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于秀:用情感观察历史用小说技巧驾驭报告文学

2013年03月28日 09:3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徐鹏远

家乡是一个灵魂的问题

凤凰网文化:您书中写了15个案例,这15个案例无一例外,所有人都强烈地想回家,我不知道是不是您在后期写这本书当中对您所有的采访对象进行过挑选?

于秀:对,是。

凤凰网文化:其中是不是也有很多没有想回来的这种例子?

于秀:我觉得落叶归根好像就是人的一种本能,不用老兵,就说像现在的人,如果你客死他乡的话,可能最后的愿望一定是要回到家乡,家乡本身它是一个灵魂的问题,你的灵魂来自于你家乡的水土,所以当你的灵魂逝去的时候,你也很希望你的灵魂跟你家乡的水土融合在一起,把你的灵魂再融入你的家乡,这是一种根的文化。我说的是普通人,更何况这些老兵。去台湾并不是他们请愿去的,他们是被战争裹胁的,他们本身是农民或者小学老师,或者是普通的伙计,他们本来在大陆有各自的工作、岗位,有各自的家庭、儿女,他本来就是这个土地上的人,他是在战争的风暴中被裹胁走的,到了那么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去落地生根发芽。但是他这个根是不结实的,所以说他年龄越大越思乡,毕竟他不是那土生土长的,他对这方土地没有那种家园的感觉,虽然他可能在那做得很好,成了大老板或者政府要员或者部队里的将军,他到了晚年的时候,依然想他在大陆的家,因为对他来说这才是他最后的根。

所以这种感觉我想没有他们这种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得到,所以落叶归根对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愿望,而是一种需求,他需要最后有这样一个结局,所以很多人在台湾已经很多年了,有家有儿女,有自己的事业,但最后如果有机会给他,他还是愿意回到大陆来,因为他觉得这才是他真正的家,而对台湾他只是一个暂时的地方。所以落叶归根的愿望对他们来说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这不仅是他的本能,也是他精神上的一种安慰。

我觉得这个跟中国人强烈的乡土观念有关,咱们中国人就是这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人对乡土的这种观念是特别特别强,不管你在外边怎样荣华富贵,他最后想到的还要回到家乡的土地上,这样才觉得他的人生是圆满的完美的,哪怕他前半辈子如何漂泊如何凄凉,但是最后他能在他家乡的土地上找到一片归宿,他也觉得这是他人生的一种非常

完美的结局。

凤凰网文化:我注意到刚才您在回答当中,一再地提到了一个特别关键的词--“裹胁”。其实这几年关于个人的一种历史叙述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包括比如像口述史、个人性的回忆录,也包括类似您这种访谈的的作品在内,其实表现了现在的一种历史研究的趋向是越来越关注微观历史、个体记忆,而不是以前的那种单纯的宏观历史叙述。但是其实无论到什么时候,历史的大变革总是把个人裹胁在里面,个人似乎永远摆脱不了被牺牲的宿命,我不知道这类的作品越多的呈现这种个体在大历史当中的苦难和悲剧,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有可能会对阅读者造成一种更强烈的绝望感,或者说一种在历史面前的无力感?

于秀:我觉得我这个作品想要呈现的一定不是想要给个体一种绝望感或者一种无力感,我觉得如果这样去看的话,本身这个人可能就是比较消极的,就是同样一个事情它有两面,有积极的一面有消极的一面,任何一个事情都会有两面性,你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它一定是积极的,你用消极的心态可能它就是悲观的,所以本身每个人他都有选择,我们不可能勉强每个人都用一种方式、一种眼光去看待一件事情。

我当初写这本书时就有两个愿望。第一,重现这种个人的历史。我一直有这种感觉,历史是由人组成的,而且历史是由人的人生和人的命运去构成的,如果没有人、如果没有人的命运在里边就不叫历史,这是我的一个很大的愿望,所以说你写历史,其实你不需要去写多么宏观的历史风云变化,你写个人的命运在历史中的变幻,其实就是在投射了整个时代,整个历史给你带来的这种影响、带来的这种变化,所以我通过人来表现历史的大格局的变化,这是我的一个选择。再一个,我当时为什么要写老兵这个,我就是希望和平,因为有一段时间台海形势比较紧张,就是李登辉要当选总统的时候,他是台独,然后他在台湾就掀起了一股台独势力,那么他的台独其实给中国大陆这边带来很大的冲击。我当时认识了一帮军界的朋友,他们有的级别很高,有将军一类的,我在跟他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就发现有的人有这种战争的倾向,有不少的人表示如果台湾要独立,那免不了一战,我当时有看到过这种状况,所以我心里就在想,如果再有战争,那么两岸之间又是这样一次战火的洗礼,那么受伤害的又是老百姓,最终被裹胁到这种命运里面的又是普通的人民。所以我特别希望通过这种普通人的遭遇来折射一个这样的事实,也就是战争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伤痛,不是几个人就能弥补的,不是很少的事情就能弥补,他是个非常大的代价,甚至有的人一生都无法弥补,就像老兵这样的人。我一直想说他们一生的时间都在这种磨难中度过了,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儿女都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人生代价,但是谁来偿还他们?没有人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也没有人要为他们付出的代价去做赔偿,最后承担的只有他们自己的人生。所以说我们还要再有战争吗?如果再有战争的话受伤害的还是老百姓。

我觉得明智的人看过这本书都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叹,那就是战争真的是非常残酷的,我们能尽量的有和平,就要维持和平的这种状况,不要轻易的就说出“战争”这两个字来,尤其是同根同族之间不能再有这样相互的误杀了,我觉得这是对生命的最起码的尊重和重视,不能再去践踏生命。所以因为台湾问题很敏感,我要写这本书之前,我的一些圈里的朋友说这个选题说你不要碰,这是高压线,也许出力不讨好。我思考了很长时间要不要写这个,最后我下决心做,我就是自己得出了一个结论,我有一个底线,有一个原则,我不谈国家、不谈政府、也不谈政党,我的书跟政治无关,我谈的是人的命运、人的经历、人的一生,我就谈情感,只要懂情感的人都能看懂这本书这就足够了。但是真正有理性思考的人会从这么多人的一生的遭遇,从这么多人的悲欢离合当中看出一个端倪来,那就是是什么让他们陷入这样的不堪的命运,当然是战争。

当然有时候的战争是国与国之间的,这又牵扯了很多东西,比方说尊严、比方说国家的疆土,它是性质不同的,但是台海两岸是同根同族,等于是一个民族之间的杀戮,这种战争真的是对老百姓最大最大的伤害。比方说我们中日之战如果不可避免,那是我们为尊严而战,但是如果说是同根同族之间,我们跟台湾又发生战争的话,那就是我觉得仅仅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让老百姓付出代价,那是非常非常不道德的。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于秀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