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迷恋青春的宗教-无为篇:论道武当

2013年07月15日 11:44
来源:凤凰卫视

《论道武当》(下集) (播出时间:)

杨:像《明实录》里边讲,它就说,它是朱棣誓师祭纛,因为祭那个打仗的战旗,他演讲,宣讲完了以后,突然有天气之变,《明实录》里边就讲,“阴云四合,人咫尺不相见。”我和王老师这么近的地方,就看不见对方,这种阴云四合了以后,然后突然天上一束光下来,照在朱棣站的位置,朱棣这个时候,就在阴云四合的这个期间,

主持人:换装了。

杨:把帽子摘掉了,披发,跣足,手持宝剑,盔甲的这个样子(真武神)显示出来,然后士兵在这个时候呢欢声雷动,那么士兵显然是被这种神话所左右,在后来的这个打仗的过程当中,因为朱棣和建文帝的战争差不多进行了三年半的时间,打了七十多仗大小,所谓“人间大小七十战,一胜源于龟神公。”都是讲是玄天上帝保佑的,比如说北京附近有个白沟河,白沟河之战的时候是冬天,朱棣的骑兵一万多人,当时建文帝的骑兵两三万人追他,这个眼看就要追上了,被包围,但是他们经过白沟河,前边一万多兵马渡过白沟河没什么事情,后边的兵马,建文帝的追兵渡过白沟河的时候,突然冰陷,掉到水中,然后朱棣的军队回头杀过来,马上这些士兵,后来都被杀掉,那这个事情后来也被写进历史,说是有神佑的结果。

 

解说9:朱棣在登上皇位后,大修武当,武当山从此被当作“皇室家庙”,而真武大帝也成了明朝的“护国家神”,明代社会上至天子,下及庶人,莫不顶礼膜拜。武当山作为全国道教活动的中心,前后兴盛两百多年。其实,早在明代以前,武当山与帝王之间,就一直保持着某种微妙的关联。这些帝王们关注道教、祭拜武当的目的,并不在于领悟如何清静无为,敬天爱民,而是寄望道教真神保佑他们长生不老,江山永固。

《论道武当》(下集) (播出时间:)

杨:北宋宋真宗时期,他就模仿唐朝,唐朝是把老子奉为宗祖嘛,老子李耳,主持人:姓李嘛

杨:姓李,然后宋真宗的时候,就天书降临,然后就有了一个赵玄郎为宋朝宗祖的说法,那么这个说法呢,既然赵玄郎是宋朝的宗祖,后来被称为“保生大帝”,那你其他的人、其他的神都要避讳,不能再用这个“玄”字,所以这个玄武神被称为“真武”,宋真宗给真武神的封号是我们现在看的,应该是正史上比较肯定的第一个封号,叫“真武灵应真君”,加了“灵应”两个字。

解说10:一百年之后,宋真宗的重孙徽宗即位。宋徽宗酷爱书画,虔信道教,他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即位第二年,宋徽宗就给武当山真武“灵应真君”的封号前又加上了“佑圣”二字,希望真武神保佑自己平安无忧。宋徽宗被公认为不是一位好皇帝,但他绝对是位出色的书画家。他的艺术作品中呈现的意境,恰恰是道教教义宣扬的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张继禹:你看很多的画家、很多的小说、诗歌这些艺术家,你感到他也很脱俗的感觉,如果他不能有那种脱俗一点感觉,他的艺术可能很难达到一定的境界,所以你看在历史上来讲,很多的有成就的艺术家,有的本身很多是道士,道士里面很多,过去讲道士要琴棋书画都得会,因为这是他修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这个修养跟他的文化的精神是一致的。

然后很多文人画家,他也是一样,有的很多也入道了,像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作者),很典型的一个,这么一个人物。

记者:还包括赵孟頫,自称松雪道人,更重要是宋徽宗?

张继禹:宋徽宗,对,自号道君皇帝什么的, 所以这种文化我觉得是对于艺术来讲,对中国艺术来讲非常重要的,非常重要的。而且这种精神就是说真的有好作品它必须要有一种放下的精神投入到这里才可能有好的作品出来,而一些小说,这些东西,我觉得诗歌的东西,可能直接就跟描写神仙有关,比如《楚辞》里边有关的东西,比如说李白的一些诗,都跟这些名山跟神仙有关

记者:就道教的神仙思想激发了很多文学家的艺术想象力。

张继禹:艺术想象力

解说11:唐、宋、元、明,朝代更迭,道教并未在世事变迁中衰亡,反而借助统治者的影响,不断传承、发展。历朝历代中,总有那么几位皇帝格外憧憬长生不老,飞升成仙,他们热衷于炼丹制药,却最终毒发身亡,但这并没有动摇道教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其实,迷恋肉体,迷恋青春并不仅仅是帝王的奢望,同时也是普通人的梦想,这也正是两千年来道教自身不断探索、传承的动力。

张继禹:这确实有一个探索的过程。

张继禹:其实从唐以后,道教由外丹转到内丹,最重要的强调的,就是一个性命的修炼,你要追求成仙得道,必须要使你的心神能安定下来。能达到庄子所说的“心斋坐忘”的那样一个境界,“心斋坐忘”那就是要提高你的心性的修养。所以唐以后,因为外丹还存在问题,所以道教徒,道教界的人在追求,但追求生命的探索他没有终止,所以他在原来的这个基础上,开始转到了人自身去怎么样去修炼,来达到一种健康,或者是长生。那怎么办呢?最后他们得到说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修炼,就是性跟命的修炼。所以后来钟吕金丹道,这个重要的是,开拓了,所谓内丹就是心性的,性命的双修。后来陈撄甯先生有一个比喻,我觉得他比喻得非常好,他就说性跟命,就像灯跟油,灯跟油的关系,他说命是什么,命是油,如果灯没有油,那肯定灯点不亮。所以没有命,肯定修性什么也没有用了。

但是只有油,你不把这个光点亮的话,油也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来,你这个灵性你彰显不出来,没有被点亮,彰显不出来,你也会慢慢慢慢的死去,所以我觉得他这个比喻,其实是一个挺好的比喻,就是性命。 其实从唐以后,道教从,由外丹转到内丹,最重要的就是强调一个性命的修炼,

串场2:看重肉体,追求肉体的“长视久生”,这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道教的很多修行,包括修炼内丹、外丹,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把人的身体调整到一种不可思议的状态,像庄子所说的“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身轻如燕,走路飘飘欲仙,不容易感到饥渴,不受自然界有害物质的侵害而生病,长生不老,永生不死,达到神仙的境界。最早是中国的道士把世界上存在的几种物质通过特殊的炼制方法,炼出一些世界上不存在的物质,也就是所谓的“丹药”,这其实是最早的化学雏形。道教正是在追求“长视久生”,“成仙得道”的过程中,意外地开启了世界上最早的生命科学研究,千百年来,它一直试图通过药物、运动、经络等等手段、方式进行延续生命的探索。下周请继续收看道教系列之《长生》篇。

 

[责任编辑:曹悦] 标签:道教 武当 无为 青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