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张晓刚,内敛沉着、温和平淡,与他那些标志性的作品一样安静且散发着力量。51年前的春天,他出生在古城昆明,父母都是国家干部,5岁时同家人一起移居成都,并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张晓刚曾经这样描述那时的他“我在孩子中间不善言表、落落寡欢,唯一的爱好就是一个人“瞎画””。随着年龄的增长,张晓刚越发喜爱绘画。上个世纪70年代张晓刚又同父母移居回云南,并在机缘巧合下遇到了他的启蒙老师水彩画家林聆,开始系统的学习素描、水彩、阅读西方艺术史。谈到他的启蒙老师,张晓刚说,那是他最尊敬人,把他带上了艺术创作的不归路。“那时我17岁,既是他的入门弟子也是得意门生,那个时代找人学画很不容易,他不要任何报酬,但对我非常严格。” 两年后,高考恢复,张晓刚考入了令无数人羡慕的四川美院油画系。张晓刚的艺术旅程由此开始,但并不一帆风顺。他一直都没有很好地融入那所学校,美院期间从学习前苏联的现实主义艺术起步,但他很快就迷上了西方现代艺术,尤其对后印象派大师其推崇。受到梵高、米勒的影响创作了毕业作品《草原组画》系列,作品色彩缤纷,他描绘绵延起伏的草原上生活的藏族及自然风光但却与当时盛行的“乡土现实主义”趣味不符,连学校的审查都没通过。“毕业时我跟同班同学已经大相径庭了,”张晓刚回忆起自己的大学时代是在孤独与默默无闻中度过的。
毕业后因无法分配到工作单位,张晓刚自己找到一家玻璃制镜厂做建筑工人,后分配到昆明市歌舞团做美工。这期间他一直没有放弃创作,并且研究西方艺术理论及哲学,《幽灵》系列作品就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那时的张晓刚身边没有阿谀奉承的献媚,没有鲜花掌声的慰藉,但他对艺术的追求却从未放弃。1984年张晓刚与朋友一起自费在上海、南京办展览,这是85思潮中最早自筹资金办展的展览之一,随后他又与朋友在昆明创立“西南艺术群体”。慢慢地他的作品开始被策展人、艺术机构所关注。两年后他回到四川美院执教,期间他的作品参与了国内重要的展览《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国当代文献资料展》、《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油画双年展》、《后89中国新艺术大展》等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张晓刚找到了第一家合作的画廊——香港汉雅轩。与画廊签约后,张晓刚开始做一些肖像画的实验,偶然翻看父母的老照片,受到极大的触动,开始了新绘画的探索。画廊创始人张颂仁回忆说“当时张晓刚画了“大家庭系列”第一张,当我要把这件作品拿去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圣保罗双年展时电话给张晓刚,问他起个什么名字?张晓刚脱口而出:“大家庭吧。”自此,“大家庭”也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象征符号”,张晓刚也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倾向定位。
艺术上的突破
“《大家庭》系列作品之前我是不断追求变化的艺术家,总在寻找一种突破的可能性。那会儿的艺术追求方向不是特别地清楚,《大家庭》以后好像有一种“东西”开始清楚了,同时我也希望自己的艺术与我个人气质、心里结构、受到的教育等等这些我敏感的东西保持密切的关系。”正如张晓刚所说,《大家庭》之后他真正地进入了关注历史的状态,但是他所说的历史概念不是社会学的历史,而是他内心的发展轨迹。
“经过这么多年的创作,我发现自己对正在发生的,或是将要发生的事不敏感,过去的事反而会慢慢地体会其中的微妙。”张晓刚的艺术一直采取保持距离的方式,这样一位内心独白式的艺术家,就像作家里面的卡夫卡,不是简单地从社会学的角度去关注问题,也不属于观念型的艺术家,更不属于形式语言的(装置、材料等)领域,张晓刚说自己要的是观念之后的叙述。这种叙述需要时间,需要内心的感受。曾有评论说张晓刚始终在过去的生活中挖掘东西,但他则说,“我不是要真的去还原历史,或者记忆,我只是借用它们,来表达人的心里的一种状态,或者是对生活得理解,对某一类人的某一种体验。这样就从《大家庭》、《失意与记忆》、《里与外》、《绿墙》这些系列作品中走过来。”很多时候觉得张晓刚的作品不能看一件,只有《大家庭》好像是一个定格的东西,可以看一件。新的作品更像日记,一个系列的作品看下来印象会更加深刻。但单看一幅作品感觉它好像总在移动,可能这正是艺术家所希望的,让作品达到流动的状态。
2009年雅昌艺术网发布的《拍卖市场年度调查报告》公布了2008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最高的中国在世艺术家排名,51岁的张晓刚以3.01亿元的总成交额取代去年榜首吴冠中,排名第一。面对这些成就,张晓刚表现的很漠然和不解,“我不会因为有了这么高的价位之后,就要去保住这个价格,就要去画一些和这个价格能够匹配的东西。这个不是我创作艺术的本意。拍卖火起来的时候,其实我已经走的很远了,《大家庭》已是10年前的作品。媒体有很多误解,别人都说我在画钞票,艺术给我带来的快乐远大于金钱。”
近日张晓刚正在为个展忙碌,新作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媒介,在不锈钢的平面上创作,他说材质的更换源自一次展览,2005年策展人黄专邀请张晓刚参加他策划的展览,但是有个要求,不准用绘画作品。“这个对我来说难度比较大,因为我是一个画家,后来我想画不了,就写字吧。因为写字对我来说,也是生活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那次的创作灵感来自电视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但很多人在看电视的时候心可能在另外一个地方。张晓刚发现这种生活状态很有意思,电视里面每天都在输出很多价值观,人们接受这种价值观的同时,其实内心会产生一种矛盾。张晓刚想让照相机和他一起看电视,拍电视节目,在照片上写日记,或者喜欢的书,两个完全不同的描述方式,把他们合并在一起形成一种奇怪的对比。2005年开始张晓刚一直在创作这系列作品并且持续到现在。他曾考虑过用镜子做平面,但镜子太容易打碎,于是他把材料转化到不锈钢上面。正在创作的作品张晓刚想更多的结合手稿,利用工厂的丝网油印放大到不锈钢上面,然后在上面继续创作,有日记和手绘,张晓刚一直想把文字和绘画结合在一起。可以读的绘画,是他未来创作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