是为整年饥饿劳累做准备的大斋节)。"狂欢节"充满着暴力和杀戮,16世纪一位英国游客记录威尼斯狂欢之夜的盛况--"一个晚上就有17人被杀"。所以在那时候,"悲剧"演出之后就有小丑演员跳上几段淫荡快活的jig舞,处决罪犯的场面却往往变成围观群众的狂欢闹剧。《哈姆莱特》绝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悲剧",它的初衷不过是戏剧化形式的"恐惧"和"狂欢"。如果读者想要稍稍触摸一下那种舞台恐惧感的"质地",我们不妨再添上一个注脚:当时舞台道具用的全都是真正的刀斧兵器,整个伦敦除了伦敦塔军械库,只有戏院里有真正的重型杀人武器(一般街头械斗乃至暴动也只有木制棍棒和小刀具)--舞台上的杀戮是"货真价实"的"杀戮"。
"环球戏院"简陋的建筑布局和阵阵散发的臭味让我们的时光穿梭者烦恼,他不知道这座两年前新盖的戏院在伦敦已算设施精良,尤其因为戏院外两侧的沟渠阻挡了春天融冰之后的沼泽蔓延,所以这里的观众不再受潮湿泥泞地面的困扰,那个时代,"沼泽"、"潮湿"这样的字眼是跟"瘟疫"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的朋友为演员们缺乏深沉情感的表演吃惊,他实在不知道,在那个缺乏版权保护的时代,剧团从作者手里买下剧本,通常只存一份本子,由专人保管,绝不允许翻印,演员手中只有他自己角色的台词,剧场后台挂贴剧情大纲,帮助演员理解剧情发展。现存有七份这样的"情节提纲",硬纸打孔可供悬挂,内容简单粗率,剧中人往往只冠以演员本人的名字。编剧有时会向演员们朗诵剧本,但也仅此而已。排练时间往往很短,人们从不期待演员表现人物心理和性格。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小白 编辑:严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