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当怎样看“敦煌”
樊锦诗:这些成绩绝不是我一个人或者我们这一代敦煌人可以做到的。
其实早在敦煌研究院成立前,就有一批知名学者在为敦煌学而奋斗,比如罗振玉、胡适、郑振铎、王国维、陈寅恪、刘半农等。上世纪三十年代,他们发现众多“敦煌遗书”流散海外,一些学者就跑去海外,整日埋头在博物馆和图书馆里,抄录、拍照、研究、编目。向达从英法博物馆中一个字一个字抄写回来的资料有几百万字;王重民在法国国立图书馆拍摄了3万张关于敦煌遗书的微缩胶片;姜亮夫从巴黎跑到伦敦、柏林,每拍一张胶片要付14法郎,为了尽可能多拍一些,他就喝米粥、嚼面包干。这些人是想用手中的笔把那数万件遗书“搬”回来。
解放周末:那个时候,敦煌学就如陈寅恪所说,是“伤心学”。
樊锦诗: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的发展是和历史同步的。国家兴旺,它也兴旺;国运不济,它也不济。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在1944年,那时候敦煌破败不堪,时任所长的常书鸿先生靠“拉沙排”清除数百年积存的流沙,用手把被泥沙埋没的底层洞窟一点一点清理出来;用“讨”来的钱修起一道2米高、2000米长的围墙,把羊群、窃贼和沙暴阻挡在石窟之外。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都没有放松过研究。
解放周末: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敦煌人面对着艰苦的物质生活和苍茫戈壁的寂寞,却脚踏实地做出了令世界钦佩的成就。事实上,不仅敦煌学的研究,我们的文化建设太需要这种“敦煌精神”了。
樊锦诗:敦煌能不能保护好,关键靠人才。光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没用,还得有人去操作。我常说,在敦煌就爱敦煌,对敦煌有一种感情,不然就没有资格在这里工作。现在的这代年轻人,他们面对比我们那个年代更多的诱惑,能守住寂寞,不容易。
一样的道理,我们的文化建设能不能搞好,中华文化能不能可持续地、富有创造性地传承下去,关键同样在人才。如果有文化传承者能从“敦煌精神”里汲取一些能量,那对敦煌来说,也是一种宝贵的意义。
相关专题: 中华文化怎样“走出去”论坛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