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写诗软件”:让文学变成技术


来源:文学报

人参与 评论

诗歌艺术的这一切特质,与科技无关,与技术无关,与物质无关……  “写诗软件”是热衷于将文学充分地技术化,这是为了大规模地炮制出一些“文学通人”。我们有许多自我失落和失落对象的途径,这种技术化下的诗歌的逐渐变质,可能正是这样的结果。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在微博上隆重推荐了科幻作家刘慈欣设计的一款名叫“计算机诗人”的“写诗软件”。用“写诗软件”进行创作,如果设定诗歌为3段,每段3行,韵脚为 a,一按“开始创作”,立刻作出一首诗来——“伏特加,请雾化吧!悬崖,请磁化吧!我们都是哗哗啦啦的筹码,我们要挣扎!”  

刘慈欣是写科幻的,所以他的软件作诗多少还有点科幻的味道。其实,类似这样的“写诗软件”,网络上已有多款,虽然操作一样简单,但写出来的诗却风格各异,有的是朦胧诗味道,有的是小清新味道,甚至还能写政治抒情诗。近来一段时间,各类文学创作软件不断涌现,基于人类最高智慧而产生的文学,俨然已经进入了“电脑制造”的时代,而其背后则折射出当今文学创作同质化、技术化问题日趋严重。  

诗歌和技术是对立的两面,应该尊重诗歌艺术本身的艺术和思想的特点,不能把诗歌语言当作是一种能够被操纵、被控制的技术工具。不可否认,这个“写诗软件”,就是这样的一个诗歌思想、诗歌语言和艺术表现形式被操纵、被控制的技术工具。  当今社会已处于一个技术的世界。而“写诗软件”的出现,正表明了技术无处不在的现实,不仅我们的生活受到这种技术的影响和作用,作为精神现象的文学艺术,也受到了它的制约和对抗。  

无疑,“写诗软件”的流行,似乎是“创造”了一种新的诗歌写作手法和形式技巧,提出了一种诗歌技术的概念,改变了我们过去那些关于诗歌写作的艺术思想和理念,这需要我们对传统的诗歌艺术创作思想和手法,做出重新的判断和审视。这种科技对诗歌创作艺术的冲击和挑战,也许是我们发展当代中国诗歌艺术的一种契机。但是,技术化的诗歌写作,与诗歌艺术的美学本质原则毕竟是不同的。  “写诗软件”这种技术化写作,实际上是创作主体的技术活动代替了审美活动,技术思想取代了审美思想,技术意识超越了生命意识,它遵循的是一套技术的美学,创作主体是按照一种技术思想的程序去思考诗歌作品的生产和创作的,它把技术性的思维扩展和延伸到诗歌艺术的写作中,诗歌所诉求的思想、描写的意象、展开的意境联想、语言的使用和形式段落的安排,都被纳入了一套技术化的程序之中。

最终,这种技术诗歌,使诗歌艺术的本质变得衰败,使诗歌写作成为了一种功能,一种娱乐对象,一种工具,一种技术……这种纯粹技术化的诗歌写作,是根本无法给我们带来诸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这样闪烁着人类高贵华美思想意境的诗歌艺术的。“写诗软件”这种技术,最终只能抑制诗歌艺术的发展,并使之贫乏起来,甚至因此使诗歌艺术陷入没顶之灾。  

如果说宗教对人类心灵起着一种净化的作用,使人对宇宙、对人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和美感,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生物表示体贴和怜悯,那么,诗歌已经代替了宗教的作用。诗歌艺术是为着一种已经完成的社会的华丽的仪式和庄严的仪仗而创作的,诗歌体现着人类高贵、光荣的观念……总之,诗歌艺术的本质,集合了人类所有人性品质的精粹和精华,是精神性的,灵魂性的,心灵性的。诗歌艺术的这一切特质,与科技无关,与技术无关,与物质无关……  “写诗软件”是热衷于将文学充分地技术化,这是为了大规模地炮制出一些“文学通人”。如果认为使用了“写诗软件”,很快就能摇身一变成为诗人,就能掌握诗歌艺术创作的“三昧”,则近似痴人说梦,自欺欺人。显然,文学的技术部分对于文学不是最重要的。  

“写诗软件”,代表着一种技术文化的力量,这种技术对诗歌的抑制、挤压,很可能会使我们的创造力和精神活动降低为技术的层次。诗歌艺术所依据的人的创造个性和精神的原动力,正面临着被这种技术文化摧毁的危险。我们有许多自我失落和失落对象的途径,这种技术化下的诗歌的逐渐变质,可能正是这样的结果。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写诗 技术意识 写诗软件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