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见证最后的萨满:原始祭典

2011年07月07日 09:29
来源:凤凰卫视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Part3

这是一场几近消失的原始祭典

最珍美的供品已在祭台

盛装的萨满即将神灵附体

是上天赋予的神通?还是不自知的表演?

见证呼伦贝尔草原最后的萨满世界

文化大观园正在播出

串场四:在这次探寻萨满文化之旅中,我们还结识了另外一位女学者孟慧英老师。她从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都在关注萨满文化的遗存情况。多年来她走访了满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许多民族聚居区。这些地方有的还有萨满,有的只是一些有萨满记忆的知情人,他们提供了形形色色的材料。这些材料几乎构成了目前中国萨满文化的现状,随着氏族社会的瓦解,今天萨满传统已经不成为一个原生态的信仰体系了。现在的萨满也没有了以往的地位,他们大多会靠给人看看病、卜卜卦走江湖。但是其中确实有口碑声誉较不错的萨满,也不乏一些被当地人指责为蒙人钱财的骗子。因此,从历史文化学的角度,孟老师认为:我国的萨满文化确实已经处于一个濒于消亡的过程。

小片1:中国社科院学者孟慧英,她向我们介绍:真正令她印象深刻的萨满仪式也是很多年的一次了。

孟:一般的仪式都夜间举行,我们要早早的就到山里边去,到山里边要盖个撮罗子,专门为祭祀用,而且所有的祭祀场地都要离河很紧。

记者:必须在河边。

孟:一定在河边,因为是神灵下来的道,所以我们要在森林里找条静静的河流,萨满还常常划着他那个小独木舟。

记者:桦树皮做的。

孟:对,过来然后到岸上,我们建的撮罗子,把撮罗子做一些净化,用烟啊。

记者:熏一熏。

我记得有一次萨满跳神结束的时候都夜间了,夜间的时候我们回来,然后山里头起雾,那个云把我们每个人剩的只剩头了。

记者:哦,雾很重。

孟:底下的路根本看不见,所以我们大家手拉手腾云驾雾就出来了,所以像这样的生活其实很好玩,在赫哲族打渔啊。

记者:一种回到非常质朴的原始时代的感觉。

孟:是,我们喜欢那样,喜欢那样,所以这个学问本身做的就蛮符合我们这个心灵需求,所以觉得很好玩。

小片2:尽管近些年来,从事萨满活动的人、有萨满仪式需求的人越来越少,但在北方少数民族间,还是有一些萨满在当地比较活跃。斯琴卦萨满就是其中的一位,根据当地人的口碑,她还是一个级别较高的萨满。2010年8月12日,她要在两个女徒弟的辅助下,在海拉尔南屯举行一次大型传统的萨满祭祀活动。

记者:我因为好多年前,我也去过黑龙江,也了解过鄂伦春人的萨满信仰问题,好像萨满的,他们传说中间,最古老,最早的第一个萨满就是女性,这样一种大部分的萨满由女性来担当的这样一个现象,是不是和它的这个原始性,比如说早到旧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社会有关系。

孟:现在来说我们得到的一些印象,萨满是由男是由女

记者:都有。

孟:是不定的,这个不是人来决定的,是神决定的,认为这个人有可能有萨满的一些基质那他可能当萨满,不管他是男是女,

记者:并没有性别上的一定要求。

孟:但是他有一个比较严格的规则,就是血统性,他要有我们叫莫昆,在满通古斯语里叫莫昆,莫昆是指氏族了,当然现在是指家族,所以到现在我们这次到海拉尔,他的神灵,这所谓的这种比较高等的萨满都是莫昆萨满。

记者:哦,家族萨满。

孟:他都要靠家族来传承的,这回看到两个女萨满她们领的神都是娘家的神,都是娘家的莫昆的神,不是他丈夫家的神,所以她真正的,这个仪式的帮手和组织者是她娘家的莫昆,是这样的一种。

记者:等于是娘家的人垄断了萨满宗教的祭祀权,或者是通灵权。

孟:像现在这个情况发展到今天可能女的就越来越多了,当然这个上面也有很多的思考,可是它毕竟还有它自身的文化逻辑。

记者:对

小片3:在斯琴卦萨满举行仪式的前一天我们拜访了她,她也毫无忌讳地跟我们聊起她的个人经历。斯琴卦说当不当萨满由不得自己。据她介绍,十几岁起她就开始饱受病痛之苦,身患严重的心脏病。

巴特尔:有病身体不好反正就是赶紧往医院跑,实在不行了,抢救的时候也是往医院抬、往医院拉,都是那种,而且到内地,哈尔滨,天津,北京,走了很多很多次,也很多年。

斯琴卦:完了就是总住院,完了也那个生活上也不允许了,完了就托的梦每天都做的梦一做梦就发生一个事是都是真的。完了从此以后我就说,每年总这样的话总做梦我也是心理压力挺大的了,后来就慢慢神经病似的了,就总是唱,就是深更半夜起来以后,就是又唱又跳的,就这样,孩子们都害怕,完了我们那口子就总说,说这你妈总有病以后,就心脏病,现在又是神经病了没法治了。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萨满 原始祭典 斯琴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