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5月1日鲁迅摄于上海春阳照相馆。
对话周海婴、周令飞——
鲁迅研究界的水很深
广州日报:您心中真实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令飞:我们认为过去几十年对鲁迅的描述是偏颇的、不完整的,甚至是可笑的。我们想呈现360度的鲁迅,从3D的视角去看鲁迅,而不是从只言片语去看。从鲁迅逝世到1949年后,我们有很多回忆鲁迅的文章,那时描绘的鲁迅比较真实,是全景式的,但后来就越来越平面、一元化了。这是一个时代造成的,不单是对鲁迅,对所有事情都一元化了。我们把鲁迅再还原,是要把原来的东西再找回来。这本书是有原貌的,过去的版本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可以从各个路径走入鲁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有个前提,得是个三维的鲁迅,你才能走入。
广州日报:对于重新诠释和研究鲁迅,你们还有什么行动?
周令飞:去年我们正式向中央提出研究思想体系的报告,经正式批准,跨学科的三十几位专家学者正在做这个工作。明年鲁迅诞生130周年时,我希望我们能拿出一些成绩单。很多人不理解,鲁研界水很深,也有很多困难,但我想我们80前这代人有这个责任。
广州日报:为何您认为鲁迅研究界的水很深?
周令飞:水深就是说你看不到底,而且很浑。很多人做了大量工作,但也慢慢形成一些流派、山头、小集团,也有些人在研究过程中,目标、出发点并不很正确,很多人一辈子无私奉献给鲁迅,但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走到了瓶颈,牵扯到政治、意识形态,牵扯到各种人的不同理解,有禁区。
广州日报:听说周令飞的儿女不愿读鲁迅作品,是否真有其事?
周令飞: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我的女儿回答媒体时说过没怎么读过鲁迅的书,但她没说过不愿读。
本报驻京记者 谢绮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