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文化 > 人物

张贤亮:坐牢比当作家时间长 读着《资本论》经商


来源:时代人物

人参与 评论

一个人、一座城,而于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相比,张贤亮现在活得却是纯净的多。在苍凉略有些伤感、线条简单却粗犷地大漠小镇,张贤亮收获着跌宕起伏后的人生感悟。作家的他、“文化官僚”的他、镇北堡堡主的他、慈善

一个人、一座城,而于当下喧嚣、浮躁的社会相比,张贤亮现在活得却是纯净的多。在苍凉略有些伤感、线条简单却粗犷地大漠小镇,张贤亮收获着跌宕起伏后的人生感悟。作家的他、“文化官僚”的他、镇北堡堡主的他、慈善家的他……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如何看待自己取得的众多成绩,又如何看待当下社会与人生?在对张贤亮先生的采访中,我们找到了答案。

“我用文化的内核把荒凉卖了出去”

时代人物:镇北堡是谁最早发现的?西部影城又是如何起家的?

张贤亮:镇北堡最早是我发现的。当时就介绍给电影界的一些朋友,拍的第一部片子是张军钊导演的电影《一个和八个》,那时候张艺谋是摄影师。后来,我带着吴天明来这里看,坐着一辆吉普车,路也不好走,坎坎坷坷的,看到这里后,他说这是个地方好,于是,就介绍给西影厂,说可以到张贤亮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可以拍很好的西部片,就有了后来影响很大的电影《双旗镇刀客》《大话西游》。后来说是要办企业,我就有意识把这个地方,干脆让他们当成拍电影电视的外景地,西部影城就是从这里起家的。

我当时是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是个文化官僚。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人人都想着经商,机关团体、群众团体都去办第三产业,文联当然也要办个第三产业,那时候就懵懵懂懂,随大流,就把影视城作为文联第三产业办起来了。

时代人物:那后来,全国多个地方都相继出现影视城了,您会有心理压力吗?

张贤亮:我没有压力,因为我知道他们搞不过我,他们也不想跟我争。他们拿的政府的钱,或者是集资。

时代人物:有人说,镇北堡西部影城的发展经历就是中国当代影视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您如何看?

张贤亮:这个还是不确切的,中国影视业有非常宏观、广阔的发展平台,我只能说做了一点微薄的贡献。在这里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时,于蓝、白桦等很多表演艺术家就认为,

中国的电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这是个商业口号,当然也是事实,商业口号不能有欺骗性,有了欺骗性不就是假广告了嘛,因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影片是《红高粱》,就是在这拍的。

时代人物:这么多年来,您心里到底一直追求的是什么?

张贤亮:有人说我对宁夏做了多少贡献,对电影做了多少贡献,对旅游业做了多少贡献。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要,别人说我是成功人士,我说我哪里成功,我这一生很失败。其实,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你做过什么和没有做过什么有什么不同?你这一生什么也没做过,但是很高兴,和你这一生做过很多,但是你不高兴,你选择哪个?肯定是高兴一点吧。所以,我只在乎,我今天是不是过的好,身体是不是健康,过的愉快不愉快,我追求的是个愉快的人生。抱着感恩的心,快乐的生活。

时代人物:回头看近20年的您,最得意的是什么?

张贤亮:我能把一个根本没人看上眼的一片荒凉的地方变成有价值的地方。实际上十几年前,中国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地方是荒凉的,像西海固呀很多地方,你去看看,它们怎么卖不出去,而我怎么就做成了。是因为我用文化去做旧,给他注入了文化艺术的内核,就把这片荒凉给卖出去了。而当时注入文化艺术,只要我想就行了,而且我还特别遇到一个好时候,那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时代。

文化产业绝对不能产“大陆货”

时代人物:可以说,西部影城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的文化产业的成功案例,现在很多政府都在做文化产业,可是真正盈利的不是很多,那么,您是如何盘活这样一个文化项目的?

张贤亮:是的,1993年我们就开始做这个文化产业了,最重要的是它合理、合法、合情、合乎市场要求,合乎市场规范去取得的高利润。

我的影视城不收场租费已经有10年了,剧组来多来少跟我没关系,我们向剧组是免费开放的。你搭什么景,我不管,最后还是给这里留下了新的景观,这是一种经营思路。我们的游客,每年都会大幅度增长。

很多人都没有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分清楚。比如说搞文化广场、举办文化体育活动、办青少年宫、办体育馆、修建公园、图书馆、博物馆,这是文化事业,这是一个政府必须给他的人民提供的文化精神上的享受和场所,这是政府应该掏钱的,这是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是一个包括了创意、设计、策划等方面的综合的智慧产业。文化产业的个性极强,它是个个性化的产品。政府以官员为主体,不计较投资的回报,但是我一开始我就知道,我搞这个企业,我追求的第一是利润,第二是利润,第三还是利润。因为我学了20多年的《资本论》,我知道怎样去操作一个企业,我如果还属政府管,现在就肯定没有办法建立起现代化企业之路。

我们中国要想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我们的政府官员要先习惯于搞文化事业,一个好的政府,当他经济开始腾飞了,他必然首先是去办文化事业,为他的人民创造好的文化精神生活。大英博物馆是1735年建成的,将近300多年历史了,英国工业革命刚成功后,首先就搞了个大英博物馆。马克思就是在大英博物馆写的《资本论》,如果它收费,马克思买得起门票吗?那就没有后来的马克思和《资本论》了。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徐鹏远]

标签:张贤亮 资本论 读着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