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续红楼 禁翻拍 潘金莲变新女性的现时代需求

2011年04月16日 10:16
来源:新闻晚报 中新网 凤凰网文化综合 作者:朱四倍 赵雪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新版潘金莲“天下第一淫妇”“追求真爱”仅是娱乐泡沫

本文原载于2011年4月15日新闻晚报,原题为《潘金莲“追求真爱”仅是娱乐泡沫》,作者朱四倍。

新版电视剧《水浒》中,几个女性角色都改头换面,性格和命运发生了180度逆转——她们有“婚外情”,但都是为了追求真爱;她们逃不掉死亡的结局,但不再血腥,甚至有点唯美;她们踩着韩剧风格配乐“啦啦啦”地登场,又在同样的配乐中华丽谢幕……如此“洗白”,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无论是力挺派还是拍砖派,可能都有自身的理由,不过,对于制作者来说,这些恐怕都不是最关心的,他们最关心的是公众能在多大程度上关注或者说长期关注这一新的形象——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以换取更高的收视率和攫取更多的利益。换句话说,你争议越厉害,人家越高兴,或许,在你争议时,制作者正在“偷着乐”呢?

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能取得公众的认可吗?在笔者看来,从本质上说,这是追求快感文化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变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网友们能从中发现多少可以供娱乐和消遣的“看点”。客观地说,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产生争议或是一种必然,但我们面对的依旧是如何对待经典作品和人物形象的问题。道理很简单,把一个好端端的经典作品异化成一个攫取利益的筹码,甚至异化成一个娱乐游戏,对我们来说,总不能理所当然地接受吧?更没有必要为之欢呼吧?

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可以说,我们从中没有看到制作方对经典的认同意识,相反,他们丝毫不掩饰对收视率背后的利益追逐之心。这种“变脸”同样是文化工业流水线上的批量生产的模式化产品,显露出诗性、个性的丧失,艺术价值几乎成了一句空话。

“为反抗封建桎梏的女子平反,是好事”的说法,在笔者看来,很值得怀疑,任意改编的自我需要,真的是平反吗?更直接的问题是,普通公众能认识到这点吗?恐怕只是一厢情愿的臆想吧?任何经典作品的重拍,总有无数的大众去观摩、去比较、去讨论,最终总能保证收视率,也总能保证经济效益。对制作方而言,恐怕这才是最关键的。

在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已被纳入整个社会的消费系统,公众会更多地倾向于将文学经典也作为商品一次性消费,而忽略对其意义的深入发掘,使得经典也遭遇时尚般转瞬即逝的命运。事实上,消费时代的话语情景,新版《水浒》中的潘金莲形象也只是消费的对象罢了。潘金莲变成“追求真爱”的新女性,仅仅与消费时代下公众的需要和文化记忆有关,且有可能根据消费的需要对其进行修正,而这恰恰说明了“消费”的强大威力。

一部“红楼”万人“梦” “续红楼”究竟多艰难

本文节选自《一部“红楼”万人“梦”》,作者赵雪

刘心武要续写《红楼梦》,这件事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不管是看过原著的,还是没看过的,所有人都想知道,一个现代人写的四大名著之一,究竟是什么样子。3月18日的时候,资深文化人鞠健夫用微博抢先发布了刘心武“续梦”后28回1000字左右的文字内容。当天晚上8点,自称从“内部流出”的这81回全部内容就迅速在网络上风传。像与不像的争辩像一张大网,笼罩在整个互联网上。中国的四大名著中,只有《红楼梦》最浪漫温婉,身世也最离奇。林林总总的传说,残缺的结局,作者的身世都让这部传世名著闪着幽幽的神秘的光芒。续写《红楼梦》如今已经成为文坛一个新的潮流,人们都想用自己的笔在这本灿烂辉煌的名著上刷几下子,也沾沾名著的光。功利也好,市侩也罢,也都只算是人们关于“红楼”的一个梦而已……

《红楼梦》究竟有多牛?

《中国大百科全书》曾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曾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但都说《红楼梦》是经典,是巨著,是金子,是宝贝,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红楼梦》如此受人推崇。首先从创作角度,它继承了《金瓶梅》的网状结构特点,有着极其精妙的布局和秩序,2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和巨大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地娓娓道来。曹雪芹用极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容百家之长,汇集百科之粹,将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知识都融汇在了一本书里。再者,《红楼梦》里面的诗词之多也创下了历史之最,诗、词、曲、赋、歌谣、古文、书札、谜语、酒令、联额、对句等各种体裁形式的文字在这一本书中一一展现。

图为刘心武与《红楼梦》中人物

 

读《红楼梦》,你得藏着几个“心眼”,因为曹雪芹在这个梦里下了很多伏笔,像《红楼梦》的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其实就是全书的总纲,书中诸多人物的名字也都不是信手拈来,代表了各自的命运,比如英莲是“应怜”,香菱是“相怜”,秋菱是“求怜”,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原应叹息”,“一击空谷,八方皆应,”曹雪芹用天马行空的思想铸就了一本奇书,《红楼梦》的结局是谜,内容是谜,它的“话题价值”是永远的,历久不衰的。它也是各色人等从贩夫走卒到胡适到俞平伯,从毛泽东到江青等等人物共同的话题。没人能100%读懂《红楼梦》,经学家在其中看见《易》,道学家从书里读到淫, 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曹雪芹在北京郊外卧佛寺旁“哭成此书”,历经200多年,却仍旧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谈资。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红楼 一部 万人 红楼梦 原应叹息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