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柴静:在“被造神”与“被泼粪”之间(图)


来源:时代周报

人参与 评论

和神化柴静一样,“去神化”柴静的言论同样是廉价粗暴、缺乏常识。造神或泼粪,都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出口,叙述目标并非柴静,而是自身的诉求。

柴静

柴静美国产子,被讽说一套做一套,媒体取标题“央视名嘴柴静美国产女引热议”。时间倒回一年前,柴静出版了《看见》,在新书发布会上被十几个男闺蜜簇拥的照片疯狂流传,某种微妙的情绪被点燃,从挖她的情史到争议她的工作方式,她一夜之间从最讨喜的人变成了最讨厌的人。

当人们议论柴静的时候,对象是柴静,还是某个臆想中的目标?忘掉立场,往后退一步,柴静所引发的争议,恰恰是审视舆论和民意的一个绝佳观测点。

柴式私人定制

《看见》固然是一本不错的记者工作记录,但是其超高销售量已经远远超过内容本身所能承载的影响力。真正带动销售的品牌是“柴静”。

在柴静身上,复杂地寄托了三类人群的理想和情感:“公知”、“网络爱国者”和鸡汤女性。央视记者身份、新闻调查的内容和气质,柴静的行文处事甚至是着装风格,所能引起的联想恰恰戳中了当下舆论的G点,完全可以画一张“他们眼中的柴静”的图来。

这里所说的“公知”,并非是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而是一个微博时代被异化了的词汇,他们未必有足够的社会和政治常识,但对公共事件保持强烈兴趣且愿意发声,情绪和立场主导判断,他们的简单逻辑是“政府一定是错的,体制内发生的一切都是黑幕”,常用的词汇是人民、良心、自由、民主,没有读过索尔仁尼琴却时时背诵一两句他的名言。

在对公众事件的关心、对“揭黑幕”的兴趣上,“网络爱国者”和“公知”是一样的。不同的是他们的“正能量”指向,认为政府的大多数是好的,体制的前途是光明的。对于这两者来说,柴静报道的新闻都能让他们借此而发声,只要柴静自己不明确表态,他们就愿意相信她是自己队伍的一份子。网上所流传的伪柴静语录,大部分来自这两类人群,“公知”们在语录里强调“良心”,“网络爱国者”们则借柴静之口抨击贪腐。曾经的“央视最穷主持人,至今租房没有买房”的说法,也来自这种对柴静代表良知和正义的期许。

“公知”把柴静说成是官媒里罕见的良心记者,“网络爱国者”则相信“央视曝光”本身就是正能量和光明前途的揭示。看到柴静那段演讲比赛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时,“公知”顿觉被骗:为什么她的表态如此地“体制内正能量”?继而发问:她身在体制内怎么会没有污点呢?让“网络爱国者”发声抗议的是她在美国生孩子,义愤填膺地说这是去当“美国人的妈”,好像“美国人的妈”是个贬义词。

鸡汤女性心中的柴静是安妮宝贝、陈绮贞和杨澜的综合体,她是“清冽女子”的活体注解,招牌微笑配上万年不变的围巾和棉布长裙,能够如此知性地就获得了事业成功,更不用说她的行文风格,“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这不就是校内体最喜欢的那一型?“做一个淡淡的女子,不浮不躁,不争不抢,不去计较浮华之事,不是不追求,只是不去强求。”柴静的女粉丝不在少数,她们喜欢柴静却不喜欢公众议题,一边赞叹柴静冲到采访第一线,一边在微信朋友圈分享星座性格学和甄嬛办公室政治。也恰恰是这类人群对传统的女性道德有相当的顺从,逢小三必打,听说了柴静的情史之后会毫不留情地站到攻击面去。

这三类人群有重合,诉求之间亦有重合。但不论是哪一种,都缺少对“内容本身”的关注,即不真正地关心柴静的节目和本人言论,而只从支离破碎的信息中提取形象。柴静拥抱哭泣的孩子、在暴跳如雷的受访对象面前坚持发问,有这样的画面已经足够展开联想和论述。柴静的自身条件和所背负的标签,刚巧在当下中国具有了广泛的解读意义。她是每个人的私人定制。

从全民女神到全民公敌

重新回顾一下柴静引发过的口水战:男闺蜜大合照被指责是现代版“太太的客厅”“绿茶婊”;情史被质疑“当小三”;业务上被怀疑“没有实际能力”“太爱现”;美国生子是“不爱国”“说一套做一套”。除了闾丘露薇关于记者工作方式的探讨之外,其他的批评意见都有一定程度的情绪成分。

不管是不是“绿茶婊”,混饭局、男性朋友多、过往情史……都是私事。记者的采访方式可以讨论,但阴谋论地断言她是“制片人的发声器”则太没有真凭实据。至于美国生子是“说一套做一套”就更奇怪,柴静曾经说过哪一套呢?中产们去美国生子早已是普遍现象,杂志出专题、网上有教程、电影里也拍过,值得讨论的是为什么有此一景,而不是指责某人的个人选择。

八卦是大众的消遣,以柴静为素材的八卦却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恶意诛心。和神化柴静一样,“去神化”柴静的言论同样是廉价粗暴、缺乏常识。原本被柴静戳心戳肝的受众转换成她的批评者,其实顺理成章。造神或泼粪,都是一种极端的情绪出口,叙述目标并非柴静,而是自身的诉求:我们要骂政府—代我们骂政府的人怎么可以是体制内的;我们要爱国—央视记者怎么可以在美国生孩子;做一个淡淡的女子—淡淡的女子怎么可以陷入第三者的传闻……这正反两方面的感情,反复强调的都是自己认可的狭隘价值。复读机式的攻击背后,是当代人无限上火的情绪和少得可怜的表达能力。柴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件事真的与每个人相关吗?不。但借评价她来呼号,却是最简便、最过瘾的路径。

这种泼粪式的反造神运动里,还有一种对“不玩游戏”的不满。柴静没有开微博,博客上只写工作心得,无论网上如何腥风血雨,她不澄清也不参与,接受采访时的口径是:“(我小时候就想)当我长大的时候要保护自己的私生活,如果你们想从我这儿得到什么,希望你们也能够学习到这点。”几天之后,她就被娱记偷拍了,像是一场教训。

柴静本人的确不是一个受记者欢迎的采访对象。在某杂志的一篇人物采访稿中,记者“高级黑”式地记录道:她在4个小时的采访里说了将近十个名人的名言,经常说出桎梏、湍急、遇合这样的词汇。当下的新闻报道喜欢的是细节的趣味、背后的故事,更直接一点说是隐私和生猛语录。而柴静却执着于用“高大上”的语汇展现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不受记者欢迎意味着不受读者欢迎—你这样表现自己,太淡而无味了。她节制的表达和满口道理和时代话语格格不入,例如否认“央视最穷主持人”时,她不说自己到底有没有不动产、有多少,让围观的人急得跳脚却无可奈何。

有一种逻辑是,“公众人物既然从名声中获得了好处,就需要牺牲部分隐私作为代价”。这种逻辑进化一下,就成为对柴静不分享隐私的忿忿:柴静的书卖得这么好,粉丝这么多,她怎么可以置身于八卦法则之外?用最通俗的网络句式来说就是:你这是在装×你知道吗?

人们习惯了全社会都参与同一场口水,习惯了看到名人有计划地公开私生活,热衷于给勇于自黑的名人点赞,让这个滚出某某圈,让那个上头条,这生杀大权简直翻云覆雨。就连王石都乖乖被拖进娱乐版,柴静再想保护隐私,也无法被这样的舆论氛围豁免。成熟的公关人员甚至对被黑成渣的柴静抱有同情,从他们的专业角度来看,自黑或者分享隐私柴静都不做,被攻击便不可避免。

谁是大多数?

柴静不是第一个被舆论反转的公众人物。在她之前,韩寒一夜之间就遭遇了“倒韩运动”。现在,曾经被同样视作“业界良心”的崔永元因为转基因话题被转基因支持者们嘲笑为“村通网”(意为刚刚上网而对陈旧网络谣言深信不疑)。理想的舆论环境应该不造神,同时能用人性的角度理解每个人;但现实是树立偶像和驱逐偶像在不断交替上演。

在这里来一句“都是社会的错!”,便可以为本文收尾。但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没有任何的智力或道德上的优越感。我知道我也不可避免地是“大多数”中的一分子,在一个信息饱和得噎死人的时代无所适从又游刃有余,情不自禁地就用短平快的微博来了解他人,轻而易举地把不满和情绪代入到新闻中,我们如此武断,但是我们如此不介意自己的武断,一切都会过去,只要下一个高潮话题来临。当一条新闻可以被消费和泄恨的时候,那种酣畅淋漓的快乐,我和你都体会过。

公众人物们也应该知道,成名可能源自一个表情、一个姿态、一句话、一段视频,传播得如此高效率,“被黑”也会循着同样的路径和速度完成。不考量自己在被美化时占了的便宜,只在受害时抱怨自己不能被公众完整透彻地理解,让控诉也少了几分力量。

把柴静还给柴静。把她的隐私和个人选择还给她,也把强加给她的解读和光环除下。理想不应由造神完成,祛魅也不应由泼粪完成。“一码归一码”本是文明社会的基本准则,很可惜,大家都没有彻底做到。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胡涛]

标签:柴静 公知 女神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