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于秀:用情感观察历史用小说技巧驾驭报告文学

2013年03月28日 09:3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徐鹏远

老兵题材还会做下去可能会被搬上大银幕

凤凰网文化:您的这15个故事的老兵大都是来自山东,我不知道您下一步还有没有打算把这个范围更扩大一点?去探寻更多的,其他地方的老兵,还有没有打算继续把老兵这个故事写下去?

于秀:我有这方面的打算,我是想要再探访更多的老兵,呈现他们的故事,但是现在有两个难度,一个是战争已经结束60几年了,很多老兵,即便他们活着也是80、90岁的高龄了,所以说寻找他们很难。还有一个难度呢,就是现在整个时代的发展,大家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人并不是特别多,除非想要有研究的人可能会去寻找这样的题材来看。但是我是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肯定不会放弃这个能够再度挖掘他们经历的可能性,而且一直有电影导演对这个非常非常感兴趣,就这本书,非常感兴趣,他们想要把它搬上大荧幕。所以我想这个老兵的故事,虽然我记录了这么多,但是还有更多更好的更精彩的,更让人难以忘怀的可能还没有被发掘出来了。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能还会再去做。

凤凰网文化:您刚才提到了改编成电影,不知道现在进行到哪一步了,方便透露吗?

于秀:剧本已经做了几次。

凤凰网文化:是您自己来亲自编剧吗?

于秀:不是。导演一直在找人,这个导演对这个题材特别执着,他一直在找编剧搞这个剧本。但是他前面找了两个国内的编剧,做出来的不满意,后来找了台湾的一个编剧,也是一个导演,这个剧本已经拿了三稿了,我也看过了,不太满意。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台湾人的视角跟大陆人的视角不一样,他看待这段历史,他经历这段历史的感受也不一样,像这个编剧,他也是老兵后代,他爸爸也是台湾老兵,但他是将领,黄埔军校的,他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家国情怀,因为他是出生在台湾的。老兵这个题材如果不谈家国情怀,那我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教育意义和它的实际价值,因为本身它的内涵其实我们谈的就是对家园的爱、对国家的爱、对根的追寻。如果缺了这个东西,我觉得基本上就没什么价值。

凤凰网文化:那您会考虑自己操刀剧本吗?

于秀:第一,我没弄过电影剧本,第二,我非常忙,我写作的任务非常重,所以我真的没有时间来弄这个东西。但是我想我有可能的话我也会弄,这个导演找我几次说建议我自己来改,因为他非常认真,我就有点担心,我不想让人家失望,我怕我弄不好,让他失望。第二,我的确是没有时间来专心的弄这个东西。

凤凰网文化:电影呈现的叙事方式肯定跟书是不一样的,我不知道您期待的,最后如果能出来电影,您是更希望它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故事,还是说一个群像。

于秀:我想可能不会是一个人的经历,因为毕竟老兵是一个群体,他肯定会从中拿几个人,我想3、5个人的经历,或者以1、2个人的经历为主线,然后用其他的经历作为烘

托来呈现。其实我感觉就是,他会是一个群像的展示,但是是一个由主要人物生活的线索来展开的,我想应该是这种感觉。

凤凰网文化:那就让我们期待在您这本书过后看到这么一部电影,谢谢您。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于秀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