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中国独有画种——农民画 见证大跃进荒唐年代

2012年04月09日 10:13
来源:凤凰卫视 作者:文化大观园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正在加载中...'

内容提示:任何民族都有它的民间绘画,中国民族也有它的民间绘画。中国的农民画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民间绘画,而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的一个概念,它不仅仅是西方或者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土著绘画。在中国,1958年,为强调农民阶级的政治地位,农民画从民间艺术中脱胎自成一体,而工人画、解放军画、学生画却未成气候,这跟中国49年之后农民不再一个职业,而是一个阶层,一个阶级有很大的关系。

王鲁湘:1975年的除夕之夜,重庆街头,一个知青被一位蹲在路旁公共厕所收粪的老农所深深吸引。透过节日的喧哗,在阴雨中瑟缩于街头的老农,似乎完全不知道已经是大年三十。这种习惯了苦难的麻木,令这个知青非常震惊。刹那间,他略有所悟:是又脏又臭的农民支撑着国家,农民才是支撑国家的真正脊梁!于是他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这种不可名状的冲动驱使这位知青在1979年前后,用画领袖像的巨大尺度和精微的笔触创作完成了一幅著名的油画作品-----这便是罗中立和他的《父亲》。于是一个满脸皱纹、鼻子上长着苦命痣,嘴唇干裂,手指上长满倒刺的老农,定格成一个中国父亲的符号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

马锋辉(浙江美术馆副馆长):他的背景是一个晒谷场,还有晒谷的耙子,他的脸部的皱纹当初出现的时候,这张作品出现的时候,是震撼了整个,全国的人民。

王鲁湘:可以说几代人都被这个父亲的这个眼神,他的这个皱纹,他的手上的伤疤深深的震撼着,这就是养育我们的父亲,这是养育我们的土地,这就是我们的农民。我还听说有一个四川的一个大学生,从小长大没见过他爷爷,他问他父亲说我爷爷长什么样,他父亲说他也没有爷爷的照片,结果他就找到罗中立这张父亲的印刷品,给他看说这就是你的爷爷,所以代表性这么大。

马锋辉:中国农民的代表。

农民养育了中国一代画家

解说:2010年7月,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浙江美术馆里,罗中立先生的《父亲》,夹在两幅花花绿绿年画风格的农民画中间,格外醒目。由这几张海报装饰的美术大厅里人潮涌动,以“农民画时代,时代画农民”为主题的大型展览吸引了众多目光。这次展览分为三部分,其中最瞩目的就是建国以来,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两百幅优秀作品。

王鲁湘:这是一张名作了吧!可以说是中国美术史上人物画中间,都是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的。

马锋辉:是的,这张是方正兴先生在五十年代他的创作,这个也被称之为浙江浙派人物画的开山之作。

王鲁湘:而且粒粒皆辛苦是中国人,可以说是老少皆知的唐诗里的名句放在这个地方。

马锋辉:对,所以从他身上散发出一种中华民族的美德了,就是勤俭,善良,质朴,都在他身上有所体现。

解说: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几乎所有的画家都已经认同了“艺术为工农兵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意义。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艺术家们更加重视现实,积极掐住政治脉搏。这幅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油画,将1979年那个改变中国命运的夜晚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农民画 年代 王鲁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