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伦佑演讲:向诗歌的纯粹理想致敬
那么,面对现代诗歌的难读或读不懂,是不是当代读者、学者的审美能力降低了呢?我们这里所谈的读者是指专业化的读者,即批评家,学者,研究者,诗人们。从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到现在比较地看,应该说现在的读者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解读比以前更深了。存在的问题似应从时代的变化去找原因。读图时代分解了大家的注意力,造成了心境的浮躁。现在能不受任何干扰,静下心来,集中精力读完一本书,自己都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这说明这个时代给我们造成的这种注意力的分解,心神、心力的分解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同学:你刚才谈到在成都有一段时间虽然日子过得比较苦,但以自我为观照,以诗为乐,所以自己并不觉得苦。这是否可以理解为你所说的诗意的栖居?“诗意”是不是像“纯诗之于诗”那样是一个无限趋动的过程?
周伦佑:我那一段时间的那种生活状态并不是诗意的栖居。物质生活的贫困并不是诗意的栖居的必要条件。但我认为,一个诗人要想写出好作品,孤独和清贫应该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欧阳修有句话叫“诗穷而后工”。我理解它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诗人只有在物质贫困的时候才能写出好诗,第二个是你必须穷尽一切可能才能写出好诗。以我个人的经验,真正的诗性纯粹的诗歌,是只有当诗人处于孤独清贫的境地时才写得出来,
同学:写诗的人往往会遇到一个写作的瓶颈。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周伦佑:看来这个同学是写诗的,没有写作经历是不会提这个问题的。写的瓶颈体现为写作的阶段性困惑,就是当你的创作到了一定的时候,你对不断重复旧的语言和形式不满足了,你想突破自己,而苦于没找到突破口。有的诗人从一开始到最后,一辈子就固守着一种语体和形式,比如韩东,于坚,还有那些口语诗人,从第一首诗到最后一首诗,一辈子都是一种语言方式,这种人他们没有困惑,因为他们很满足于一辈子就守着一种语体和形式。他们不觉得自我重复是一件不好的事,也不觉得集体复制是一件不好的事,所以他们不会有创作的困惑。还有一种诗人要不断的否定自己,不断的超越自我,然后形成不同时期写作风格的阶段性特征。几乎所有的大诗人和大作家,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有两到三次写作风格的突破或转变。至于突破瓶颈的方式,我建议你,如果你觉得写作遇到瓶颈,怎么写都是一个样,都不满意的时候,你先放下,找一些外国诗歌中你喜欢的一流的大师作品来读,不要读很多,不要读太长的,读一些短诗,纯粹的;还可以用一个笔记本,把你喜欢的短诗或长诗片段抄在上面,反复看。慢慢地,你的审美鉴赏力就会提高,你的写作就会出现新的变化。
同学:周老师,你好。我想问这样一个问题:好的文学作品都是在痛苦中创作出来的。我在读您的诗歌时就有这种感触,就是一首非常好的诗是作者在痛苦的时候创作出来的。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用四川话讲,在你非常安逸的时候你有没有觉得不能写出好诗?
周伦佑:这是诗歌创作论中的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我认为,好的诗歌不是痛苦的时候写出来的,痛苦的时候是写不出诗的。痛苦分几种痛苦,第一种是肉体的痛苦,你挨打的时候是写不出诗的;第二种是精神的痛苦,你在精神很痛苦的时候也肯定写不出好诗(比如失恋的时候,或是亲人死的时候),要等痛苦平复以后才写得出来。真正的诗是苦闷的时候写出来的,不是痛苦的时候。只有漠视痛苦,自己不觉得痛苦,或不感觉到这个痛苦才写得出好诗。当然,安逸的时候也肯定写不出好诗。但是高峰体验的时候能写出好诗。好诗都是高峰体验时写出来的。但你的身体起码要具备两个条件,就是你的肉体不是很痛苦,精神也不是很痛苦。很苦闷,但不是很痛苦。那个时候就能写出好诗。
同学:你作为一个诗人和诗论家,你认为诗论和诗歌的关系是怎样的?对于于坚和海子的诗歌你是怎么看待的?你是怎样看待诗歌的想象的?
周伦佑:在中国现代诗人中,诗歌理论有建树的不多。人们现在所谈的诗歌理论,大多只是片段的诗歌写作经验,或偶尔的诗论断想。完整的诗学体系很少。我最近看到山东大学的吕周聚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我的诗学理论的论文《异端的诗学》,还有暨南大学的姚新勇教授最近在他的一篇长论中把我的诗学理论命名为“自由—生命诗学”,还有评论家陈仲义也在他的一篇研究中把我的诗学理论命名为“变构诗学”。他们都不约而同的认为我的诗学理论有体系化的倾向。关于诗学理论和诗歌的关系,我觉得既是分开的又是一体的。我在写作实践中,尽量把论和诗分开,诗就是诗,论就是论,不把论带到诗中。
在我看来,于坚是一个重要的诗人,他的口语诗,是“他们”诗派中成就最大的,但他后来的诗(如《便条集》之类),已经离真正的诗越来越远了。海子当然是一个优秀的诗人,但海子诗歌的重要性显然是被过分的夸大了。我在最近的一篇访谈中谈到过海子,我认为他的代表作就是四、五首短诗,他的那些长诗是不具有文本意义的。第三个问题,诗歌当然需要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没有想象力的诗人肯定不是真正的诗人。
袁书记:今天上午,我们听了周伦佑先生的诗和演讲,同学们和周先生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上午的活动告一段落,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周伦佑先生!今天上午的活动到此结束。
(感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的张志强、邓婧、石兰、张爽、刘婷婷同学根据我提供的电子文本和演讲录音整理出初稿)
【作者简介】周伦佑:当代诗人、文艺理论家。1952年出生,籍贯重庆荣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文学写作,1986年为首创立非非主义,主编《非非》、《非非评论》两刊。自1994年起,与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王宁、王岳川等合作,策划并主编“当代潮流:后现代主义经典丛书”(已由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三辑共15种)。作品入选北京大学谢冕教授主编的《中国百年文学经典》、《百年中国文学经典文库》,著名学者林贤治主编的《自由诗篇》、《旷野/(1917—2007)中国作家的精神还乡史·诗歌卷》等国内外数十种重要选本,并被翻译成英、日、德等多种文字在国外介绍、出版。其理论和创作在新时期文学理论界和海外汉学界有较大影响。文学成就被写入张炯、洪子诚、金汉、孟繁华等众多知名学者撰写、主编的数十部现当代中国文学史。已出版有诗集:《在刀锋上完成的句法转换》(唐山出版社,1999年)、《周伦佑诗选》(花城出版社,2006年)及《反价值时代》(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变构诗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艺术人本论》(与周伦佐合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悬空的圣殿》(西藏人民出版社,2006年)等多部学术专著。此外,还编选出版有多种当代前沿文学思潮选集。2004年聘任西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2009年获首届中国当代文学学院奖。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