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勇娣
“幸福”,正在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日前,由上海市工商联温州商会、温州市侨商协会主办的 “感悟幸福·2011”海内外温商论坛在松江大学城内的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温州商人代表和各界人士参加,大家一同探讨幸福的真谛,以及如何构建幸福企业、幸福人生,乃至幸福社会。而这些精英人士关于 “幸福”的亲身经历和真实感悟,也给许多人带来触动和启发。
世界上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既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而是一个很小的国度不丹。当天,不丹的国师卡玛尤拉应邀出席论坛,并向大家介绍了不丹的国民幸福状况。他介绍说,根据一项调查报告绘制出的分析曲线,该国幸福指数最高点是在最贫穷地区,最低点则在比较发达地区。在不丹人看来,大自然对人类具有最好的治愈效果,所以该国的生态森林在人们幸福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房屋、食物的需求得到满足,不丹人更多的希望是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会把大把时间用于文化、游戏,到社区里走走,与家人、亲朋、邻居交流,而不是用来拼命地工作。统计显示,不丹人起床的时间至少比北京晚一个小时,如果睡眠不足,不丹百姓就会认为自己不幸福。
他展示的另一项调查曲线显示,在人们年轻时,幸福指数比较高,但随着年龄增长,幸福指数逐渐降低,到了50岁,指数又慢慢升高了,呈现 “U”型。这是因为,随着年纪渐长,人们开始进行调节和反省。这也充分说明,较好地管理情绪,快速减少愤怒、恐惧等负面情绪的影响,也是提高人们幸福感和整个社会幸福指数的重要方面。
幸福,与物质到底是什么关系?人们会因物质的满足而幸福,还是会为物质所累?中国天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天乐坦言,自己在创业初曾想过,等赚到钱就幸福了,但现在,可能有钱了,但幸福不再是简单的一件事情,而成了个系统的工程,这个系统工程里因为还有一些没有做好,所以总觉得幸福还比不上创业初期成功的那一瞬间。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指出,幸福是重大的需求满足以后产生的愉悦,包括物质、情感、精神等多个层面的幸福,而物质层面的幸福感往往是短暂的,刺激效应逐渐递减的,甚至还有可能是有害的。
还有人认为,幸福就是一种内心的管理。上海美特斯邦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成建认为,无论是从个人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企业角度,乃至国家角度,其实幸福是一个期望值的管理。如果你没有一个很好的期望值管理,肯定是不会幸福的。就我们自己来说,无论是对待家庭,还是对待企业,如果我们总是有高的期望,可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失望,那就不会幸福。如果管好自己的心,把握好自己的心,安抚好自己的心,幸福指数应该会不断提高。有时候,事走在心前面,人们就会纠结和痛苦;心走在事前面,就会很自然,很自如,人们就会幸福。
对企业家来说,到底什么是幸福?徐景安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家只是把追求利润作为他唯一的目标,那么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他会拼命地压低员工的工资,降低员工的福利,可能偷工减料,可能损害消费者利益,也可能在牛奶里下毒。在这种情况下,这位企业家会幸福吗?当然不。如果不只把追求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而是把幸福作为一个理念,整个过程既在赚钱,又建立起了员工的利益,员工很快乐,消费者也很快乐,那么企业家也会真正幸福。所以,一个幸福企业,第一要股东满意,第二要顾客满意,第三要员工满意。
幸福与慈善的关系,也成为大家讨论的话题。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表示,人们去做慈善,把钱拿出来的时候,为什么总会感觉到幸福和快乐呢?这是因为做慈善的时候,付出了钱,没有买到物质的东西,但得到了精神的满足。佛教中讲的 “施比受更有福”,或是志愿者常说的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等等,都是这个意思。他号召众多的 “富一代”企业家们,让自己的第二代去做“善二代”,做 “善百代”,让财富得到最好的传承,实现最大的价值。高天乐认为,真正的幸福,不是凭空的一个人感觉到幸福,当身边的人脸上有笑容,大家都幸福了,幸福才有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