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独有画种——农民画 见证大跃进荒唐年代

2012年04月09日 10:13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文化大观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丰爱东(天津北辰花乡农民画家):这个就是描绘的中国的长城,因为我从小觉得长城特别漂亮,我从小就是没见过长城,我老想一张非常漂亮的长城,而且我特别喜欢刺绣,剪纸汉画像砖什么的,然后我结合这些东西,然后就反复修改画成一幅很漂亮的,秋天的长城,描述的北方人在收割,在运粮食,在收获,天上有美丽的飞鸟什么的,收获的时节吧,颜色很鲜艳,就是北方的纯色,大红大绿的,很漂亮。

许东:它非常喜庆,它这里头很少有那种悲哀,痛苦的东西,没有庸人自扰的东西,是一种强烈,兴旺,红火的这样一个整个的气息,所以它有特别浓厚的那种民间喜庆的味道。

解说:取材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是农民画家的捷径。因此,各地画乡因地理位置、生活方式不同,农民画风格也迥然有异。正是这些扑面而来的形形色色乡村生活图景,让人看起来心生喜悦。

王鲁湘:这就是你们重庆多山出门就爬坡,但是你在门前看到你家的这块坡,你感觉到是一个五彩缤纷像一个画面一样。

李成芝(重庆农民画家):对,因为我小时候就在农村,那些相当于就是一块一块的梯田,然后我当时小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我今后能画画,我就把我家乡的一块一块的那种农田,而且在那个田坎上那种玩耍的场景把它画下来,然后我、就这样构的图,然后色彩就是借鉴于民间的那个,原来那种宫廷里面的那种绸缎。

解说:在色彩斑斓的农民画中,来自于云南马关画乡的黑白版画则显得与众不同。这些憨态可掬、充满童趣的造型令人不免相视一笑。

龙子辉(云南农民画家):这幅是我们反应我们农民没有见过飞机,这是我的作品。

王鲁湘:这是你的作品,这幅画很有童趣,是在2008年,我们到?,我们没有看到飞机,从来没有看见过,没见过飞机以前,我们到文山机场的时候,我们想象到这个作品。

龙子辉:这是一个你们壮族的一个老汉,看的眼睛都鼓出来了。

王鲁湘:在山上放牛。一个大鸟飞过来了。

龙子辉:这个作品也是我的。

王鲁湘:就我这一辈子。

龙子辉:就是一辈子面对土地。

龙子辉:那你们想改变这个命运。

龙子辉:现在也有想改变。

龙子辉:通过你们的艺术的创作这样一种劳动,精神的劳动,我觉得你们现在已经开始在改变自己的生活,你这一辈子的题目不对,叫我的前半辈子,我的后半辈子不是这样的。

时代摇篮催生农民画 见证大跃进荒唐年代

王鲁湘:农民画走上历史和文化的舞台,有一个历史事件的契机,这就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是吧。

许江:对对对,这个很重要。

王鲁湘:这次选种的吴作人的一幅画非常有意思,我觉得那幅画可以作为我们三展合一的一个封面,他画的就是一位朴实的中年农民,正在那个地方用颜料在墙壁上头画,大跃进时候的农村的壁画,那么大跃进时期的农民画的农村的壁画,应该是不是当时农民画正式走上历史舞台。

许江:我觉得是一个,是一个摇篮,是一个时代的摇篮,这个时代的摇篮催生了农民画的这个样式,同时呢,使农民画成为那个时代,作为一种理想,作为一种宣传的最好的一种方式,到了文革,这个更加直接的被推上了一个很神圣的程度,所以那个时候户县的农民画,我们一点不陌生,那时候看到的代表中国到世界上去进行文化交流的,就是户县的农民画。

解说:在政治摇篮的催生下,农民画曾经与时代一起,走过一段特殊的旅程。50年代末,伴随社会浮夸风,户县农民画突然走红,这类早期表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作品成为那个荒唐时代的见证。

陈水怡:就那个亩产要有多少啊,几十万斤、几百万斤的。说是谷子堆一起小孩子可以爬到上面睡觉啊。

王鲁湘:这就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其实觉得中间有悲剧性色彩就在这里。

金山农民画——从写实到装饰画的转折点

解说:除了这些原生态的农民画,类似《春锄》这类写实风格的作品曾经家喻户晓,很难想象它们是出自农民之手。事实上,这些作品确实是经过专业画家动笔辅助完成。今天再来审视这些作品,不免思绪复杂。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如果一味推崇写实,那么农民画将走到一个尴尬的异端。

王鲁湘:80年代之后,随着社会的变革,文化艺术创作也重归理性,曾经家喻户晓的户县农民画不再那么讨巧,在人们心目中,那些作品像被束上了政治紧身衣的异物,它们失去了民间文化的原始和生机。于是,一些走在创作第一线的辅导老师,开始反思:农民画要想有出路,必须回归民间。然而,就是在这场回归之旅中,农民画也与市场经济、商品时代相遇。农民画能否健康发展?我们今天需要用什么样的眼光来认识农民画?这些问题曾一度是美术业内人士不懈于谈论、或者说是缺乏深刻了解而保持沉默的话题,而这次展览,则提醒人们:切莫对农民画这个特殊画种小而窥之。

解说:在来自画乡的报告文献中,我们看到了上海金山农民画。文革之后,金山是最早挣脱户县模式走出一条自己特色道路的画乡,所谓摆脱其实不过是一种回归:向民间回归,回归给农民。

王鲁湘:金山,金山大概讲起中国农民画是绕不开金山这座山。

陈水怡:对对。

陈水怡:就是,我觉得可能在讲金山的时候特别要提到一个人物,就是这位吴同章老师。第一代辅导员。

王鲁湘:当初的身份是什么?

陈水怡:就是美术馆的美术干部,文化馆的美术干部,然后我觉得就是说,金山农民画它代表了从户县转到我们现在目前这个面貌,我们看到的这些面貌,就是以装饰性为主,然后表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从写实转向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这样一种风格,是金山非常重要的一个点,绕不开。这是转折点。

主持人:或者说是农民画的一个拐点

陈水怡:对对,非常重要

王鲁湘:你看,当时候这就是一个主要创作群体吧?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农民画 年代 王鲁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