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大象公会:钱钟书输给了工业党


来源:大象公会

人参与 评论

(作者 潘游)“破镜重圆”是个进入中国成语千余年的典故,而钱钟书或许是质疑它的第一人。钱钟书先生摔镜的结论固然对解析“破镜重圆”典故并无实际价值,但它至少还算一桩文坛佳话。

(作者 潘游)“破镜重圆”是个进入中国成语千余年的典故,而钱钟书或许是质疑它的第一人。

钱钟书曾读到宋书《太平广记》中《杨素》记载的破镜重圆故事,由于家中“旧藏古镜十数枚”,突发好奇心,看看古代铜镜能否轻易打破。因为“所见汉、唐镜皆铜铸”,又有把玩古镜的实际体验,钱钟书认为铜镜绝非隋代笑话集《启颜录》中“堕地分二片”的“壁上镜”那般脆弱。

怀疑古人描述真实性的钱钟书,遂取出自己收藏的古镜“一一掷诸地”。结果,十数枚镜子“了无损裂”。体验到颠覆快感的钱钟书,将自己的实验过程和读书笔记写入卷帙浩繁的《管锥编》中。为表示谦逊和审慎之意,钱钟书特地补充道:“疑冰莫涣,当见博古或博物者而叩之”。

“摔镜”体现了钱钟书先生的实证精神。只是,中国古代的铜镜是否如钱钟书先生所言,是很难被打碎的呢?这个问题认真解答起来,远不能用是否可以被摔碎这么简单。

中华书局1978年版《管锥编》(全五卷)

 

中华书局1978年版《管锥编》(全五卷)

 

铜镜的配方问题

铜镜其实是青铜镜,至少迟自春秋起,古代中国工匠都会在铸镜时配以锡等其他金属。他们很早就掌握了铸造青铜器物时,不同金属配比物理性能有别的规律,根据器物的用途选择不同的金属配比。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第一部手工业工艺技术典籍《考工记 六齐》有云:“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里反复提到的“金”,就是今天所说的铜。而这里的齐通剂,是剂量、配比的意思,而“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说的便是铜镜的合金配比。

不过,现代的考古学家和金相分析专业人员对“金锡半”有着多种不同的语义理解,但无论是哪种配比,铜镜都不可能是按“金锡半”这个说法铸造出来的,因为它会脆到缺乏实用价值。因此学界普遍认为,“六齐”只是一种写意的描述,在古代并不用于指导生产活动。

实际上,从战国起至唐代,铜镜所用合金中的含锡量一直稳定在18-26%之间。不仅是因为该比例下铜与锡“合两柔而为刚”,强度硬度都较高;同时铸出的合金镜子,经研磨后镜面颜色洁白,也易于映照成像。

在铜矿贫瘠的中国,青铜镜很长时间是有闲阶级可以显示身份的珍藏,实用功能之外,不厌精雕细琢。到了宋朝以后,湿法冶铜技术开始大规模运用,铜的供应增加,普通百姓购置铜镜变得不再特别困难。同时,精美瓷器的崛起,使有闲阶层可收藏及把玩的小型物件有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的青铜镜不再受到特别垂青。

精美的唐代铜镜

 

精美的唐代铜镜

 

由于铜镜摆脱了审美、斗富上的额外功能,人们更注重其经济耐用方面的表现,所以宋代及之后的铜镜生产者,将配方改为低锡合金。锡含量大多维持在5%-7%的水平上。曾著有《岩窟藏镜》、并奠定了古镜研究的民国文人梁上椿先生认为:“镜质成分,宋以降含锡量减少而铅分增多,完全为易于铸造。”

低锡合金会析出Cu31Sn8为基础的固溶体,质硬且脆,其色青灰。不但强度降低,由于改变配比后在铸造时体积收缩稍大,曾经精美绝伦的镜背花纹也大大简化。不过,强度和成像问题,能够用镜面镀锡、表面热处理等被命名为“开镜”的工序挽救。

“开镜”后的镜面

 

“开镜”后的镜面

 

那些易碎的铜镜

无论是高锡还是低锡铜镜,使用一段时间后,闪亮的镜面不免氧化而黯然失色,此时就需要重新磨亮。磨镜在古时是个专门的行业,甚至在清末民初,与外交通不便、未能引入玻璃镜的一些地方,还可看到磨镜人挑着行头走街串巷。在古代制镜业的巅峰时期,铜镜颇为轻薄,唐代铜镜甚至有仅厚0.5毫米者。而这样的铜镜磨得多了,自然越来越薄,薄镜坠地碎裂并非不可能。

一枚在湖北鄂城出土的铜镜,就被发现有碎裂之后重新修补的迹象,而它最厚处达到4毫米;2007年,CCTV《艺术品投资》栏目在民间寻宝活动中评选“十大宝物”。一面留存在民间藏家手中的战国青铜镜,可能保养不当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导致有些氧化。展示环节中意外坠落在地,这面据称曾被陈逸飞出价100万美元的铜镜当场四分五裂。

碎裂的青铜镜

 

破裂的青铜镜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青铜镜质量低劣倒退的特殊时代。——隋代笑话集《启颜录》中的堕地而碎和“破镜重圆”的典故,都发生在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的铜镜与前代相比铸工低劣,形制上异常小而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钱钟书 工业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新闻客户端 全球华人第一移动资讯平台

2014年1月1日,4.2.0全新版本即将上线,敬请期待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