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野夫:每一代都有正义的梦想 80年代诗歌至今无法超越

2012年12月20日 10:50
来源:时代周报

野夫在《乡关何处》中描述了一个仿佛已经遥远的故乡。 本报记者郭杨摄

野夫

又名土家野夫,本名郑世平,1962年生于湖北恩施。中国自由作家,发表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论文、剧本等100多万字。2006年获“第三代诗人回顾展”之“杰出贡献奖”,2009年获“2009当代汉语贡献奖”,2010年凭借《江上的母亲》获台北2010国际书展非虚构类图书大奖,《乡关何处》获2012年度《新周刊》新锐榜年度图书。

本报记者李怀宇发自北京

《乡关何处》悄悄地火了。一本散文集,成了读者心灵互相碰撞的“文林秘笈”。

2012年岁末,作者野夫在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演讲,标举“边镇少年的梦想之旅,铁血男人的雄性教育”,一时听者如云,网友、大学生、教授中都有他的粉丝。

野夫曾经是一个诗人,亲历时代大变革的风起云涌。2004年才重新开始在网络上写作,第一篇文章是《别梦依稀咒逝川》。那时候,野夫还不会打字,用手写板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写出来的。第二篇文章是《江上的母亲》,悼念他失踪十年的母亲。文章放在网上后,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重视。2006年,野夫跑到大理,重拾写作。更多的时间则是在全国各地游走。他说:“我喜欢去结交拜访各路朋友各路高人。我更多的时间是在路上而不是在书案前。”

在作品中,野夫描绘了一个江湖世界。他认为中国传统中有三个字可以分别用来研究中国士人的传统:侠,隐,僚。“一个传统的士人没有步入仕途的话,基本上就是这三种出路。行走江湖,起身抗暴者谓之侠;协助官府,出谋划策者谓之僚;既不惹官府不惹廊庙也不帮官府,就谓之隐,所谓的洁身自好独善其身。在这三种路之外没有别的出路,当然每个身份里又可以研究一番了—比如隐,隐于山林是一种隐,隐于市井也是一种隐。因为隐于市井者要谋生,很多都去做了郎中或者算命卜卦之类的,因为这些人也都是要有文化知识的。还有的甚至是隐于屠狗者之流,这就是《游侠列传》里面的荆轲、高渐离一辈人物。”而野夫本人,便是一个充满江湖侠气的人物,用生命来写作。

2012年5月,野夫将这批文章结集为《乡关何处》,副题是“故乡,故人,故事”。野夫感慨:“老话说山河依旧人事全非,如今山河都不依旧了。虽然我的文学在讲故乡故人故事,但是我怀念更多的是一个精神层面上的故乡。在那个精神层面上的故乡,包含了心中遥远的很纯朴、很正派、很磊落的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面活着的一些人,仿佛今之古人,仿佛古之君子,是这个时代日渐稀少的事物。我们在追忆那些人的时候,实际上是对一段纯净岁月的伤悼。”

视刘道玉校长为恩公

时代周报:你是1962年出生的人,但是文风受时代的影响不是很深,仿佛是民国的那种依稀的文风,也保持了从明清小品这一路走过来的气息,为什么会这样?

野夫:可能与我从小的阅读有关系。我1968年上小学,1978年中学毕业,基本上就是在“文革”中度过的。我们是在一个偏僻的小镇,很难读到书,学校也不怎么上课,我可能自己有一种很奇怪的求知欲。可能受到我外婆的影响,外婆是大户人家的孩子,她父亲是清末民国初留学日本,学法律的。她小时候上过私塾,在民国时候像这样识文断字的女孩不是很多。小时候,基本上是外婆带我,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我从小很着迷地到镇上的大户人家去收书看,我中学以前基本把古代流行的章回小说读得差不多了,后来又读唐诗宋词。

1978年高考,我是我们县一中唯一考上的文科生。我上了大学,终于在大学图书室里有机会看到现代的一批作家作品,原来都是作为毒草。当我突然接触到五四白话以来的经典文学,非常喜欢那种“五四体”,或者胡适先生称为“放足体”。我对那种文风有一种天然的好感,它有文言的底子,但确实是新的白话,也有一些外来的句式。从那个时候比较偏好这种文风,不知不觉就形成一种习惯。诗词曲赋,我都能写,而且可以写得比较地道,我的旧体诗词比较严格地遵守格律,我现在可以写标准的四六骈文。虽然在当代写这种东西实际是没有意义的,但它是一个个人修养,就像武术的站桩一样,站桩跟打架没有基本关系,但是站桩一定是武术的基础。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今天好像有点民国风的文风。

民国的文风,在主流的媒体也好,大学老师里面也好,好像是断的。但是在民间,我认为有一种隐隐的传承。中国道统一直在民间,整个廊庙被破坏的时候,在民间是在传承的。礼失求诸野,历来王朝颠覆了,但是道统、礼俗隐隐在民间传承。比如,我写过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李如波,他后来自杀了,我写旧诗受他的影响很大,甚至我的文风也受他的影响,他写我的几十封信一直保留到今天。我16岁上大学,他28岁上大学,他是“文革”前的高中生,他的爷爷是民国年间的私塾老师,也算中国的乡村知识分子,古代叫村学究。老李的每一封信我都很喜欢读。他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我觉得他的文章就是得了民国风。我也喜欢看民国的大知识分子之间写的信,郁达夫、丰子恺的信很有意思,那种文风是非常舒服的。

还有一个我还没写的人物,叫简笠。简笠是一个民国年间的大学毕业生,后来在利川完全过着农民的生活,我父亲带着我经过他的茅草屋的时候就说:“这是我们利川的大才子,后来打成‘右派’开除了。”我就到他们家去找书看,简先生那时候是农民,“文革”结束以后平反了,重新把他弄回来教书。他成了利川一中的老师。我们是两辈人,他是当时利川一中古典修为最好的人,他能写一手标准的旧体诗词,我跟他有很多诗词唱和。民间的传承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少数民族地区,反而还隐隐存在。在中国的广大山野间,每一个县都有类似这样的人存在,还保留了遗民风。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新诗体 民间传承 连山河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