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唐晓渡:我们这代人都有病 顾城在撤退时出了问题

2013年11月14日 19:12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徐鹏远 吕美静

核心提示:为纪念顾城逝世二十周年,凤凰网文化倾力制作了国内首部顾城纪录片《流亡的故城》。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拜访了很多顾城的老朋友,他们回忆曾经的点点滴滴,也感慨时光荏苒而生命易逝、世事沧桑。如今他们都已人过中年,每个人的名字都算得上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重要一笔,因此无论是关于顾城的往事,还是自身对于诗歌和人生的思索都有着极高的价值。但因为纪录片的时长所限,不可能每位嘉宾的对话都完整呈现,因此我们将会在未来的年代访中陆续登载。

本期,著名诗歌评论家唐晓渡先生对话凤凰网文化,回忆了他所认识的顾城以及两人之间的交往。他说自己1987年与顾城最后一次见面,顾城要请客,自己因为有事没去,顾城不高兴地说:“你今天要不吃我的饭,你可能就永远吃不到我的饭了”,却不曾想一语成谶。话至此处,唐晓渡有些哽咽。唐晓渡说:“成长在畸形人文生态下的我们这代人都是病人,只不过程度不一样。顾城不是一个对抗性的人,但他确实是一个极端,所以在撤退时出了大问题。”对于顾城的死亡事件,他说:“我从来怀疑形而上的死”,“诗歌在本质上并没有教导我们极端和死亡。”

(对话人:徐鹏远 吕美静)

顾城很注意自我形象 与谢烨确实是一对金童玉女

凤凰网文化:顾城好像总喜欢穿一件中上装的上衣。

唐晓渡:他穿一个灰的,灰中山装,而且只要可能,那个风纪扣一定是扣着的。那个在我们即便是1980年代初,大家也很少穿这样的衣服,再说那个当时包括杨炼什么都是足够时尚的。他不苟言笑,然后穿的那个,目光比较清澈,看起来目光清澈而且比较纯粹但是有一种迷茫,一直到他发明了他那个帽子以后,这才破了他这个形象。我认为,我回去想这个事,我觉得其实顾城是一个很注重自我形象设计的人。当时不觉得,当时就觉得他好像这人很拘谨,怎么老喜欢穿这个毛式制服,后来我知道他有两三套一样的衣服,春秋天、冬天他都穿这一套衣服,可以换着穿,他是通过这个强化一种形象,强化他的形象包括色彩,给你留下一个很深刻的印象。这个帽子在当时是绝对先锋的,而且很有张力,就像一个人穿着扣着风纪扣的中山装,突然戴了一顶很怪异的帽子,很有张力,所以我想顾城是一个心思很缜密的人,是一个很注意这个自我形象的人。

凤凰网文化:那个时候他跟谢烨一直在一起?

唐晓渡:谢烨跟顾城几乎是形和影的关系,从我第一次聚会也许没有谢烨,但是此后我觉得只要顾城在,谢烨一定是在,而且谢烨是我见到的唯一的一个,就在我的记忆里面他们在(一起)。1987年走了以后,我们实际上没有再见过,就在那几年里面,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谢烨永远用着崇拜的目光看着顾城的。比如说蝌蚪对老江河她也很崇拜,但是在我们认识的时候还能看到崇拜的些许,就是看你的目光是很关注跟神往的,你知道这个表情都是聚集起来的,五官都向一点集中,所以含着笑是那样的,谢烨是一直到最后,我说的最后是1987年以前,顾城说话的时候谢烨都是这样看着他。

我当时记得1987年是在昌平有一个会,那一次晚上在我们宿舍里面,那时候还是几个人住一个人宿舍,三四个人,是老平房,然后搁着床,像招待所一样。然后谢烨是一晚上都是这样看着顾城,因为顾城一会儿站起来说话,因为那个聚会比较放松……我想不是1987年,他那个时候已经写出了《颂歌世界》,也许是1985年或者1986年。他是把《颂歌世界》油印好了发给大家,所以那天晚上都在谈《颂歌世界》,他也一会儿站起来朗诵一下,一会儿发表一下看法。谢烨就是一直这样看着他无限神往、崇拜、拥护,不是赞成是拥护。那时候我们虽然用调侃的方式觉得这也是一对金童玉女,因为顾城很清纯,谢烨是单纯,单纯得不得了,对顾城是完全言听计从,没有见过谢烨说顾城,不要说反驳了,就是有歧义或者是另外提出自己的看法都没有,就是永远顾城说什么她都跟着的。

所以后来舒婷有一次跟我讲,她问我你最后一次跟顾城是什么时候见面的,我说是87年他走前夕,她说你要是后来见到这两个人,你的印象肯定就不是这样。我说为什么,她说后来谢烨就成了另外一个顾城。我说什么意思,她说就是在所有的公开场合,都是谢烨说话像他的发言人一样,而且她说话的口气、用语都变得跟顾城一样,顾城基本上不说话,因为顾城拒绝学英语,而且特别有主意,我们喊她谢会计,谢会计特别有主意。我说还真不能想象那样一个谢烨,就是我记忆里面的谢烨是那个样子的,因为她本身也写诗,她和顾城的爱情也经历了曲折,家里面不同意,但是她毅然的像五四时期的青年一样跑到北京跟顾城了。这个我讲的就是说,他们俩在一起确实有一种金童玉女的感觉,谢烨也是一个很单纯的人。

打印转发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