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文化 > 活动 > 分析评论 > 正文
安乐哲:国学、实验主义与中国文化的重建
2010年09月22日 17:17 国学学刊 】 【打印共有评论0

安乐哲:国学、实验主义与中国文化的重建

作者:安乐哲;梁涛

原载《国学学刊》2009年第2期

【摘要】无论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身份认同,还是从现代学科的设置来考虑,国学热的出现都有其积极意义。儒学与实验主义的交流与对话,是为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而不是彼此间的简单比附。儒家的自我是一种关系性自我,通过发展、改造,仍有其积极意义。中国应学习源自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普世价值,但不应全盘照搬西方的文化模式。过程哲学的出现,为中西文化的交流、沟通,为中国文化的重建提供了重要的契机。

【关键词】国学 实验主义 自我 过程哲学

一、国学:身份认同与学科设置

梁涛(以下简称“梁”):最近国内兴起了国学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就是在这个背景中建立起来的,作为一个外国学者,您是如何看待国内的这次“国学热”呢?

安乐哲(以下简称“安”):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不同的立场来看待它。首先,是“全球化”的立场。“全球化”有两个不同的意涵:其一,是我们所熟知的“麦当劳化”,即启蒙时代以后自由主义式的民主理念、开放市场、理性技术等等。在这一情势之下,每个国家都面临“身份认同”的压力,这是一个大问题,尤其在现代中国。所以我个人认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需要加强“自我了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二,“全球化”的另一个意涵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需要彼此了解、彼此尊重,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全球化。在这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民族身份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国学的兴起,反映的是一种现代的需要。第二个立场是从学科设置上来考虑,我不太清楚中国大学的教育情况,但就美国而言,我认为芝加哥大学是全美最好的大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芝大不仅有历史、哲学、人类学这些专门的学科,而且在单一的学科之上,还有着眼于学科之间沟通的项目(program)。我们知道,不同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词汇、不同的方法,所以学科之间的沟通十分困难,比如哲学的语言就很难与历史学进行有效的对话。芝大的program就是在各学科之间进行融会的一种计划。如果用生态学来做比喻的话,那么一个群落交错的生态区(ecotone)是最丰富、最具生命力的。所以在大学中,国学应该是属于学科之间沟通项目(program)的层次,与单一的学科有所不同,它把各个单一学科综合在一起,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设计。

梁:人大提出建立国学院,针对的就是目前国内教育界照搬西方模式,学科划分过细过窄,各学科之间缺乏沟通的现状。而这一现状与传统学术有很大的不同。比如,中国传统学术讲求文史哲不分家,但现在被划分到不同的院系。还有,传统的经学也被肢解了,《诗经》被放在文学系,《左传》是在历史系,《易经》在哲学系,也有在文学系的,但研究的方法和侧重不一样。而传统学术中讲求“通经”,如果一个学者能“通”五经,就被称为“通儒”,这在当时是很高的称谓了。

安:说得不错,这就类似于对一个汉学家的要求,他要学一些语言,学一些历史,学一些哲学,还要学一些文学,然后就可以从这些不同的视野来理解中国传统。谈到“国学”,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在国外,现在有专门的妇女问题研究、黑人问题研究等等,这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种族歧视这样的实际问题,所以新学科的建立是为了面对一些新问题。就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而言,由于长期受到帝国主义的压力和影响,使得中国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够自信。所以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人都有必要加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了解,实现与传统的对接。

梁:我有一个感觉,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自己传统的理解往往是在引进、学习西学的背景下进行的,离开了西学这个参照系,反不容易对自己的文化做出全面、深刻的认识。

安:对。我个人认为,对现在的中国来说,引进西学是一件相当健康的工作,美国的建立源自移民,所以美国和中国一样,都是讲求“和而不同”的国家,而像英国、德国这类文化比较纯粹的国家,就不如我们具有吸收力。所以开放性和兼容性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如果国学变成了一种保守的东西,只是想保护固有的传统,这就是不好的了。

梁:是的。有人考证“国学”的概念最初来自日本。日本明治维新后确立了“脱亚入欧”的国策,大量吸收西方文化,但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种反弹,一些学者开始担心日本的民族性模糊了,想弄清日本自身的文化是什么。于是就从当时所受的西方文化开始回溯,先是回到传入的中国文化,再回到中国文化传入以前的状态,他们把那个时代的文化叫做日本的“国学”,主要是神道教这些内容。

安:在这方面,日本与中国形成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对立。日本的国粹是排斥外来文化的,而中国的国粹是实验主义型的:只要外来的文化是有益的,我们就利用它;如果是无益的,就抛弃它,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胸怀。

梁:所以人大国学院提出“世界视野中的国学”、“当代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因为你不能没有根;另一方面又要和西方文化结合,学习西方的东西。不过,人大国学院成立后,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既然美国没有自己的“国学”,英国没有自己的“国学”,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搞这个国学呢?你认同这种说法吗?美国有自己的“国学”吗?

安:有,我们有专门的美国研究学(American Studies)。美国研究学不是每个大学都有,但在夏威夷大学,它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机构,主要由文学与历史综合而成,类似芝加哥大学的program。同时,夏大的美国研究学与你们的国学有一点类似之处,就是二者都带有对现代问题的关注,不单限于了解传统,而且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民主化、自由观念、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的关联,即从文化传统的立场来观照现代文化。

梁:这实际是一种双向批判,即立足于现代批判传统,立足于传统批判现代。八十年代,大陆知识分子主要是一种单向批判,立足于现代尤其是西方文化来批判传统,所以比较注重从西方思想中寻找精神信仰,但是后来发现,自由主义并不能够在人生信仰方面提供太多资源。所以到了九十年代,就发生了一些变化,认识到在涉及人生信仰、安身立命的问题上,还要到本民族的文化中寻找资源。

安:对于西方人而言,自由主义也不能解决人生的意义问题。当然,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自由、平等、人权成为了人们的一种共识,也是一种“信仰”,但这主要还是政治层面的,并不能解决人生的全部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解决自己精神信仰问题,是不能离开自己深厚的文化传统。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安乐哲;梁涛 编辑:王勇
凤凰网文化
文化图片文化视频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