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邹静之谈影视剧泛滥:没有好观众就没有好作品

2011年05月15日 16:40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陈书娣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作为国内著名编剧,近期正在酝酿歌剧《赵氏孤儿》的邹静之提到国内影视剧产出过剩乱象,他称好作品取决于好观众,中国需着重培养观众,因为“唯其存在伟大的读者,才能产生伟大作品”。

(凤凰网文化 记者 陈书娣)

关于歌剧《赵氏孤儿》:古人轻生死,重然诺

凤凰网文化:王尔德说,一个自身完美的主题对艺术家毫无启示,它缺乏缺陷。《赵氏孤儿》的故事号称情节完美,你会不会刻意为它制造缺陷?会做哪些改编?

邹静之:《赵氏孤儿》是舞台宠儿。从元代纪君祥写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后来被改编包括《八义图》、《搜孤救孤》等等。它是一个特别热门的题材,像国外的席勒都写过跟中国孤儿有关的戏剧。

我的故事基本上没什么大变化,主要想谈古人高古情怀——所谓“轻生死,重然诺”。这是中华民族特别值得骄傲的情怀。

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代的人将生命看得没有精神重,所以《赵氏孤儿》的伟大现实意义,无论是对在物质上已经越来越强大值得骄傲的中国,还是对现实中这么多不讲精神、丧失道德底线的行径——比如说食品安全的问题,希望对那些连婴儿都不放过的丧尽天良的人都有警示。

我写赵氏的歌剧剧本特别强调了程婴这个人物。我想强调小人物的伟大情怀。

凤凰网文化:历史似乎只愿树立战胜者的丰碑,往往忽视那些被威仪压倒的人们,这是否是你特别重笔描写程婴这个小人物的原因?

邹静之:大人物有大人物的感动,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感动。我想描述春秋的那种“士”的精神,“士”是知识分子或其他,士可杀不可辱,他们对精神的看重是现在有些人人无法想象,现在很多人想拿现在的尺子去量古代人高古情怀,越显猥琐。

关于好剧本:能穿透时间被不断解读 甚至误读

凤凰网文化:您曾经说写影视剧本像建大楼、需要体力,你更对话剧尤其是小剧场话剧有情结,现在的心态还是这样吗?

邹静之:我是说过,电视剧本是房地产,要盖很多大楼;电影属于四合院,可以精心雕梁画柱,前后院、垂花门什么都可以;舞台剧就是山谷上的梦幻城堡。我现在写电视剧越来越少了。话剧、歌剧、电影会相应的多一些。

舞台剧对编剧来说要比影视更有挑战,对于写作者来说就像玩电游似的,玩着玩着老想往难的地方去,老在那打超级玛丽就没意思了,总是想往难的地方走。舞台剧这些年像《我爱桃花》,各种各样的版本加起来都很多了,如果算上大学演的都数不过来,我知道专业的团体就有9个。演的比较搞笑的也有,比较庄重严肃的也有,像北大这次的戏剧比赛,《我爱桃花》改编叫《桃花杀》七个奖项就得了五个。这是我写的第一部话剧,好像成绩不错,不过我本人以为写得最好的该是话剧《操场》。她花了我几年的心血。

很多行内的人包括文学家,都是喜欢这个剧本,他们认为《操场》是可以往下传的东西。但愿如此,电视剧也不简单,因工作量太大有点写不动了,“康熙”也好,“纪晓岚”也好都在电视中放了有十多年了,还在播放。一个文学作品,如果横向竖向都能占得很宽,那就证明她是好作品,“横”是能拿出去,在世界上的国家、民族都来演这个剧,“纵”是能穿透时间,不断走下去,甚至被人不断解读哪怕是误读。

凤凰网文化:您不怕被误读?

邹静之:戏剧有文本在。比如迪卡普里奥演骑摩托车的《罗米欧与朱丽叶》,比如全世界一天有多少《哈姆雷特》出现,它的解释只是百分之一,或者是一千个版本中一个,有不同的解释应该高兴才对,戏剧这个东西并不是只有一种解释。

关于天分:不管经历什么生活我都是会写作的

凤凰网文化:对剧本的感受力和经历生活本身之间,您更看重哪一个?

邹静之:感受力是天生的。很多人对周围生活视而不见,很多人视而见又不能准确表达,这些都不行;光有感悟也不行,有输入还得有输出,能准确用新鲜语言把这些东西表现出来,这有后天的也靠天分。我个人觉得不管经历什么样的生活,有些人都会去写作,我就是,我愿这么相信。

凤凰网文化:您自己会培养一些年轻编剧吗?

邹静之:我曾经带过研究生,中国练武术有一句话是,徒弟找师傅三年,师傅找徒弟也许要5年,徒弟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师傅,师傅在茫茫的人海中寻找自己的徒弟,找的是什么,就材料,哪一行都不是你培养就能成才的,我与作没有被培养过。

凤凰网文化:但是您见过北大荒的月亮,在山坡上唱过歌。这种经历是否培养诗性情怀?

邹静之:情怀也培养不了。我第一次写剧本《琉璃厂传奇》就得了个“最佳编剧奖”。有很多人就这样,想干什么不一定成,没使劲倒成了。像博尔特的短跑,不是靠勤学苦练就能练出来的,有些人天生就跑那么快。有的人天生对故事和结构,包括语言的敏感程度有天分,我还是感恩惜福。 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我有三个哥哥三个姐姐,所以我从小天天听到的东西可能比别人丰富。另外去北大荒以后,变成了一个爱给人讲故事的人,这可能也是一种培养的,但这些还都不足够。第三就是写了十多年诗歌,一写歌剧就有感觉,写诗的经历对歌剧有多么大的帮助。原来有一句话叫“锦心绣口”吧。我写诗歌的十多年,对语言千锤百炼,特别迷恋那种感觉,现在写电视剧也好,写电影也好,真是沉入其中,今天一直到下午写的脖子实在太疼才起来。写作对我来说是特别快乐的事,就像自己给自己讲故事,十分迷恋,一年365天,没有特殊情况,天天都在写。近三十年就是这样过的。

[责任编辑:陈书娣] 标签:邹静之 剧本 观众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