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服务文化成果展各省典型人物之广西
黎敏兰先进事迹
黎敏兰,女,汉族,中共党员,广西梧州市藤县人,大学本科学历。2008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随后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服务,服务期结束后仍心系瑶山,难忘大化并于2010年7月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民政局成立注册了野百合公益联合会(官方网址为http://www.ybhgy.org),继续服务大化的教育、医疗、扶贫。四年多来,黎敏兰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倾心帮扶山区贫困生完成学业,关爱空巢老人、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残疾人,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黎敏兰心系群众,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以良心书写至诚的人间大爱。她筹措善款让1000多名瑶族学生吃上免费的营养餐;助养了60多名单亲孤儿;资助了5名高中贫困生;黎敏兰让七百弄乡弄合村花围屯13岁的独脚女孩姚英妹站立起来,并为之筹措6000元助学金;筹措资金救助因摔断手臂而需要紧急救助的的韦旺兵及蓝贵两位小朋友;长期照顾七百弄乡单亲残疾孩子罗小荣的学习生活所需,并将之接出大山,送到大化县城学校上学……她的身影时常出现在神奇的喀斯特地貌的千山万弄之中,被誉为大石山区里的“爱心使者”,山里的孩子崇敬地喊她“小黎姐姐”,大人亲切地唤她“爱心姑娘”。
一、情系瑶山,关爱农民工子女,留下青春足迹。
2008年8月中旬,黎敏兰首次走进峰峦林立的七百弄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大化山区贫困的现状和原因。那一次,她去的是戈丛村,她感到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沉重:山区交通闭塞,群众居住分散。一些学生上学要翻山越岭,有些甚至赤脚上学;山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一些校点课桌椅已经破烂,甚至讲台是用几块木板拼起来的……后来了解到,因为恶劣的地理条件和有限的生产资料所致,大化瑶族自治县每年的外出务工人员很多多,他们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时,在农村也产生了一个人数众多而且特殊的“留守儿童”群体。在和农民工子女交流中,了解到,很多山区的孩子感到孤独,生活没有着落,情感极度缺乏。
那次调查后,黎敏兰萌生了一个念头:帮助山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帮扶山区贫困生成就学业。但是,整个大石山区到底有多少个教学点、多少个贫困生需要帮助?此后,调查走访成为黎敏兰志愿服务的重要课题。
每至周末,黎敏兰就租用一辆柳州微型汽车,带着一、两名志愿者向七百弄、雅龙、板升等贫困山乡进发,然后徒步进山,每天常要走十多公里。下乡就意味着经常要走陡险的羊肠小道,不规则的路石松动不稳,一侧是陡峭的300多米深的垌场。同行的志愿者两腿打颤,冷汗直流,害怕得爬着走。但个子瘦弱的黎敏兰走得很稳健。她说,她走惯了。有时进山,一待就是几天。黎敏兰随身背着一顶帐篷,她与一起下乡的同事白天走访,夜宿帐篷。
“如果没有来到这里,她的人生轨迹将会少了一道光环,内心深处竟会少了一份社会责任感”。黎敏兰一直对教育感兴趣,也始终坚持思考教育问题,为了帮助山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帮扶山区贫困生,尤其是贫困的农民工子女成就学业。三年年多来,在这个共和国最年轻的瑶族自治县到处都留下了黎敏兰的脚印和汗水。她记忆犹新的仍是下乡时那酸得重重的双腿,十个脚趾头磨破了皮,血水染红了白色的登山鞋的刺骨的痛,还有那全身散架的感觉,还有冒着雨在陡直的悬崖壁上攀爬时的惊心动魄。
黎敏兰还随身带着一张大化地图,每走访一个山弄,每到一个村屯,她就在地图上画一个圈,至今她走遍了大化瑶族自治县16个乡镇的千山万弄,已在地图上画了500多个圈,徒步翻山越岭约5000多公里,深入山区学校100多个,走访农民工子女中的贫困生近2000人。她将爱心播撒在大石山区,山里的孩子崇敬地叫她“小黎姐姐”,大人亲切地唤她“爱心姑娘”。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将其称大石山区里的“爱心使者”
二、心怀瑶山留守儿童,促进城乡少年儿童进行交流互访活。
“读书,是孩子们走出大山、走出贫困的捷径。”拓宽山区孩子的视野,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是关爱农民工子女最关键所在。为此,2011年元旦,她带下柳小学11名留守儿童到南宁参加了“大手拉小手--南宁城市小学与大化留守儿童共度元旦”文艺晚会活动,并获赠30000余元的学习、生活用品。
黎敏兰说:“物质上的帮助是不够的,还要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上的追求。”在助学活动中,黎敏兰了解到,大山里的留守儿童,很少有人走出山外,他们渴望看到山外的世界,渴望与城市的孩子交流。为此,2011年11月27日,黎敏兰引导南宁幼儿园、小学生及其家长共90多人,到大化贡川乡办学条件较为艰苦的下柳小学开展“温暖同行”活动。向下柳小学留守儿童捐赠图书、文具、棉被、衣服等爱心物资,让孩子们一起开展游园、文艺表演、讲故事、书写心愿,一起吃团圆饭,大家交流互动,增长见识,增进友谊。
她通过多方渠道联系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让她们的瑶族孩子亮相东方卫视慈善节目《闪电星感动》,与电视明星进行心灵的交流,并且带他们到上海参观世博园、科技馆……让他们拓宽视野,。
三、热心公益事业,持之以恒做贡献。
1、成功引进“麦田计划”,扶助山区教育。
2008年12月,黎敏兰结识了中国麦田计划公益组织(即广东省麦田教育基金会)的创始人--莫凡,借助于网络信息平台,黎敏兰就大化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情况与其进行了多次深入交流和沟通。随后的两年里,黎敏兰利用网络,得到了中国麦田计划等公益组织和一些爱心人士的积极响应,他们先后在雅龙乡盘兔小学、尤齐小学、七百弄实验中学、弄京小学、古河中学、民族中学建立“麦田图书室”,捐赠图书20000多册,课桌椅500多套;在七百弄实验学校建立“麦苗班”,对“麦苗班”的60名小学学生从四年级到初中毕业给予资助,资助款26.4万元。2011年又相继在雅龙乡开展为期三年的“天使助学”计划,引进30多万元资助50名成绩优秀的学生。
2、创立野百合公益联合会,为山区孩子送去一缕“爱的阳光”。
黎敏兰有一个美好的愿望:让山里的孩子像野百合一样拥有烂漫的春天。她说:“她这个人比较感性,看到困苦的,尤其是遭遇灾难不幸的人们,她会流泪;看到她的帮助能给别人带来快乐,她就非常快乐。”她说:“她们的使命是让西部孩子拥有美好的春天。”
“公益事业是一座桥梁。一端是慈善的甘露,一端是生长在贫瘠而干旱的石缝中的野百合。”黎敏兰说。一句朴实的话语诠释了她创建并以“野百合”命名公益组织的含义。为了继续自己的志愿之路,将服务工作往专业化方向走。黎敏兰在大化县民政局注册成立了野百合公益联合会并任理事长,用爱心执着地帮助瑶山贫困孩子改善学习、生活条件,让他们健康成长。
记者曾询问到“野百合”这个名字的来历,黎敏兰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去年春天,黎敏兰去七百弄乡戈丛村看望一个12岁的残疾的孤儿。在这个孤儿一个人住的山洞旁,几朵野百合在迎风招展,这让黎敏兰茅塞顿开,就以“野百合”作为自己的公益联合会的命名。后来,这位孩子一直让她牵挂着,今年黎敏兰还特地把他接到县城学校上学,方便照顾他的生活学习。
现在,注册加入公益组织的志愿者已发展到一万多人。野百合公益在深圳、南宁等市设立城市工作部,在本部大化设立捐助项目部、推广部等部门。于是,在城市与穷山之间,时常飘忽她疲惫的身影。她组织志愿者走进企业、机关、高校,举行演讲、报告、图片展……激发大家弘扬美德,心手相牵帮助贫困孩子成长。截至2012年3月,联合会共筹措并投入扶贫资金和物资50多万元,累计实施扶贫项目8项,受益学校20所,收益贫困群众超过7000人,社会知名度、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高,已经成长为市内扶贫领域最大的公益组织,在2011年被选为河池市新社会组织示范基地,其中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更是入选2012年团中央典型案例资料库。
2008至今,黎敏兰已在大化大石山区开展助学活动100多次,引进贫困生救助资金160多万元,捐助冬衣、棉被、鞋子等救灾物资30余吨,志愿服务5000人次。黎敏兰期间多次被评为大化县“十佳优秀志愿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2010年获得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银奖奖章,2011年获得河池市首届道德模范提名奖,2012年获得“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称号。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广西频道、广西日报、广西文明网、中国青年网、河池共青团网、广西人民广播电台、河池电台、南国早报、河池日报、大化电台、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网等新闻媒体多次对黎敏兰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相关专题: 志愿者服务文化成果展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