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特邀剧目之世界先锋特选


来源:凤凰网文化

第二届乌镇戏剧节10月30日至11月9日亮相乌镇。本届戏剧节以“化”为主题,包含了幻化、发展、蜕变、变化的内涵。这次,乌镇将有17部特邀剧目轮番上演,文艺复兴的全景幕布正拉伸展

万历十五年

 

粤语演出(附中英文字幕)

编剧:胡恩威、张建伟

导演、设计、故事:胡恩威

改编自黄仁宇同名著作

舆论与媒体评论:

“富警世意识的实验剧场。”

—— 徐克

“胡恩威在哪,最新的创意潮流就在哪。”

—— 赖声川

“奇书奇戏……是心理剧,是政治寓言。”

——黄香,《表演艺术评论台》

剧目介绍:

华人世界第一前卫剧团,乌镇亮相。波谲云涌的朝堂之上,势力纷争人心难测,充斥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绷感。明朝万历年间六个人物独脚戏,结合昆剧与多媒体,以公元1587年为坐标,折射历史长河的厚重与苍凉。

剧目概要:

“万历十五年”——中国历史上一个无足轻重、平淡无味的年份。任职“首辅”已满四年的申时行,以圆滑手腕达成“大事化小”的政治成果。然而,这一年并不如想象般四海升平。清算“前任”首辅张居正运动刚结束,崩解了他生前强势改革建立的十年“万历中兴”:抗倭名将戚继光被调职流放;古怪官僚海瑞却得以复职。一场从党派私利出发的人事震动,使得国家元气大伤。一度希望励精图治的万历皇帝(明神宗),因立储一事与朝官斗气而怠工多年不上朝,偏偏,他是统治明朝时间最长的皇帝,而唯一能扭转颓势的申时行,却又轻易放过这个制止中国走向衰败之路的契机。于是,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统治的王朝,就在此种政治僵局下,逐步迈向崩溃边缘……

主创团队:

编剧:胡恩威、张建伟

导演、设计、故事:胡恩威

原著:黄仁宇

演员:杨永德、黄大徽、蒋可、钟家诚、陈浩峰

特邀昆剧演出:石小梅、赵坚、孔爱萍、单晓明

形象设计:张叔平

音乐总监:于逸尧@人山人海

创作统筹:陈浩峰

灯光设计:邝雅丽

音响设计:钟芳婷

多媒体动画设计:赵广超[设计及文化研究(香港)工作室]、黎达达荣

化妆、发型:Lam Alex Workshop

录像:方晓丹

舞台监督:周俊彦

巡演经理:周宝仪

制作经理:李浩贤

执行舞台监督:郑慧莹

执行舞台设计、排练统筹:刘思

字幕控制:陈安琪

服装助理、化妆(昆剧):唐颖

服装助理:陈伟儿

特别感谢:黄仁宇先生(著作授权)、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

演出团队介绍:

进念·二十面体于一九八二年成立,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资助,是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国际实验剧团。从事多元戏剧艺术创作,致力拓展香港文化艺术新领域,发展数位媒体及跨媒体等新类型艺术模式,积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主推艺术评论及文化政策研究等工作。进念·二十面体的实验性不断启发华人社会的艺术和舞台美学发展。

关于《万历十五年》:

作为一个年份

明朝万历十五年,公元一五八七年。距离满清入关只有五十七年,距离鸦片战争则尚有两个半世纪;而西方社会脱离了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刚踏进文艺复兴时期不久,并逐渐迈向工业革命。对于一般史学家来说,这年无事可记;但黄仁宇先生却认为,这年所发生的一些小事,以大历史(macro-history) 的眼光来看,足以揭示中国往后数百年至今的命运。

作为一本书

作者黄仁宇,多年的从军生涯使其深切体会中国现代革命的各种影响。退休后深研明朝财政制度,从而启发《万历十五年》一书的概念。本书于一九八一年出版,获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 Awards) 历史类好书两度提名;更成为耶鲁大学中国历史课程必备教科书。在华语世界销售达二十万册以上,其影响力早已超出学术界,成为政商高层必备的中国历史参考书籍。

作为一出舞台剧

进念·二十面体获得授权改编,导演胡恩威与编剧家张建伟联手把《万历十五年》打造成最贴近原著的舞台剧剧本,以六个角色的六段戏构成,结合最能代表明朝的艺术体系“昆曲”以及多媒体,以简约美学重新演绎。昆曲经典剧目《牡丹亭》正完成于万历年间,提倡恋爱自由的解放思想,关键选段穿插剧中,与六个角色的各种遭遇互相引证。

主创人员介绍:

编剧、导演、设计、故事:胡恩威

   进念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从事编剧、导演、监制和策划等多方面的工作,是跨界剧场及多媒体剧场先锋,作品以强烈视觉影像建构剧场美学,作品曾应邀于北京、南京、上海、苏州、东京、新加坡、台北、柏林、布鲁塞尔、克拉科夫等世界各地演出,主题涵盖文学、历史、时政、建筑、宗教,包括《华严经》、《万历十五年》、《半生缘》、《东宫西宫》系列,昆剧《临川四梦汤显祖》及《紫禁城游记》,多媒体建筑音乐剧场系列《路易简的时代和生活》及《Looking for Mies》等,先后与多位华人剧场达人赖声川、林奕华、孟京辉等合作,负责多媒体舞台设计。2009年,胡氏策划了香港首个以建筑为题的“建筑是艺术节”,透过剧场演出、展览、讲座及研讨会等艺术形式,向市民大众展示不同层面的知识、美学和思辩的方法和讨论,探索建筑及剧场的各种艺术可能。2012年凭《Looking for Mies》获香港设计中心颁发“亚洲最具影响力优秀设计奖”。2013年获《南方都市报》颁授“深港生活大奖年度艺文人物奖”。

[责任编辑:徐鹏远]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