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的虚拟博物馆:让亲近艺术成为日常习惯
2011年2月1日,由阿密特一手创立的“Google艺术计划”正式上线,囊括了来自9个国家的17个博物馆,共1000幅藏品。随后,Google一直在不断扩大艺术计划的覆盖范围,截至目前拥有全球40多个国家200多家艺术机构的4万件艺术精品。湖南省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加入“Google艺术计划”的公立博物馆。
早在2004年7月,卢浮宫就率先实现了3.5万件馆藏和超过13万件库藏艺术品的数字化,在网站上提供3D虚拟参观服务。但是,博物馆积极推进自身的数字化建设,并不代表他们愿意将自己的资源整合到同一个数字平台上。几次碰壁后,阿密特找到了在伦敦泰德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作的詹姆斯。“当我把想法全盘托出后,詹姆斯盯着我大笑不已:‘这太疯狂了!’我追问他:‘那你认为这计划好么?能成么?’他居然回答:‘当然!你应该推进这个项目,你绝不能放弃!’”阿密特面露得意,“现在,詹姆斯到Google工作了,而且此后我们又招募了三个来自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的专业人士。”
当阿密特最终获得公司高层认可,成立全职团队致力于艺术计划时,他的母亲很疑惑:“为什么一个爱好成了你的主要工作?”阿密特巧妙地说服了她:“我的母亲喜欢艺术,但她从不去博物馆,如果我跟她讨论伦勃朗,她会反问:一个荷兰画家和我这个印度人有什么关系?但我意识到,和许多印度女性一样,我的母亲很喜欢金饰,如果我告诉她,在我们的网站上可以看到1800多件来自世界各地的黄金艺术品,她就会立刻兴奋起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吸引用户。你不需要热爱艺术,但你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去接近艺术。”
阿密特·苏德
艺术背景的欠缺反而使阿密特少了一个包袱,可以从非艺术的角度去“天真地”考虑问题:“如何让人们更喜欢博物馆?如何让人们在离开博物馆以后还能去自发地宣传它们?使用电子邮件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但是,上网去进行文化的消费、艺术的消费,还并没有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于理念,艺术被定义为精英的文化。去博物馆这件事常会让人们心生畏惧,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一项太过正式的活动。但我相信艺术是社会性的,你可以带着父母、朋友一起去欣赏并互相讨论对艺术品的看法。我们可以让艺术更加面向大众,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艺术品,并进行社交性的讨论。呼朋唤友,大声赞叹,这在博物馆是做不到的。”用技术将艺术请下“神坛”,让亲近艺术成为一种日常习惯,这就是艺术“门外汉”阿密特的野心。“艺术的未来应当是变得更容易让人接近,让人觉得欣赏艺术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我不是说我们应该随随便便地对待艺术,而是说,没人会因为害怕自己不具备足够的金钱、教育素养而无法去欣赏艺术。”
2011年2月1日,由阿密特一手创立的“Google艺术计划”正式上线,囊括了来自9个国家的17个博物馆,共1000幅藏品。随后,Google一直在不断扩大艺术计划的覆盖范围,截至目前拥有全球40多个国家200多家艺术机构的4万件艺术精品。湖南省博物馆是国内第一个加入“Google艺术计划”的公立博物馆,其数字展示中心负责人刘宇驰表示:“从今年3月份作品上线到现在,访问量总体提高了175%,其中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访问者达到48.7%,英文、日文用户访问量分别是以前的4倍、6倍,俄文、法文、西班牙文也都有显著增长。”
阿密特觉得自己是赶上了博物馆繁荣发展的好时代。根据英国《艺术报》最新发布的2012年世界博物馆参观人数统计,全世界的博物馆、画廊都处在空前繁忙的状态。2012年十大最受欢迎的博物馆累计参观人数为5290.606万人次。不过,这个数字其实仅占全球70多亿总人口的0.76%。“到博物馆实地参观的经历是无法复制的,因此我们并不是阻止人们去博物馆,而是鼓励他们多去博物馆,花更长的时间去欣赏艺术作品。”
最近,美国的保罗盖蒂博物馆宣布将其藏品图库对外开放,所有人都可以免费浏览、下载和使用大约4600张高清收藏品照片。有人担心这会对“Google艺术计划”的前景造成冲击,阿密特却很高兴:“Google艺术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博物馆把作品在线上展示出来,提供给用户,而不是说一定要通过我们的平台来做这件事。Google和互联网才存在多少时间?可博物馆存在了几百年了,他们的藏品动辄都是几千年的历史。艺术计划不是为Google设计的,而是为艺术的消费而设计的。”
相关新闻:
29岁小伙恋上62岁老太 称做梦都梦到她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网罗天下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视频
-
台球女神车侑蓝代言游戏拍写真
播放数:42198
-
《真人快打》电梯里的恶作剧
播放数:86526
-
暴力萝莉360度无死角卖萌
播放数:132668
-
性感女模扮九尾狐阿狸魅惑众人
播放数:47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