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文化 > 活动

陈书娣:“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李旭堪称楷模


来源:雅昌艺术网

人参与 评论

13年青年艺术家厉槟源异军突起,“我有病”系列在崔灿灿的策划下,让世人观测到行为从事件发生到艺术的转折,使这个年轻黝黑的南方青年艺术家以惯常都市人不易接受的方式,将行为得到另一种视角的阐释(虽然以裸奔

13年青年艺术家厉槟源异军突起,“我有病”系列在崔灿灿的策划下,让世人观测到行为从事件发生到艺术的转折,使这个年轻黝黑的南方青年艺术家以惯常都市人不易接受的方式,将行为得到另一种视角的阐释(虽然以裸奔行为加上影像以及装置三者杂糅并不新鲜,但青年艺术家以重复老路来展示某个新概念的勇气值得褒扬)。13年秋我曾与厉槟源对话,他戴着墨镜始终不肯摘下来的年轻的脸活泼而夸张,那种极其强烈的表现欲几乎从瘦削的皮囊里破壳而出。艺术家可能受限于时代与旧有表现方式,但这种激烈炙热的诉说欲,也许能够帮助他寻找到更持久有力的路。

2011年成立的“无关小组”显然是带有知识分子色彩的艺术组合,其成员身为90后实在难能可贵。我个人尤其喜欢他们在作品《行走》,他们试图将艺术行动从为了表演而进行的表演转化为一种非表演性的日常行动,从中我解读到他们持续进行的集体行动里表现出来的千人一面,在栏杆里受限的人生,那些沉默而挣扎的脸;我喜欢他们集体向右看的无意识,他们在水中行进的漠然表情,那些干净面庞里的另一种可能性。也许造成的艺术效果部分来自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必然来自于他们潜意识里的惯常分析的结果。在阅读这组作品时,我甚至可以感觉到他们从高空冷冷俯瞰的目光,我对这个组合寄予希望。

如果年度策展人评选,是通过历来作品呈现一个最终结果,而不是单看13年这一年展露给世人的成绩,栗宪庭+刘骁纯的组合堪称雄壮。此次栗宪庭组合推送的策展作品--于振立“自逐”于我非常熟悉。2011年我受邀前去大连一座山里参观于振立的作品,当时栗宪庭先生也在场。记得那座大山绿荫葱茏,盛夏的酷暑登时杳无踪影。暮色四合,我在山间小溪旁与叶匡政饮酒谈画,小溪旁就是于振立自己搭建的灰白色的砖头房子,四面围墙上,镶嵌着他收集的无数或蓝或绿的啤酒瓶,夕阳投撒,深绿色里尘土飞扬,这座八十年代的灰败建筑仿佛从苍绿丛林里生长出的一朵旧式的菇类,和艺术家后期的抽象作品、以及艺术家饱经沧桑的满面胡茬一起,形成一种极其诡异的造型感。记得栗宪庭对于振立的作品评价非常保守,但栗宪庭漫长的艺术推荐生涯中,因为其深重的“教父”色彩,已然将推介本身当做职业之外的动作,加之艺术家“殉道”式的18年山间隐居生涯,与为寻路而做出的种种努力,所展示出来的痴狂与投入,以及山里那堆破酒瓶,打动了栗宪庭最后一根心弦。

策展人李旭13年做的“时代肖像·当代艺术30年”,反映了30年来中国人的肖像与时代变迁。这毫无疑问是一次极其庞大而具有影响力的大展。一般说来,做汇集性大展很容易造成庞杂而散乱的结果,但李旭这次主体性十分聚焦、明确,同时又充满魄力地将30年来艺术大家们汇集一堂:117人的三百多件作品,囊括喻红、何多苓、陈丹青等艺术家。他又试图将历史文献、影片放映加入,特别添置纪实摄影与文艺访谈,在回溯艺术家们的创作心路中,将艺术家的主观投射与现实反应加入展览。这次策展气魄大开,尽管创意上并没有推陈出新,但作为年度策展大奖,他13年的表现堪称楷模。

作为文学家和诗人的朱朱10年前开始进入策展领域,13年的策展作品“轻逸”,朱朱做出了跨界选择,从影像到装置到油画到水墨,让艺术家徐累、刘野等隔空对话。当然朱朱在前几年表现也十分抢眼,他曾游走于宏大与精微之间,如接受吕澎的邀请加入“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的大型展览、包括尹朝阳的“正面”展览等。近几年他也比较关注年轻艺术家的展览。朱朱给人留下的印象不仅是他十年间的坚持以此为职业,还在于他诗人气质里的敏锐与独树一帜的艺术评论风格,脱离了科班出身艺术评论的限制,与生俱来的文人情感与批判精神。中国当代艺术能够发展唯一的出路只有包容,上帝之眼绝不存在,没有人可以俯瞰。

就在2014年初,我曾在腾讯网文化频道极力推送了一组蔡广斌的水墨作品《自拍·他拍》,并对艺术家做了详细的剖析和研究。画家的人物画功底扎实,本是科班出身,在这组作品里因为刻意过分的水墨晕染忽略了几乎全部线条,将水墨本身的柔软与水汽氤氲浮现,这其中才隐隐约约浮现出作为人本身的存在。我并未感觉到介绍言里所说的所谓“压抑、视觉的倾斜”,而是人,尤其是中国人,线条模糊,面孔朦胧,毫无个性,置身于这朦胧一片的灰白黑中而并不自知。这种自拍,遑论说是一种集体的无意识,沉浸在对自我的关照、实则对自我的极度忽略里,并将这两种生存状态打造成强烈反差。这是我所理解的蔡广斌。在旧有传统水墨里,蔡广斌打造了一个自己的天地,突破了陈旧形式的水墨表现样式,同样是关注人,但这里艺术家所关注的人本身是另一种存在。

年度油画大奖中,作为我湖北美术学院师长的尚杨毫无疑问是头号大师。他最为令人称道的精神不仅在于持之以恒的突破自己与艺术革新精神,还在于他为人的谦和以及谦和背后的个人选择。尚杨2013年作品《浴竹图》摒弃传统文人画里的梅兰竹菊,而使用工业社会里的泥土、喷火枪将材料与平面绘画合二为一,黑暗底色的石头森林里力图突破而出的干燥植物,令人反思在生物文明与大干快进时代的冲突下文化与艺术的生存、肉体与现实的感应、摒弃了工业产物之后人类文明的繁衍担忧,生之欢愉死之静痛。尚扬的艺术在经历了当年的“尚扬黄”向“大风景”及后来的“董其昌计划”的转变之后,其从无到有的自由创作状态被朱青生称之为“第三抽象”,他就是可能超越当代西方艺术的有力实践者。

喻红作为一个时代的偶像人物,不仅源于她艺术上的独特表现,她作为一个女艺术家独特的气质和美感也征服了几乎所有的学院少年。我熟悉她从《自画像》到《目击成长》到《林中孕妇》再到她现在的所有作品,以及她忠于苏派写实的笔法。2013年底,喻红的“忧云”系列在长征空间开展,长达18米的宏幅巨制不仅展示了女画家无与伦比的阔达胸襟,也展示了中国社会的当下人间百态,大开大合中有细腻解读。她在女性描述中有重复的面孔,她愿意将这种自我投射到这个时代转变中,她自己也曾说过,“在威权政治到商业社会,貌似自由、多元,实则被强有力地控制”,那么她现在的笔也在坚持绘制着这被控制的一切。喻红的画风与整个中国环境密不可分,加之她身上带有的旧式知识分子印记,以及面对时髦环境所呈现的持续接受的态度,糅杂在一起,奉送给世界。

与喻红作品一起入围的是画家忻东旺,之所以把他们俩放在一起做比较,是因为他们在同入围画家中类型比较类似。忻东旺2013年的画作“相由心生”,同样表现各行各业千姿百态,同样是写实画风并与社会结合,也表现了社会批判与人性关怀。忻东旺于2014年1月去世,让我们默哀。

作者简介:陈书娣,2003年获湖北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硕士学位;发表小说若干;出版《世界建筑一百》,主编《知识分子与中国社会》;曾任杂志人物编辑、凤凰网文化频道副主编,现为腾讯网文化频道主编。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杨海亮]

标签:李旭 时代肖像 当代

人参与 评论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