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重读《资本论》:以电影艺术戏剧解读马克思(图)

伊比利亚此次联合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共同推出了“重读《资本论》——以电影、艺术和戏剧解读马克思”放映及论坛系列活动。

放映(免费需预约入场59789030,59789530)

活动海报

“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新闻——马克思、爱森斯坦和《资本论》”

德语,中文字幕

第一部分:2012年3月6日,14:00–17:30

第二部分:2012年3月7日,14:00–17:30

第三部分:2012年3月8日,14:00–17:30

论坛(免费入场)

电影中的马克思——“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新闻:马克思、爱森斯坦和《资本论》”中的蒙太奇手法的诗学

中德语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

2012年3月9日,10:00–12:30

主持人:杨北辰(电影学者)

嘉宾:杜庆春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

黄建宏博士(台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莱纳·斯托尔曼博士(不莱梅大学文化学系文化史教授)

格特鲁德·科赫博士(柏林自由大学电影学教授)

马克思主义在当下是否已经成为某种纯粹的幽灵学?一种雅克?德里达所言及的“关于幽灵性的言谈”·在亚历山大·克鲁格的电影《来自古典意识形态的新闻:马克思、爱森斯坦和<资本论>》中,当摄影机发现被遮蔽在荒芜中的马克思真理的坟墓时,在那裂开的墓碑上显现的似乎正是这幽灵,或者这幽灵的当下性。

如果半身像象征着马克思主义已成为纪念性的过去,那么残破的墓碑则恰好折射了其被遗忘的幽灵状态。在这个前所未有的去中心化的世界中,这种“电影考古学”的行为带来的跨历史的表达,是否能如克鲁格所期待的那样,真的给对马克思的解读注入某种“新的内容”?这种展现是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当下的变形与再临?如果“新的内容”指称的是某种古典文本和基于当前情况进行的对话,以及这种对话所引发的实践与内涵,那么我们就将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其中获得一个机会,来找到自己发言的主题——正如在这部电影中,德国失业工人讲述中国东北工厂的破产,或“马克思”和“原始人”一起朗读《资本论》的片段。虽然生活在19世纪的马克思对于我们来说似乎非常的遥远,但我们却惊讶地发现,当时对于他来说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与我们认识到的目前我们自身所处的不幸与悲惨竟然如此相似。难道是因为“经典大师”不受时代限制的“永恒性”?或是19世纪其实并不像我们有时想象的那么遥远?

影片不仅仅是一个与经典大师进行对话之谜,也是一个关于如何使用电影语言走近经典大师的谜。这个谜面的宏大与艰难来自于克鲁格在多重维度上对电影机制的反应。正如弗里德里克·吉姆森(FredricJameson)所指出,克鲁格总是“孜孜不倦地尝试以自己的概念重组陈腐的遗产:通过新的方式将影响与知识结合,以获取经验的未来性重构。”影片绕道爱森斯坦并使用拼接的蒙太奇手法可以看作是克鲁格建立异质性的想象与回忆领域,并解放材料的尝试。爱森斯坦曾尝试研发一种对话式的电影语言,这种语言仿佛能够透过日常生活的表象,通过拼接的、同时也是具有分析性的蒙太奇手法追踪到“电影式-马克思式的”影片机制。爱森斯坦把他的这一尝试记录在了当时他拍摄资本论项目的笔记中,克鲁格拍摄的这部影片与爱森斯坦的尝试相去多远呢?克鲁格拍摄的影片既忠实记录了爱森斯坦的这一尝试,又是对这一尝试讽刺性的、文艺评论式的实践。影片中以采访形式多次提及这一尝试,也是对这一疯狂的尝试最终宣告失败的记录。在电影性的马克思主义回归的原动力下,克鲁格所力图建构的是一种新型的马克思主义诗学与一种新型的唯物主义美学,不再受制于爱森斯坦在其原始方案中的所暗示的弗洛伊德主义背景下的意识流系统。

德勒兹曾言:“电影拍摄的并非世界,而是对世界的信仰”,而我们在此试图探讨的就是这部电影是否发展出了一种新的电影美学和诗学思想,能够同时展现对世界特征的认知、对世界的批判以及对另一个不同世界的信仰。也许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最强有力的电影思考工具的蒙太奇系统能够在当下再次获得书写历史与社会的权力。

嘉宾介绍:

杨北辰,先后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系以及巴黎第十大学电影理论专业,研究方向集中于电影美学的本体研究、跨媒介研究以及电影机制的哲学考察,对于散文电影、录像艺术以及当代艺术范畴内的“泛”电影化倾向都有较深入的考察。著有《口述与历史:关于『二十四城记』的历史逻辑》、《互文影像的历史逻辑》、《秘境鲁伊兹》等多篇学术文章,并参与了由《ARTINCHINA》杂志主办的“电影与录像艺术-在主流历史与个人历史之间”论坛。

格特鲁德?科赫博士,柏林自由大学电影学教授,在海内外多家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曾在埃森文化学研究所和洛杉矶盖提研究中心访学。近期主要著作有:《艺术作为惩罚》(合编),慕尼黑,2003;《改作他用——电影与建筑空间》(编者),柏林,2004;《物体与符号之间——美感的建立过程》(合编),慕尼黑,2005;《幻想的力量》(合编),慕尼黑,2006;《导演政治》(合编),慕尼黑,2007;《似乎……:哲学、文学、媒体中的虚构》(合编),慕尼黑,2009。此外,她还是多本德国和国际杂志的编者之一。

莱纳·斯托尔曼博士,1947年出生,不来梅大学文化学系文化史教授,曾在波鸿和玛堡学习日耳曼学和历史。他的研究领域包括:批判理论,尤其是亚历山大·克鲁格研究及20世纪文学、电影和大众传媒研究,笑和笑的文化(荒诞、幽默、滑稽、笑话等)。近期出版物:《“恐惧是治疗堵塞的一剂良药”:笑的历史》,2010年;《从冷淡中发现美感》(与亚历山大?克鲁格合著),2005年;《亚历山大?克鲁格简介》,1998年。在2008至2009年间担任歌德学院和慕尼黑电影博物馆克鲁格电影及电视作品策展人。

杜庆春博士,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副教授,电影理论研究者和电影评论人,电影监制、编剧,也从事当代艺术方法的策展和评论工作。

黄建宏博士,高雄人,巴黎第八大学哲学博士,台北艺术大学助理教授,艺评人兼策展人。

[责任编辑:吕美静] 标签:资本论 马克思 电影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