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最有名记者黄裳“没有人能写他那样散文”
秦颖(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部总监,《随笔》前主编):
我和黄裳先生直接交往的时间并不长。知道黄裳先生是1980年代初我在上海华东师大历史系读书的时候,我读了他的《榆下说书》,从此非常喜欢他的作品,非常崇拜他。2004年我到《随笔》后,因黄裳先生是《随笔》的老作者,要跟他约稿,我就有了可能接近他。大概在2005年,第一次登门拜访他。后面还登门拜访过两次,更多的是书信的交往。
给我总的感觉,黄裳先生不善言谈,但非常机智。最开始也许是不熟悉,到他那里去,感觉他话不多,总是静静地听你讲,然后在你谈的过程中他会等待,等待你有能够打动他的兴奋点、激起他兴趣的一些话题,但他接过话题话也不多,也就几句话,然后继续听你讲。
话虽不多,但他人很亲切,他一旦回应你的话,让人感觉既幽默有趣,又非常敏锐。比如我第一次去拜访他,谈到接手《随笔》后压力很大,希望他能多给我们写稿。他突然说,我的压力也很大呀,要稿的压力。他说实际上问他要稿的很多,但他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写文章,而是找不到题目,他是有题目就写起来很快。他思维敏捷,虽然不上网,但对外面的事情了如指掌。有一次到上海开会,是朱大可他们组织的第一届“当代大众文化批评研讨会”。会后我去看黄裳先生,聊起会上的一些话题,比如白烨与韩寒的口水仗,他一下插进来说,还有更新的呢,说写《退步集》的陈丹青跟《三联生活周刊》的朱伟对上了。我一下惊住了,这么新的消息,网虫都没说起,他怎么就跟我谈起了呢。他虽然不上网,但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很关注,对现实很关注,非常敏锐。去拜访他,我感觉压力很大,要找话题,但一旦击中了他的兴奋点,他马上会回应,马上会跟你聊起来。
我第一次去黄裳先生家,给他拍照片,反差太大,从技术层面来说拍得很失败,但中间有一张效果很好,将黄裳先生独特的气质拍了出来。第二次登门拜访时,提出再给他拍照,他说不用拍了,我就跟他谈一些过去的事情,比如他解放前在《中央日报》做记者时爱看京戏,曾经写过一本《旧戏新谈》。我记得自己当时问他这一生最愉快的时候是哪个时期。他说是在南京做记者的时候,晚上看京戏写专栏,出了一本集子。谈得愉快,我又提出给他拍照,他爽快答应了。可第二次拍的照片虽然清晰,但却没有第一次的效果好,没能把他的神采拍出来。我在《随笔》做主编的四年,黄裳先生基本上每一年都会给我一篇稿子。我记得第一篇是《雨西湖》,他给编辑部写来信纠正文中的几处错误,并说是因为他自己字迹潦草造成,并说他以前做过校对,习惯“挑错”,请我们不要介意等等。这次通信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黄先生非常严肃认真,对我们这些年轻一辈非常爱护关心。
相关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频道推荐
商讯
48小时点击排行
-
64620
1林志玲求墨宝 陈凯歌挥毫写“一枝红杏 -
42654
2曝柴静关系已调离央视新闻中心 旧同事 -
37237
3人体艺术:从被禁止到被围观 -
28599
4老战友谈王朔:在新兵连曾以“神侃”天 -
21714
5李泽厚5月将在华东师范开设“桑德尔式 -
19652
6作家李翊云推新作 曾称莫言某作品“像 -
15979
7独特而温暖的画作 -
8591
8刘益谦举证功甫帖为真 称上博专家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