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于秀:用情感观察历史用小说技巧驾驭报告文学

2013年03月28日 09:31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徐鹏远

用小说的方式驾驭报告文学作家是职业的思考者

凤凰网文化:下面一个问题可能算是一个小小的质疑。您看您的这本书是由一个苦难接着一个苦难这么一路走下来的,那我不知道您看过没有,杨显惠先生的《夹边沟纪事》和《定西孤儿院纪事》也是选择一个一个小故事,然后一个苦难接着一个苦难这么一路呈现下来,潘采夫写过一篇《定西孤儿院纪事》的书评,当然他肯定了这种忠实的记录,包括对于那段历史的一个关注和重视,但是他也提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他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开篇的深度震撼之后,边际效应开始递减,持续的震撼,持续的刺痛,到最后就变成了一种无边无际的麻木”。我不知道您会不会担心您的这本书也会存在这么样一种效果?

于秀:我觉得我从来不担心,为什么呢,你可以发现我的报告文学的特点,因为我原来是写长篇小说的,我一直在研究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报告文学像小说一样的好看、吸引人。因为小说它是有设计的,它是通过虚构的嘛,那么你虚构的时候,你在设计它的戏剧性,设计它的冲突,而且是一个冲突接一个冲突的,所以它很容易呈现,可以说你想让人物怎么样,人物就怎么样的,这个角色就像木偶一样,你牵线于是你,你可以一举一动都把你的角色设计的像你想象的那样,让人觉得好看。但是报告文学难在本身它就是事实,你在呈现的,你落笔下来的都是事实,否则它不能成为报告文学。那么事实它有一个很强烈的特征,就是有点平铺直叙,事实的本来面貌就是这样的,怎么来的怎么去的,它没有那么多的戏剧冲突在里边。但是你想想人生是一样的,小说也来源于人生,小说也来源于生活,那么为什么报告文学不能像小说一样好看呢?要靠作者的功底,就是说你如果只是大面上去展现这个事情的话,那的确像你说的,一开始挺震撼,慢慢阅读阅读,其实就这么回事,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更觉得享受,因为它是事实,事实就像一杯白开水,如果它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它就不是事实了。但是小说就像一杯茶,里边可以放很多很多的东西。

所以我尝试用驾驭小说的功底来驾驭报告文学,重要的是挖掘契机的能力和观察力,还有你把这个细节采集过来,用的巧妙程度。所以我在我这个报告文学里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听到一个读者反映这本书不好看没意思,感人是另一方面,但是好读,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这也是它的特点,吸引人。如果你仔细读了你就会发现,它里边有很多很多的细节,而且这些细节基本上是具备细节冲突的。比方那个讲刘先生的故事,他到了台湾,取妻生子,有了一个台湾太太,那么,他到带着台湾太太回家探亲的第一个晚上,这个刘先生的大陆太太非常轻描淡写给我说的这么一个小的细节,我当时就感觉太有冲突感了,什么细节呢,回来的第一晚上,大家寒喧过后,吃完饭以后,大陆太太就收拾收拾东西要走了,刘先生问她要去哪,她说去儿子家,我把我的床留给你们,你和你的台湾太太睡,刘先生就很惊讶,觉得好像第一个晚上应该在一起说说话,他的大陆太太说你们俩才是真正的夫妻,我见到你就可以了。在这个时候他的台湾太太就跟他说了,你们今天晚上在一起好好说说话,我已经在外面订好宾馆了,我到宾馆去住。刘先生很为难,他选择了沉默,自己上院子里溜弯去了,等他回来时,进屋一看,一张空床,两个太太都不在,床上只有月光,他觉得非常非常的孤单和无奈,他应该怨谁呢,他谁都没办法怨,他只能怨命运。这是一个非常有冲突的细节。

其实这些细节,在叙述时很平淡就过去了,但是我当时一听就觉得太棒了,编都编不出来这样的细节,所以当你把这些细节挖掘出来,呈现到书里面,用语言把它再现出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有一种非常强烈的震撼的感觉,你觉得这种人生经历、这种遭遇真的是太难得了,一个人一生都遇不上几次,但是对于这些老兵,每个人都有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你说他的故事读起来还能平淡无奇吗?

凤凰网文化:除了故事本身的一些色彩,您刚才说的,用一种写小说的方式去驾驭一种纪实文学的题材,实际上这就涉及到一种写作的技巧。我看到网上有一种说法,说您的这本书出来之后,是在国内首创了一种叫作口述实录写作文体。

于秀:对。

凤凰网文化:我不知道您认不认同这种说法。

于秀:这是我自己说的。我第一部口述实录作品是1998年,我写的《遭遇下岗》,1998年4月份的写的,当时那是国内第一部利用口述实录文体出版的书籍。我为什么喜欢口述实录这个文体,是因为本身我这个人的文笔非常朴实,包括我写小说,我的文笔没有那么绚丽的色彩,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在叙述生活的时候,我不加很多很多的修饰语言,我是很口语化的,这是我的风格,我觉得像我们聊天。我一直在想,书籍为什么会走进人的生命,为什么会让人愿意选择读书,你可以看电视看电影,包括现在可以上网,为什么你还愿意选择读书,如果这个书的距离跟你拉得太远,你看这个书的时候,你感觉不到跟书中的人物心贴心面对面的感觉,可能你就对书的感情不会这么深,读书需要心情,需要情绪,你怎样让你的书能够让读者感觉,感觉好像在跟作者、主人公交流。我的口述实录有这个特点,我不是在叙述事,而是我在跟人交流,让人来说事,我想利用这种方式写出来的书就会有一种亲切感。第二打破的是角色感,我是读者,你是主人公,好像我们俩就是好朋友,我不是今天才见,我们早就认识,你说你的经历,我谈我的感受,这样一种直接的沟通,这可以节省很多读者去研究钻研这个事的一个时间,所以我特别喜欢口述实录这种方式。

我觉得这就是我写这本书,采取这种口述实录文体的一个初衷,而且我想这个文体特别适合呈现一种再现的东西,已经过去的东西用这种口述实录的方式展现出来,特别的有魅力,特别让人喜欢去品味。

凤凰网文化:我看您文字当中,还有一点特别有意思,就是在大段的以“我”这个第一人称的叙述的中间,穿插着您作为一个作者,作为一个访谈者介入的一些表达。我们通常看一本书,可能开篇之前的题记和最后的后记,都是非常常见的,可是我们很少见到在叙述当中不断的插进去。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这么处理,是真的写到这个时候没办法抑制住自己的感情了,还是说有其他的一些表达上或者说技巧上的考虑?

于秀:这有两个考虑,第一个从技巧上考虑,因为我前面写过两本口述实录的东西,也反响不错,但是我自己阅读的时候,我就产生一种感觉,有时候故事的篇幅太长,容易让人产生阅读的疲劳感,而且我前面两本都是这样,我以一个故事阐述明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会在最后有一段感想,作者感想或者怎么怎么样,有一段这样的评价,对这个故事的评价,对主人公的一种评价。后来我就发现,如果中间把它打断一点,因为口述的过程当中肯定会停顿,在他停顿的过程,你掺入一点作者的东西在里边,其实我觉得叫此时、此情、此景,此时--作者的感想,因为你听主人公谈了这么多,你肯定会有一点点的感想,此情--你在这个时候,你听了他的经历,他的遭遇,你的情感的一种跟他的共鸣,你也产生的一种情感的碰撞,在这个时候表达一下,可能更有利于读者的阅读,对读者的情感有一种引导。再一个此景--我在里面写了很多景,比方说我采访一个老兵的时候,当他停顿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海边的安静,这种平静衬托了我们屋里边所说的战争的残酷,那种硝烟味是我们今天这种安宁的生活形成反差对比的一种画面,也就是说,我们坐在今天的屋子里回忆过去,被过去说深深的打动,是因为前边战争的一种残酷。反过来读者会想,如果再有战争,我们就失去了这种安宁,战争和安宁哪一个更珍贵一些呢?我们应该会为哪一个付出更多一些呢?所以读者会有他的评价,会有他的结论,这是一种启发式的东西。

凤凰网文化:作为一种采访式的、调查式的写作内容,您这本书基本上可以算是纯文字的,里边没有任何一幅照片插图,我不知道是因为当时您采访过程当中没有留下影像,还是说您选择在出版成书的时候,故意不加入这些影像,单纯靠文字来呈现?

于秀:这个问题是这样,因为我这个书原来是有照片的,有我跟老兵的合影,也有老兵自己单独的照的相,因为我做新闻有一个特点,就是我每到一个地方,我一定会留下影像资料。

凤凰网文化:对,这是很正常的。

于秀:但是后来,这个责任编辑是出于他的考虑。

凤凰网文化:那如果从您本意的角度上,您是不是更愿意放一些老兵照片?

于秀:对,我当时都买了版权,但是这个书出版的时候,责任编辑没有放,我想他有他的想法。

凤凰网文化:您作为一个专业的、职业的写作人,之前也写过小说,同时也一直在从事报告文学、纪实文学这么一种写作,那您是更喜欢操作那些虚构性的文字,还是说更喜欢、擅长于这些纪实性的文字?

于秀:是这样,因为我本来就是非常喜欢文学,喜欢创作,我也写过三本长篇小说,而且都反响不错。我后来为什么改写报告文学呢,我就觉得小说它是虚构的,它有时候缺少真实的力量,我比较喜欢真实的东西,还是跟责任感有关吧。我觉得虚构的小说,它不太能够带给人更多的人生帮助,作家这个职业,本身他具备一个,就是对你的生活,甚至对大众生活进行干预的这样一个力量,因为作家有时候他有一些思考,就像我跟很多朋友聊天,他们有的是剪头发,有的是设计服装的,他们就问我说你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专业的人生思考者,我说我经常发呆想问题,这是我的职业,我的职业就是思考人生。还有的时候,我很多朋友问我,这些道理你怎么知道,你怎么会觉想得很明白很透彻,我说是因为我就是职业思考者,所以你们没有时间考虑人生的时候我在考虑人生。我觉得作家就是人生职业的思考者。所以说,我觉得报告文学给人的这种启发,会比虚构的东西更来的真实,更来的有力量,更能给别人一些更加具体的帮助。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于秀
打印转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