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张大春:李白并不是一个士人 而是一个商人


来源:外滩画报

人参与 评论

诗人身份与社会现实的撞击,士人与商人、皇权的角力周旋,可谓是久远以来的难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李白并不是一个士人,而是一个商人。

诗人身份与社会现实的撞击,士人与商人、皇权的角力周旋,可谓是久远以来的难题。

在写《大唐李白》的这段时期内,张大春找了许多资料。即使是外出,随身携带的书籍也大都与唐代寺院经济、音乐、地理等相关。他的书房,仿佛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图书馆。

张大春说,他的工作大部分都在家中的书房里完成,包括读书、研究与创作。

但三不五时,读者仍然可以在各种文化场所看到他的身影。他最近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北京与阎连科、蒋方舟对谈新书《大唐李白》,对谈的题目是:“盛世之下,诗人何为?”

这个题目,看似取自香港诗人廖伟棠对《大唐李白》的一篇书评。诗人评诗人,到底有着深切的代入之感,肩负时代重任。张大春本人也写诗,然而他理解的李白,不仅仅只是流于文学层面的大唐文艺青年。张大春说,写李白的故事,是透过他的诗人身份作用于“古体诗”这个文体后,“古体诗”所形成的重大变化对中国文学史书写的影响。“李白以后,可以说,没有诗人不受到李白的影响。”

诗人身份与社会现实的撞击,士人与商人、皇权的角力周旋,可谓是久远以来的难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李白并不是一个士人,而是一个商人。张大春说:“可是有趣的是,当李白有兴趣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让自己变成一个假的读书人或假的士人、假的诗人,久了,他就会写诗。后来没想到变成了他的生产工具。”

在写《大唐李白》的这段时期内,张大春找了许多资料。即使是外出,随身携带的书籍也大都与唐代寺院经济、音乐、地理等相关。这也难怪,他的书房,仿佛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图书馆。在文坛,张大春素来都有博闻强记之名。他虽然说自己不藏书,但确切地说,是指他已经藏好了自己想要的书。

书斋主人,对自己藏书的来历、书的身世和对书的情感如数家珍并不稀奇。但作为小说家的张大春,显然还有着更别致的一重乐趣,便是从静止的史书中,虚构、推理出一个活泼的李白来。因而,当看到他身处于自家书房,总令人不免产生奇异的联想。那个被张大春称为“失足青年”、“小太保”的李白,就是从眼前的案头、书卷、笔端下诞生的。

张大春的工作大部分都在家中的书房里完成,包括读书、研究与创作。

于是《大唐李白》,多少又充满了世情的趣味与悬念。包括他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又怎么让钱生钱,他为什么开酒楼,和妓女的关系怎样;他的岳父有没有背景,他的妻子有没有结过婚、长得好不好看;他最好的朋友是谁,第一批粉丝是谁,又通过谁受到了大打击……如此种种,张大春从案头枯燥的书卷中找寻端倪、线头,努力拼凑,或与其说是拼凑,不如说是推理出一个与文学史上刻板定义截然不同的李白。

B=《外滩画报》 Z=张大春

B:写《大唐李白》,听说你买了4 万多块钱台币的书。

Z:这个数字也不是很准确。我记得我跑了五六次,每一次都花了将近一万块钱。从音乐、地理、交通、习俗,方方面面,能找到的,我几乎全搜刮一空。

B:好像音乐、经济在这本书中占的分量很重。

Z:应该是说我们也没办法在书里面描述乐曲,只好用文字来想办法把音乐的特性描述出来。有一些描述音乐的术语,在当时没有,所以还得还原到唐代,可以说把后世之名、后见之名却要用当时的文字描述出来。所以材料,或者说那些书,比方说寺院经济,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在第一册里面有很大的篇幅都是在描述寺院经济。

B:写的时候,你比较信任哪些材料?

Z:很难说是哪一种材料,因为哪一种材料里都有不可信的。史书材料啊,笔记材料、研究材料,都有盲点。我举个例子,你记不记得李白有一首诗叫《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我让它放在妓院里。原文你知道了,那么看:

“七娘子好做耍子,便来一曲《伊州曲》乱词如何?”他说好啊,那么唱:

“日照香炉生紫烟,日照香炉,遥看遥看。遥看瀑布,紫烟生处。遥看一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三千尺,一挂前川。

遥看瀑布,紫烟生处。生处。疑是银河,九天银河,银河谁渡。飞流直下,前川一挂,银河谁渡,日照香炉瀑布。看瀑布,三千尺,紫烟生处。直下前川,日照紫烟。疑是银河,直落九天。银河九天落,烟紫共谁渡。”

原诗就二十八个字,整整齐齐。改编以后,这就是词。我从宋词的形式回过头来找,如果是李白,会怎么唱它。

张大春回答问题时所做的标注。

B:这有很强的音乐性。

Z:当然有,这个是词。你把宋词回到唐朝,原来28 个字的诗,唱出来是118 个字,只增加了“生处”、“一”、和“共谁渡”这6 个字。等于34 个字,唱成118 个字。我们现在也有副歌啊,你唱流行歌也有副歌。只有这样解释,你说他《阳关曲》,“西出阳关无故人”,28 个字怎么唱,它一定是“渭城朝雨,朝雨……”后来就变成词牌了。

人家说这不是小说,可这全部都是编的。人家说这不是历史,谁写历史啊。可是我这个里面拥有的材料,按诸历史,你找不到痕迹,找不到错误。

B:除了和小说有关的素材,你最近在看什么书呢?

Z:都是这方面的书。还看了唐诺的《尽头》,没看完。看了台湾有一个小说家叫陈雨航,他有一部小说叫《小镇生活指南》,非常好。还有吴明益的《浮光》。零零散散。还有一本我朋友杨照的《左传导读》。

B:你在出差或路上会看什么书?

Z:我都带的。比如写李白的时候,大量带的都是这些。

B:现在写到哪里了?

Z:现在写到快要结婚了。他碰到了崔宗之,碰到了范宣,碰到了他生平第一批死忠粉丝,忽然出现,这些人最早把他的名声扩大到两湖地区。再之前已经碰到了司马承祯、元丹丘,也遇见了贺知章的生魂。他还没死,灵魂出窍,见过一面,还认识了龙王,还有他最好的朋友吴指南死了。

B:你觉得对他来说一生中最沉痛的部分在哪里?

Z:被皇帝轰走。天宝三年,贺知章退休,年纪太大了,要回乡当道士。皇帝不能留他,皇帝一把他放走,朝中无人,李白就受了一些委屈。有人认为是高力士和杨玉环,我认为真正给他委屈的应该是宰相张悦的儿子张垍。大概他把李白的诗拿给皇帝看,李白的诗里说,我想要回到山林里去了,我有归心了,没办法实现理想。皇帝一看赶快把他送走。

B:好像《大唐李白》里有些句子和《一代宗师》还有重叠。比如“一约既定,万山无阻”,是同时写的吗?

Z:不是同时,《一代宗师》比较早。有一些人倒是找到《城邦暴力团》里的一些东西,可能我脑子里面调度不过来了,就直接用了。

B:同时开工那么多工作,都是在书房里完成的吗?

Z:对。去年我同时在做的事,一个是这个,一个是《蜕变》,吴兴国的剧本,独角戏,120 分钟的,《当岳母刺字时…媳妇是不赞成的!》是靠讲,讲了几个月,就演出来了,戏里有一些对白是婆媳对对子,对了一个晚上,那个是我自己写的,把古典诗词调度一下彼此做对子。《水浒第三》、《荡寇志》,也是去年做的,还有一半的周华健的歌词。前年到去年,我还做了一档47 集的电视剧《小栈》,是我监制的。

B:你有那么长时间都在书房里吗?

Z:我见你一面后就在书房里了。

B:现在还会去书店买书吗?

Z:不会,很久没有去了。因为自己的书看不完。

B:对书房有要求吗?

Z:没有,只要有光线。阳光、空气、水。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张大春 李白 生魂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