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哥尔:第七朵玫瑰
伊凡·哥尔,二十世纪前半期最重要的法国现代主义诗人之一,生于阿尔萨斯的圣迪耶,1912年至1914年在斯特拉斯堡大学攻读法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移居瑞士,在那里结识了罗曼·罗兰、茨威格、汉斯·阿尔普等人,1916年与女诗人克莱尔·斯图德尔相遇,后在1921年与之结为伉俪。哥尔于1919年至1939年间居住在巴黎,其间他与阿波里奈及其他超现实主义诗人、艺术家过从甚密,并认识了詹姆斯·乔伊斯。1939年,哥尔为避战祸而移居美国,1943年至1946年在美国创办了文艺刊物《半球》,他此间的合作者有安德烈·布勒东、圣-琼·佩斯及亨利·米勒等人。1947年携妻返回巴黎,1950年2月27日死于白血病。
哥尔的生活与创作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度过的,因此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他共有十多卷诗作,从总体上体现出从表现主义到超现实主义这一转变过程。他的早期诗作富于表现主义抒情性,并渗入他晚期作品的超现实主义精神中;他的晚期诗作比较朦胧,深入到人类精神、自我、梦幻和死亡的领域中进行探索。他以自己对超现实主义的理解方式去创造“超现实”,用新的联想、意像、隐喻去写作。他对现代诗歌的重大贡献就是他的诗歌作品有助于现代诗歌感觉的形成。
仿佛从恍惚的梦游迸溅而出的一道闪电,伊凡·哥尔的诗歌照亮了二十世纪初叶的世界诗歌版图。在前后两次世界大战的阴霾之间,他用充满爆发力的诗歌深入自我的存在之中,不仅展现了诗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矛盾,同时也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敏锐的诗歌感觉,拓展了诗歌的表现空间,使得那些复杂的个人经验与谜样的内心世界有了一个崭新的突破口,从而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表达。在1920年代的巴黎,伊凡·哥尔作为表现主义运动的领袖之一与超现实主义的倡导者,不仅推动了现代诗歌的进程,同时以那些震撼人心的诗歌为人们献上了一朵瑰奇的玫瑰。用法语和德语两种语言写作,不仅使他的诗歌自然地具备了法语诗歌那种狂放、自由的精神,同时又吸取了德语诗歌那种深沉、内敛的品质。德国表现主义诗人特拉克尔作品之中那种如画如歌的优雅氛围在他这里得到了继承与发展,他将其融入超现实主义诗歌那种充满狄奥尼索斯精神的梦幻般的情境之中,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表现手法。在表现主义的抒情意味与超现实主义的神奇氛围之间,他拥有了自己独特的声调,从而发出了一种类似于金属合鸣的铿锵有力的声音。
尽管他是孤独的,但他的脚步是坚定的,因为他深知自己前面的道路,
第七朵玫瑰
第一朵玫瑰是花岗石
第二朵玫瑰是红葡萄酒
第三朵玫瑰是云雀翅膀
第四朵玫瑰是铁锈
第五朵玫瑰是怀念
第六朵玫瑰是锡
而第七朵
最为娇嫩
那信仰的玫瑰
那夜之玫瑰
那姐妹般的玫瑰
只有在你死后
才会长出你的棺材
董继平译
主人无名
我死去的心灵常常在夜里吱嘎作响
如同一个古式壁橱
梦见它樱桃树的青春年华。
于是我再次伸出我的褐色枝条
铺展我的叶片之手
在鸟语下摇动。
我投影于你的草场上
我用蓝色影子抚摸你
在红樱桃里把我的所有血液
都抛向你。
白日里我闭拢睫毛而伫立
如同一所被遗弃的海边别墅
它的主人无名。
董继平译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